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电转换的梯度减振结构和减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111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1275365.1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电转换的梯度减振结构和减振方法,采用梯度结构设计思想,其分别包括支撑保护层、负泊松比‑振子单元减振层、压电层、吸能层以及相关的压电能量收集电路部分。通过不同结构功能材料的梯度化设计与结合,保证在结构稳定,刚度、强度可靠的情况下,将负泊松比‑振子单元减振层与吸能层未吸收或耗散的振动能量,通过压电层进行部分收集。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的阻尼材料只转化成热能进行耗散,增加电能耗散振动能量的方式速率更快,且在长期工作条件下,不会和传统减振结构一样产生严重发热,可以保持良好的减振效果。

    一种仿生柔性推进装置及波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026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424763.9

    申请日:2021-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柔性推进装置及波动控制方法,磁控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装置的一侧固定在安装板上,另一侧贴附在柔性薄膜表面上,并将其封装,在与薄膜表面和安装板表面相连的磁控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序列中,通过调节励磁线圈的电流来调节每组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长度,使其以等相位差依次波动,通过改变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驱动电压大小、相位和频率来改变其运动状态、调节薄膜波动运动参数,从而实现水下航行器的运动操控。本发明采用仿鱼生物躯干波动推进的方式,实现推进装置运动参数的自适应调节,适应水下应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一种体相结构化的集热发电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2600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04735.2

    申请日:2020-12-05

    Abstract: 一种体相结构化的集热发电模块,由下向上依次为贴附层、体相结构化的集热层和热电转换层;体相结构化的集热层包括底部和贴附层连接的散热基体,散热基体内部嵌入集热结构,集热结构由微纳结构化的高导热率系数材料和低导热系数材料组成,集热结构和表面热量集中区域相接,表面热量集中区域位于散热基体的上方;热电转换层由上下设置的结构相同的两级以上温差发电模块组成;将外电路与温差发电模块中导流片连接形成电流,同一级温差发电模块内的热电材料和导流片按串联方式连接,不同级温差发电模块之间按并联方式连接,均通过外接电路接入蓄电装置;本发明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散热效率,利于热量回收再利用的推广与实现。

    介质微球辅助检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超分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518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05666.9

    申请日:2019-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介质微球辅助检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超分辨检测方法,介质微球辅助检测薄膜包括若干紧密连接的腔室,每个腔室中填充有一个介质微球,腔室和介质微球封装在壳体中,易于实现微球的均匀周期性排列,解决了介质微球均匀周期性排列的难题;通过改变介质微球的位置,实现对物体进行定域的超分辨检测;通过延展PDMS薄膜,改变介质微球空间形态,实现对物体监测性能的微操控;解决了介质微球必须依靠液体浸润法改变球内和球边界处的超分辨率的问题。

    基于多孔介电材料薄膜的弹道场发射显示器件阴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43967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36861.9

    申请日:2011-05-25

    Abstract: 基于多孔介电材料薄膜的弹道场发射显示器件阴极的制备方法,其场发射阴极由上发射电极、中间多孔介电材料薄膜和下发射电极组成。该多孔介电材料薄膜可以采用化学合成或是物理方法制备。本发明中的器件结构简单,驱动电压低,电子发射率超过5%;同时,针对该期间的制造具备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无需特殊处理,发射阴极不需特殊激活处理,以及通过直接施加驱动电压就能产生电子发射的优点;采用该工艺的制造成本大大低于已有技术,且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共形天线、飞行器及共形天线频选和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73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6756.3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形天线、飞行器及共形天线频选和制造方法,属于天线技术领域,所述共形天线包括天线阵列结构,频率选择表面安装在天线阵列下方,电极在频率选择表面两侧。此频选共形天线可以作为机载天线安装在飞机上,解决了机载天线安装共形性差的难点。天线主要工作频段为飞机通信常用的S频段,通过对频率选择表面施加电脉冲,可以使频率选择表面改变对相应频段的电磁波的透过性,完成通过电控制天线对相应频段信号的收发或屏蔽功能。

    一种仿生涡环调控装置及推进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179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462628.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涡环调控装置及推进控制方法,包括若干阵列分布的喷射腔体,每个喷射腔体中均内置有一个磁控形状记忆合金多孔套筒和驱动装置,喷射腔体阵列结构封装在安装板中,安装板的一侧固定于水下航行器上。每个喷射腔体中的驱动装置均可独立控制,带动喷射腔体活塞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喷/吸水,产生不同的射流涡环结构,解决了水中涡环结构状态实时调节的难题;通过改变驱动装置的驱动电压,实现喷射腔体阵列结构的联动控制,使得产生的涡环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解决了涡环之间相互作用方式控制的难题;通过产生并调节涡环的结构状态,利用涡环中的能量,改变涡环的推进性能,助力于提升水下航行器的静音航行性能和机动灵活性能。

    一种远程光驱动微型软体机器人及其制造和操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7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05809.1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光驱动微型软体机器人及其制造和操控方法,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废墟搜救、医疗诊断以及军事侦查等非结构作业环境中。其主要包括微纳米柱支撑腿;微型软体机器人的运动由其微纳米柱支撑腿及其同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在一定频率红外光照下,掺有红外吸收材料的硅橡胶驱动部件响应外部红外光刺激,将其转换成热,促使硅橡胶产生膨胀收缩,为软体机器人提供驱动力。本发明的微型软体机器人结构简单不受传统机械结构的限制,可在远程光驱动下实现安全、有效、稳定的运动。

    一种基于机-电转换的梯度减振结构和减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111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5365.1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电转换的梯度减振结构和减振方法,采用梯度结构设计思想,其分别包括支撑保护层、负泊松比‑振子单元减振层、压电层、吸能层以及相关的压电能量收集电路部分。通过不同结构功能材料的梯度化设计与结合,保证在结构稳定,刚度、强度可靠的情况下,将负泊松比‑振子单元减振层与吸能层未吸收或耗散的振动能量,通过压电层进行部分收集。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的阻尼材料只转化成热能进行耗散,增加电能耗散振动能量的方式速率更快,且在长期工作条件下,不会和传统减振结构一样产生严重发热,可以保持良好的减振效果。

    介质微球辅助检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超分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518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005666.9

    申请日:2019-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介质微球辅助检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超分辨检测方法,介质微球辅助检测薄膜包括若干紧密连接的腔室,每个腔室中填充有一个介质微球,腔室和介质微球封装在壳体中,易于实现微球的均匀周期性排列,解决了介质微球均匀周期性排列的难题;通过改变介质微球的位置,实现对物体进行定域的超分辨检测;通过延展PDMS薄膜,改变介质微球空间形态,实现对物体监测性能的微操控;解决了介质微球必须依靠液体浸润法改变球内和球边界处的超分辨率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