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53556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292217.5
申请日:2012-08-16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对聚光系统进行集热和储热的平板储热集热装置,包括一集热座、安装于集热座内的集热管及固定于集热座下端的增透超白强化玻璃板,所述集热座外表面包覆有保温层,集热座的内腔与集热管之间填充有导热介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弧线性菲涅尔聚光系统,包括线性菲涅尔支架、具有多组微弧镜组的微弧镜模组、太阳跟踪控制机构以及上述平板储热集热装置,所述微弧镜模组活动安装于线性菲涅尔支架上,太阳跟踪控制机构包括安装于线性菲涅尔支架上的太阳跟踪控制器以及驱动装置,平板储热集热装置安装于线性菲涅尔支架上端,并与微弧镜模组对应。本发明微弧线性菲涅尔聚光系统结构简单,聚光效果及跟踪太阳效果极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2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91367.0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IPC: H01L31/18 , H01L31/0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 H01L31/03923 , H01L31/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锌锡硫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先在基底表面沉积铜离子和锡离子的薄膜化合物,再沉积锌离子的薄膜化合物,最后高温硫化处理即可得到锌锡硫薄膜。该方法可以解决铜离子、锡离子和锌离子共吸附过程中由于离子竞争而导致薄膜成分的不均匀,有效控制铜锌锡硫薄膜中各成分的比例,制备单相铜锌锡硫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272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365882.2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IPC: C09J163/00 , C09J163/02 , C09J11/04 , C09C1/46 , C09C3/12 , C09C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粘结材料,由组分A和组分B混合后形成;组分A按照质量比例包括100份的环氧树脂、20份~30份的活性稀释剂、30份~50份的改性无机导热材料以及10份~15份的有机溶剂;改性无机导热材料为偶联剂吸附在无机导热颗粒表面形成;组分B包括固化剂和有机溶剂。偶联剂吸附在无机导热颗粒形成的改性无机导热材料,可以增强无机颗粒在有机树脂中的相容性,降低固化后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存在的界面缺陷及界面应力,从而可以在较多量的添加改性无机导热材料的同时无机导热颗粒间的有机层较好的被保留,增强了导热粘结材料的结合力,从而使得导热粘结材料的机械性能较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导热粘接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031588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84821.2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IPC: C09J163/00 , C09J17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胶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胶粘结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脂环族环氧树脂20-5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50份,丙烯酸酯稀释剂5-15份,乙烯基醚稀释剂5-15份,附着力促进剂5-15份以及光引发剂2.5-3份。上述胶粘结材料可同时发生自由基-阳离子聚合混杂固化,由于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足够的柔性,环氧树脂具有足够的硬度,稀释剂或聚酯分子嫁接在两类主树脂中间,起到延长链段和过度缓冲的作用,因此保证胶粘结材料的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不易开裂或脆化,而且固化时间短。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胶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708958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0910109856.1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IPC: C03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建筑玻璃隔热用涂料及制备方法,包括含有无机隔热纳米材料、硅氧烷类聚合物、溶剂的无机隔热纳米材料水性浆料,负离子粉体材料水性浆料,水性树脂,助剂及稀释剂。所述无机隔热纳米材料是采用具有离散、精致结构的硅氧烷类聚合物中作为模板,通过在无机隔热纳米材料表面进行选择性的吸附、接枝杂化反应,在纳米隔热材料的表面形成硅氧键、氢键等配位自组装行为以控制隔热纳米材料的界面性能,提高隔热纳米材料之间相容性和体系分散稳定性,以期获得具有独特的光学、隔热性能,负离子材料与无机隔热纳米材料、水性树脂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够提高隔热效果、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实现了建筑玻璃隔热涂料的多功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109151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075645.1
申请日:2007-08-08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IPC: D06M15/564 , D06M23/12
Abstract: 一种嵌段聚氨酯微胶囊复合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嵌段聚氨酯预聚体,在固定软段组成和含量不变的前提下,调节硬段含量,使可逆相由富软段相和短硬段相组成,固定相由富硬段相组成;b)将嵌段聚氨酯预聚体与相变材料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形成水包油的乳浊液体系,当乳化到微胶囊粒径符合要求后,再加入扩链剂和交联剂,恒温条件下继续搅拌一定时间,即制得以嵌段聚氨酯为微胶囊壁材、相变材料为微胶囊芯材的嵌段聚氨酯微胶囊复合整理剂乳液。本发明采用同一种化学基材-聚氨酯,因此复合整理剂对助剂的要求、整理液的配方和整理工艺基本相当,从而能够良好地实现透气透湿功能和调温功能的协同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07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766177.7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IPC: C08J3/22 , C08L69/00 , C08L39/06 , C08L29/04 , C08K7/24 , C08K3/38 , C08K3/34 , C08K3/08 , C08K3/22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热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导热绝缘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可膨胀石墨进行膨化保温处理,得到膨化后的石墨;将膨化后的石墨与非离子分散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得混合物和聚碳酸酯母粒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得到多层石墨烯改性母粒;将所得多层石墨烯改性母粒和导热粉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所得混合料挤出造粒,得到石墨烯导热绝缘母粒。本发明用石墨烯和导热粉复合制备塑料母粒,既可以使塑料本身的导热系数变成原来的3~4倍。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改性母粒中的石墨烯不易再次聚集,且分散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21823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244942.3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IPC: C08L91/06 , C08K9/06 , C08K3/04 , C08K3/28 , C08K3/22 , C08K9/10 , C08K3/38 , C08K3/34 , C08J5/18 ,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热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相变导热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石墨烯、绝缘导热填料、乙醇和偶联剂溶液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改性石墨烯;S2、将蜡粉A、不饱和脂肪酰胺分散剂、非离子型乳化剂、高碳醇类消泡剂、无机相变材料、水和改性石墨烯混合后得到石墨烯相变胶囊;S3、石墨烯相变胶囊与蜡粉B混合后进行注塑成型即得石墨烯相变导热片。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相变导热片具有较高的导热率和优异的绝缘性,还具有使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容易加工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33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565365.5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IPC: C09D11/52 , C09D11/102 , C09D11/106 , H05B3/34 , H05B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热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油墨和一种超疏水石墨烯复合除冰柔性电热膜。本发明所述导电油墨包含石墨烯粉、碳纳米管、分散剂、水性树脂、水和助剂。本发明所述超疏水石墨烯复合除冰柔性电热膜,由下至上顺次包含基材层、石墨烯发热层、电极层、覆盖层和疏水不粘层。本发明提供的超疏水石墨烯复合除冰柔性电热膜接触角可达155~157°,滚动角为3°,除冰时间为127~133s,表现出良好的除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148830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510340997.X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粘土脱色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量的粘土与水混合,制备粘土的质量浓度为11.03%~55.48%的悬浊液;在上述悬浊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5~35%的酸溶液,其中酸溶液加入的体积和悬浊液中水的体积的比为9:200~11:200,在20℃~12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8~10小时以对所述粘土进行酸化处理;将所述酸化处理后的悬浊液中的悬浮物分离;将上述悬浮物进行多次水洗,直至悬浮物的pH为5~6;将经过水洗的悬浮物烘干后在300℃~400℃下烧结8~12小时以获得烧结物,并粉碎该烧结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的粘土脱色吸附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