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569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23905.2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隧道预应力锚网支岩壳自承载支护结构,其包括:第一支护结构,其用于支护隧道0~2m范围的表层围岩;第二支护结构,其用于支护隧道2~6m范围的浅层围岩;第三支护结构,其用于支护隧道6~11m范围的中层围岩。其能够有效控制超大跨软弱围岩隧道的变形,确保超大跨软弱围岩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56116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18511.9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38 , E21D11/105
Abstract: 一种超高地温隧道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一种隧道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它包括初期支护结构和二次衬砌结构,其关键技术是在初喷层和复喷层之间埋置水循环管道,在复喷层和二次衬砌结构之间设置耐高温防水板和挤塑聚苯板,耐高温防水板表面粘贴挤塑聚苯板。其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初喷,在初喷层表面布设水循环管道,复喷,铺设耐高温防水板和挤塑聚苯板,浇筑二次衬砌结构。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初期支护结构的初喷层和复喷层之间埋置环向蛇形水循环管道并通冷水,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同时,埋设在初期支护结构中的蛇形高强钢管起到上部棚架作用,提高了长期高温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6563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10494818.2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 中国铁路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线铁路隧道底部竖向荷载信息的获得方法。本发明采用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分析和数学模型建立,获得了满足不同轴重条件下单洞双线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不同深度的重载列车荷载,该方法也充分反映了重载列车对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的动力影响。本发明提供了目前重载列车荷载在隧道底部结构竖向传递过程中不同深度的获得方法,而且对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大可能地实现了经济、合理、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43774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70933.5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 中国铁路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际铁路隧道竖井式紧急出口结构系统。包括设置于隧道内的垂直竖井,竖井沿隧道纵向布置间距不超过5km,高度不超过30m,矩形或圆形断面;垂直竖井内设置各种标志,包括楼梯间和防护门,其楼梯最小通行宽度不小于0.8m,竖井内安装射流风机,并保证防护门处的风速不低于1.5m/s。本发明结构简单,对地面出口的要求较低,截面小,长度短,不占用土地资源,符合相关标准,矩形或圆形断面利于施工且符合楼梯布置要求,楼梯宽度符合要求,防护门同时具备抵抗列车活塞风压的作用,射流风机能够防止烟雾,三种控制模式能够保证风机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系统能保证疏散安全,节省隧道建设及运营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91085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11819.1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Abstract: 一种高岩温隧道衬砌混凝土试件的室内变温养护方法,以准确测试高岩温隧道工程中衬砌混凝土的力学参数。包括如下步骤:在高岩温隧道衬砌施作前,测定高岩温隧道围岩初始温度T0;在高岩温隧道经通风或其它措施降温后,测定高岩温隧道内空气温度Ta;在高岩温隧道衬砌养护期内,测定洞内空气相对湿度;成型隧道衬砌混凝土试件,在温度为20±5℃的室内环境中静置至其初凝;第一阶段变温养护,初始养护温度设置为高岩温隧道围岩初始温度T0,7天内养护温度等阶梯调低至高岩温隧道内空气温度Ta,养护相对湿度设置为高岩温隧道洞内空气相对湿度RH;第二阶段变温养护,从第7天至28天的养护温度设置为高岩温隧道内空气温度Ta,养护相对湿度设置为高岩温隧道洞内空气相对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93905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227844.X
申请日:2014-05-27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防灾紧急通道。所述疏散通道由斜井式结构构成,包括与主隧道连接入口处的防护门、斜井式结构的缓坡段和斜井段,缓坡段宽度不小于斜井段宽度;防护门的最小宽度D(P)=1.75e0.025P;缓坡段最小面积A(P)=34e0.1P;缓坡段最大坡度S(a)=e0.18a。本发明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和模型,获得了满足不同数量人员安全疏散紧急通道结构设计参数,该参数也充分反映了紧急通道结构条件对隧道内人员紧急疏散的影响。本发明提供了目前斜井式紧急通道的结构设计方法,而且为斜井式紧急通道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加强了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疏散的安全可靠性,最大可能地实现了经济、合理、安全、高效、减少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1235723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10045351.9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速公路路段多隧道集合式智能通风控制方法,利用高速公路交通流依次通过路段上多座隧道时的连续性特点,先行隧道根据实测的交通流、污染物浓度数据,预测出下一控制周期的交通流数据及污染物浓度;后行隧道根据先行隧道当前控制周期的交通流及本隧道实测的交通流、污染物浓度,对后行隧道下一控制周期的交通流、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各隧道再根据污染物预测值采用智能模糊推理的方式,对风机的开启数量进行控制。该方法能够更精确地提前预测隧道内交通流及烟雾、一氧化碳浓度变化,从而提前控制射流风机的开启数量;通风控制效果好,同时又减少能量消耗,提高风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201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16140.1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D11/00
Abstract: 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5参数判定方法。本发明提供了判定指标由位移值所属范围、变形速率范围、变形加速度、支护裂缝状态和地下水状态组成,将判定的危险等级和18种状况类别等一并列入表1,对应的施工措施列入表2,同时提出按现场对钻爆法施工后用全站仪等对监测断面进行的监测变形位移值、变形速率值、变形加速度值、变形时间、用裂缝测宽、测探仪等确定的裂缝状态、用观察或测量的地下水状态,依据表1,确定出某监测断面当前所处的危险等级及5参数法判定步骤。本方法与现有单一参数方法相比,考虑了地质条件、支护参数、施工方法、断面尺寸及形式等多因素影响,增加了准确性和普遍适用性,能全面、真实、可靠的预测隧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3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41684.8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隧道施工期涌水量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施工排水保障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隧道施工资料;从所述隧道施工资料获取隧道设计参数,对隧道截面进行面积等效处理,等效得到面积相同的圆,并基于等效的圆确定等效后的隧道半径参数;根据隧道施工工程中的地质参数与隧道设计参数,确定水头高度、围岩渗透系数及初期支护渗透系数;根据所述隧道半径参数、水头高度、围岩渗透系数及初期支护渗透系数,确定隧道施工期掌子面与隧道洞身段的预测涌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5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92549.4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31 , G06F18/2415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T17/00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隧道围岩多模态智能精细分级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一、构建样本库,该样本库包括掌子面的随钻参数、数码图像以及对应的掌子面围岩级别;二、构建随钻参数精细化分级特征体系;三、构建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围岩智能分级模型;四、根据隧道轮廓和炮孔分布特点,将掌子面前方岩体划分为若干个三维空间单元体;五、基于围岩智能分级模型,精细化智能判识掌子面围岩级别。本发明构建了根据多模态数据融合理论的围岩智能分级模型和实现了掌子面围岩级别的精细化智能判识,提升了模型的围岩级别精细化智能判识的精度和鲁棒性,提高了施工阶段围岩分级水平,为后续施工方案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指导了隧道智能建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