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04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75104.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IPC: C22C38/38 , C22C38/32 , C22C38/28 , C22C38/26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热轧钢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结构件,按照质量百分数计,高强度热轧钢包括如下组分:C:0.14%~0.16%,Si:0.05%~0.15%,Mn:1.2%~1.8%,P≤0.015%,S≤0.002%,Ti:0.01%~0.03%,Mo:0.11%~0.2%,Cr:0.4%~0.6%,Nb:0.01%~0.03%,V:0.01%~0.02%,N≤0.005%,B:0.0005%~0.0015%及余量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该钢材同时兼有高强度、较好的延伸率和优异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02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18148.6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 湖南华菱涟钢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B21D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薄规格高强钢的矫直方法,包括:设置矫直机的初始辊缝参数,矫直机使用初始辊缝参数沿第一方向对第一钢板进行矫直处理,使第一钢板的板头部位到达矫直机出口处的工作辊;设置矫直机的第一辊缝参数,通过矫直机使用第一辊缝参数沿第二方向对第一钢板进行矫直处理,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使第一钢板的板头部位到达矫直机出口处的工作辊,得到第一矫直钢板;设置矫直机的第二辊缝参数,通过矫直机使用第二辊缝参数沿第一方向对第一矫直钢板进行矫直处理,使第一矫直钢板的板头部位和板尾均通过矫直机出口处的工作辊,得到矫直钢板。矫直方法使薄规格高强钢进行充分矫直,解决薄规格高强钢钢板矫直头部变形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63507.8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IPC: C22C33/04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材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超低残余应力工程机械用钢的制备方法,工程机械用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5%~1.0%,Si:0.12%~0.45%,Mn:1.0%~1.8%,P:0.012%~0.02%,Al:0.02%~0.05%,Nb:0.01%~0.03%,Ti:0.02%~0.04%,V:0.05%~0.08%,Mo:0.20%~0.50%,Cr:0%~0.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工程机械用钢的制备方法包括炼钢、加热轧制、层流冷却、淬火矫直、退火处理,得到工程机械用钢,通过精细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绿色环保,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制备得到的工程机械用钢残余应力低,且力学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9681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17319.0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粗轧镰刀弯首道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粗轧镰刀弯相关工艺参数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根据上块钢总轧制道次及各道次弯曲量,取其中奇数道次的影响权重,记为矩阵A;根据上块钢第i道次的镰刀弯弯曲量,计算本块钢首道次镰刀弯调控量;计算本块钢首道次镰刀弯调平值;将本块钢首道次镰刀弯调平值下发至轧制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镰刀弯首道次自动控制。本发明实现了粗轧镰刀弯首道次自动控制的目的,减少镰刀弯问题及后续事故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14086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1711753.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 湖南华菱涟钢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B23K35/30 , B23K35/40 , B23K9/32 , B23K9/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0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焊接用焊丝钢、焊接用焊丝、制备方法及焊接方法。其中,焊接用焊丝钢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0.05%≤C≤0.1%,0.1%≤Si≤0.6%,0.9%≤Mn≤1.2%,0.01%≤P≤0.02%,S≤0.01%,0.02%≤Al≤0.05%,0.1%≤Cr≤0.2%,0.3%≤Cu≤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申请通过焊丝成分设计优化,利用焊接用焊丝在焊接过程中向焊缝过渡Cu、Cr等合金元素,提高焊缝耐腐蚀性能,通过焊丝向焊缝过渡Si元素,提高熔池流动性,促进熔渣上浮,避免焊缝夹渣。
-
公开(公告)号:CN1196629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76054.4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轮用钢的制备方法和车轮用钢。制备方法包括:包括:在LF炉精炼结束时,对LF炉精炼钢水进行第一段镁处理,以使精炼钢水中夹杂物的MgO质量百分比达到30%至60%,其中,第一段镁处理的添加镁量为0.1‑0.2kg/吨钢;将所述精炼钢水进行RH真空处理,以得到RH精炼钢水;其中,在RH真空处理结束时进行第二段镁处理,以使钢液中夹杂物的MgO质量百分比达到61%至100%,其中,第二段镁处理的添加镁量为0.35‑0.5kg/吨钢;其中,所述RH真空处理包括在第二段镁处理后以100‑300L/min的流量进行软搅拌,软搅拌的时间为5‑10min。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制备出了一种夹杂物较少且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的车轮用钢。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28112.4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锰无磁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机械结构件,按照质量百分数计,所述高锰无磁结构钢包括:0.16~0.19%C、0.18~0.42%Si、22.1%~24.15%Mn、0.0069%~0.02%P、0.0007%~0.003%S、0.065%~0.077%V、0.006%~0.007%N、1.6%~2.06%Al、余量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该钢材高强度、较好的延伸率和“无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0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72520.1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 湖南涟钢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善高磁感取向硅钢边部质量的生产方法,属于取向硅钢生产制造技术领域;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热轧钢板边部进行定量挤压,得到挤压钢板;所述挤压的位置为距离钢板宽度边缘0~15mm范围内的上下表面;步骤2:对挤压钢板进行常化退火、冷轧、脱碳退火、渗氮处理、高温退火后和拉伸平整退火后即可得到高磁感取向硅钢。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成本低、效率高,且该生产方法可有效提高高磁感取向硅钢成品钢板的边部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344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480779.1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无间隙原子钢热轧头部压印的方法及无间隙原子钢卷,包括如下步骤:将轧制处理后的无间隙原子钢的板坯进行冷却处理,然后在预设温度下采用三辊式卷取机进行卷取,获得钢卷;在所述卷取的过程中,使位于板坯头部20m长的头部区域的卷取温度低于所述预设温度30℃,且在所述三辊式卷取机的助卷辊完全打开前、压力控制转位置控制时,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分段式油缸伺服阀KP值设置操作。该方法能有效控制降低头部压印,即使对对厚度≤3.0mm的IF钢的钢卷也能起到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8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5478.8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检测自卸汽车车厢胀厢性能的检测装置及试验方法。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测试装置单元;测试装置单元包括:支撑部件,能够固定或移动设置;前顶板组件,设置于支撑部件的第一侧;柔性施压组件,设置于前顶板组件背离底支撑部件一侧;驱动组件,分别与支撑部件和前顶板组件连接,驱动组件驱动前顶板组件向待测汽车车厢的车厢侧板移动,并由柔性施压组件向车厢侧板施加试验载荷。本申请的检测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分别与支撑部件和前顶板组件连接,以驱动前顶板组件向待测车厢的侧板移动,由柔性施压组件施加试验载荷,模拟在运输物料时待测车厢侧板受到压力时的情形,能够有效的检测汽车车厢的胀厢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