-
公开(公告)号:CN1167144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35890.2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G17/0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参考模型的无人矿卡车身姿态全路况控制系统与方法,参考模型模块根据路况识别模块重构的连续路面不平度信息和驾驶行为决策模块间歇形成的离散转弯指令/离散驱动指令/离散制动指令/离散转弯与制动指令/离散转弯与驱动指令,提前输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无人矿卡车身俯仰角和车身侧倾角变化情况;主动油气悬架模块控制器根据参考模型模块提前输出的未来一段时间内无人矿卡实际车身俯仰角和车身侧倾角与无人矿卡目标车身俯仰角和车身侧倾角之间的误差,在无人矿卡通过未来连续不平路面和离散路况时,控制主动油气悬架模块执行器输出相应的位移以消除误差,抑制无人矿卡车身姿态变化。本发明能确保无人矿卡全路况车身姿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5801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55778.5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胎面在传送带上的横向偏移位置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传送带上的轮胎胎面图像,基于计算机视觉及OpenCV对轮胎胎面图像进行处理提取轮胎轮廓;并从轮胎图像提取轮胎轮廓的位置坐标,实现对当前图像中轮胎的横向偏移位置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利用本申请所设计的系统实现对胎面在传送带上高效高精度的纠偏,以解决在传统传送带上由于材料收缩以及受力导致的胎面左右位移,使得胎面加工精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76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656317.X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切换的自行车,包括设置在单车主体上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设置在车把处的拉力感应刹把、显示器、模式选择器、速度/踏力数值选择器;设置在踏板上的踏板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车架上的减震馈能系统,设置在后轮旋转轴处的驱动/制动机构,拉力感应刹把、显示器、模式选择器、速度/踏力数值选择器、踏板压力传感器、减震馈能系统及驱动/制动机构均信号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减震馈能系统将地面冲击能量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存储,驱动/制动机构根据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控制指令产生持续性动作,实现在制动能量回收模式、助力模式、护膝模式和健身模式不同应用模式下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022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68784.0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联网环境下的减速带工况车路协同馈能方法,在减速带工况自动驾驶模式,经过固定位置P0处时,车辆匀速行驶,ts时间后,以0.1g的制动减速度进行制动,切换为人工驾驶模式后,ECU将最佳车速和制动减速度反馈给驾驶员,驾驶员控制制动踏板力度,从而达到最佳车速和制动减速度;通过建立综合车辆动力学性能和能量回收性能的适应度函数,以适应度函数最小作为寻优条件,得到车辆通过电磁减速带的优化车速,再由优化车速确定最佳车速;制动减速度根据车辆到电磁减速带的实际距离与理想制动距离、临界制动距离的大小关系进行确定。本发明实现了车路协同馈能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236091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1115789.7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自供能磁流变减振器,属于车辆系统减振领域。本发明由刚性连接的磁流变减振器和直线电磁动力吸振器组成,控制简单、能耗较小的磁流变减振器用于抑制车身振动,提高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乘坐舒适性;直线电磁动力吸振器包括定子和动子,且始终工作在被动馈能模式;直线电磁动力吸振器为作用于车轮的质量‑刚度‑阻尼共振系统,无需外部控制,有效降低车轮共振频段车身加速度、轮胎动载荷和悬架动挠度,抑制车轮的振动,提高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行驶安全性。当定子与动子发生相对直线运动时,线圈绕组产生感应电流,为磁流变减振器提供能量,实现减振器自供能,同时,剩余能量储存至蓄电池,实现能量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000133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08693.6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60G17/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爆胎车辆的悬架半主动控制方法,属于车辆底盘悬架控制领域。通过胎压传感器、轮胎加速度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及车身加速度传感器将采集数据实时传入ECU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各轮胎气压变化情况判断轮胎是否爆胎并确定具体的爆胎轮位置,同时将正常行驶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切换为爆胎控制策略。本发明充分利用车辆底盘结构组成资源,改善车辆爆胎后各轮胎垂直载荷分配,提高爆胎时的车辆操纵稳定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