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0909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1465727.9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热高强Al‑Li‑Cu‑Ce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Ce的微合金化和其制备过程的全流程的工艺有效控制,提高了Al‑Li‑Cu合金的耐热性能(热暴露和高温拉伸),实现耐热高强Al‑Li‑Cu‑Ce合金板材的制备。一方面,通过提高合金中的Cu/Li和时效前预变形的协同作用增加合金中具有耐热潜质的T1(Al2CuLi)相的析出比例,同时微量Ce的添加可以通过抑制合金中主元素Cu扩散的方式有效抑制T1(Al2CuLi)相的粗化和含Ce金属间化合物的细化,极大地提高了该合金的热稳定性和高温变形均匀性。设备要求简单,可重复性强,适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可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用新型飞行器耐热结构件材料,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23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367614.5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合金化Al‑Zn‑Mg‑Cu‑Ce合金的单级均匀化热处理方法,涉及有色金属合金领域。利用真空气氛炉对高合金化Al‑Zn‑Mg‑Cu‑Ce合金在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有效调控功效。如凝固相T(AlZnMgCu)相的充分溶解并转化为耐高温相Al2CuMg,同时促进了亚微米级相Al8Cu4Ce相的形成;耐高温相Al8Cu4Ce和Al2CuMg相粒子为合金在后续的热加工过程中发生粒子促进形核的动态再结晶过程提供了可能,以此保证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动态软化。本方法为高合金化该合金结构材料后续热加工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为相关材料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由于方法对设备要求简单、操作容易、大范围、可控性好,具有很好的重现性,而且成本大大降低。因此特别适合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60909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65727.9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热高强Al‑Li‑Cu‑Ce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Ce的微合金化和其制备过程的全流程的工艺有效控制,提高了Al‑Li‑Cu合金的耐热性能(热暴露和高温拉伸),实现耐热高强Al‑Li‑Cu‑Ce合金板材的制备。一方面,通过提高合金中的Cu/Li和时效前预变形的协同作用增加合金中具有耐热潜质的T1(Al2CuLi)相的析出比例,同时微量Ce的添加可以通过抑制合金中主元素Cu扩散的方式有效抑制T1(Al2CuLi)相的粗化和含Ce金属间化合物的细化,极大地提高了该合金的热稳定性和高温变形均匀性。设备要求简单,可重复性强,适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可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用新型飞行器耐热结构件材料,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35579.6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耐蚀Al‑Zn‑Mg‑Cu‑Zr‑Ce合金的制备方法,利用微量Ce添加对Al‑Zn‑Mg‑Cu‑Zr合金微观组织的有效调控功效,在保证合金强度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此外,辅以回归再时效的热处理工艺解决了微量Ce添加导致合金晶界析出相含Cu量相对较低,对合金耐腐蚀性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用的手段,无特殊条件要求、工艺条件成熟,因此特别适合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81562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999702.9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分可控铝基金属玻璃涂层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铝基金属合金作为基础材料,通过脉冲放电处理法(PED)在铝基金属表面得到了金属玻璃(MGs)涂层,该涂层具有极高的硬度和极强的耐酸腐蚀能力,本工艺与传统金属制备工艺契合度较好,非常容易实现商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82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02806.X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烟台南山学院
Inventor: 程仁策 , 吕正风 , 隋信栋 , 顾华锋 , 王涛 , 曲大保 , 杨立民 , 徐虎厚 , 李涛 , 王龙 , 赵晓红 , 喻翠平 , 郭宝丰 , 周树军 , 刘清雨 , 李志中 , 于宏 , 赵俊凤 , 戴菡 , 潘荣凯 , 余鑫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板材、生产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铝合金板材技术领域。铝合金板材,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Si=0.15~0.25%,Fe=0.4~0.46%,Cu=0.16~0.18%,Mn=0.84%~0.92%,Mg=1.17%~1.23%,Cr≤0.04%,Zn=0.02~0.07%,Ti≤0.02%,其它单个杂质≤0.05%,其它杂质总量≤0.15%,其余为Al,其具有优良成型性能。铝合金板材的生产方法包括熔炼铸造、锯切铣面、均匀化、热连轧、冷轧、清洗和退火工序,其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89390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94504.5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板材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铝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按照重量百分比计,铝合金板材包括以下组分:2-2.6%的Cu、1.9‑2.6%的Mg、5.7‑6.7%的Zn、0‑0.06%的Ti、0.08‑0.15%的Zr、0‑0.12%的Si、0‑0.15%的Fe、0‑0.1%的Mn、0‑0.04%的Cr、0‑0.0002%的Be,余量的Al,Zn和Mg的重量比为(2.5‑3):1。铝合金板材的制作方法包括将铝合金原料熔炼成熔体,通过多级联合熔体净化步骤对熔体进行净化处理,并将净化后的熔体浇注成铝合金铸锭。本发明的铝合金板材强度高、韧性好、抗腐蚀性好、残余应力少。
-
公开(公告)号:CN1189840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899781.6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电联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禾本高秆作物的水电联产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水电联产器件包括浮体,浮体固接上光热板和下电极,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上光热板和下电极之间的水伏发电主体为改性的禾本高秆作物茎秆集合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环境友好的太阳能驱动水电联产技术,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12179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606151.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IPC: B22F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能驱动金属镓滴移动的壳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壳层结构包括泡沫镍片和与泡沫镍片粘接在一起铜箔片,铜箔片与泡沫镍片的外接直径之比为1:1至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铜与镓表面常温接触迅速形成铜镓合金产生强粘附而泡沫镍与镓不浸润的特性,设计铜箔@泡沫镍壳层结构用以液态金属镓,该结构对静磁场响应十分显著,通过静磁场可以驱动金属镓液滴的移动。同时该结构内侧与液态金属镓表面具有强粘附力,但外侧与镓完全不浸润,可以有效的避免液态金属镓液滴之间在酸/碱性溶液的聚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21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697339.7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烟台南山学院
IPC: H01L31/18 , H01L31/0236 ,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基底表面具有高粘附力的直立Au纳米锥的制备方法,在硅片表面腐蚀出大量纳米尺度的腐蚀孔;将Au蒸镀于硅片表面,进一步通过退火在刻蚀孔内Au‑Si界面处形成大规模的Au‑Si二元合金焊接点作为纳米尺寸的夹持端;通过机械分离,在Au箔与Si表面制备Au纳米锥。该结构显著的提升了Au纳米锥与基底的结合力,为提高SERS探测器、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的设计与制备工艺无特殊条件要求、操作容易、设备要求简单,特别适合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