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3876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83235.2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IPC: H05B45/30 , H05B47/185 , F21S43/20 , F21V14/02 , F21V21/30 , F21W103/00 , F21W107/10 , F21Y11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讯技术的汽车大灯,涉及汽车通讯领域,包括信息发送组件以及信息接收组件;信息发送组件包括车载话筒、信号调制模块、光信号发射模块以及发光元件,信息接收组件包括光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解调模块以及车载扬声器,发光元件包括汽车灯具以及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包括转盘、底座、固定板、电机以及扩束盘,在汽车上安装该光通讯系统,可以将驾驶员的语音信息以光为载体发送至其他驾驶员的车载扬声器中,从而实现无障碍交流,为了避免汽车本身前后灯具的照射角度的局限性,在汽车的车顶增设可旋转的激光发生器,满足了汽车多方位通讯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38679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756059.3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充电的新能源自动驾驶卡车,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包括在线供电模块、车辆控制模块、动力总成模块及环境感知模块等,在线供电模块通过受电弓获取高压电网的电能,使得电动卡车得以在线充电,高压电网除了可以提供电能以外,还具有路径引导功能,车辆控制模块获取、加工感知信息并对车辆按需控制,既能使电动卡车安全运行,也能减轻驾驶员的行车负担,该方案可用于短驳物流等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984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55746.7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Inventor: 吴勇 , 朱岳松 , 檀生辉 , 王东 , 蒋立伟 , 陶振 , 刘恒 , 王凯 , 伍旭东 , 吴二导 , 孙鸿健 , 胡珍珠 , 姜敏 , 何志维 , 齐红青 , 卜从升 , 陈远龙 , 陈丹丹 , 孙绿豪 , 吴黎明
IPC: F21S41/141 , F21S41/25 , F21W102/10 , F21W107/10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随动转向大灯模组,包括散热器、透镜支架、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液泵和透镜,所述透镜为矩阵式透镜组合,包含若干排,每一排由若干小透镜组成,透镜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并位于透镜支架内,所述透镜支架固定连接在散热器上,且透镜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所述液泵固定连接在散热器的侧面,由数十个小透镜组成矩阵式透镜,每一排小透镜做成一个整体,安装在散热器上,充液型透镜具有折射功能,不同位置的LED经过透镜投射出的光线具有不同角度,如图4所示,随动转向时,点亮不同位置的LED即可实现不同角度的转向效果,再利用流水转向点亮的方式就可以达到随动转向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06123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1047475.8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IPC: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商用车智能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包括底层电机控制、顶层自动控制和驾驶员助力控制,所述底层电机控制采用电流斩波控制策略和角度位置控制策略,其中移相式电流斩波控制方法,使上下驱动桥壁主开关自动交替斩波续流,以较低开关频率的驱动电路和功率器件,实现倍频的电流斩波频率,降低控制器的成本,提高电机系统和转向系统的性能。顶层自动控制使驾驶员可根据实际的转向需求,电控系统实时精准地控制电机工作,实现新能源和自动驾驶商用车直接电动助力转向,降低整车能耗,增加续航里程;同时使系统能响应其他电控系统的发出的角度和扭矩控制指令的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式执行和管理模块,实现转向的系统的线控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26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25667.6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半导体降温的散热驱动板,涉及PCB板领域,包括驱动板本体、元器件、冷端基板、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热端基板以及散热器,所述元器件安装于驱动板本体上,所述元器件的下方通过压膜镶嵌有所述的冷端基板,冷端基板的两端分别与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连接,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再分别与热端基板连接,热端基板上安装有所述的散热器,本发明借助于半导体制冷原理,实现了驱动板的快速散热,结构紧凑高效,能完美的进行冷热分离,散热效果极佳。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4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937217.X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IPC: B60C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爆胎防侧翻车轮的传动方法,涉及汽车领域,防侧翻车轮包括轮毂、支撑装置、环形支撑片以及触发开关,所述环形支撑片通过若干个支撑装置与轮毂连接,所述触发开关设于轮毂与轮胎之间且固定连接在轮毂上,所述环形支撑片带有磁性,所述轮毂外圆周壁上设有电磁铁一,所述电磁铁一的磁性方向通过触发开关变换;本发明采用物理式触发开关,其反应快,稳定不易失灵,首尾相接的环形支撑片与支撑装置的组合,可以在爆胎时及时给轮胎一个支撑力,防止汽车偏移导致的侧翻等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38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698047.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5 , H01M10/6557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48 , G01F23/00 , G01B21/32 , B60L3/00 , B60L58/26 , B60Q9/00 , A62C3/16 , A62C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变形检测和灭火功能的电池液冷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外壳、电芯,冷却板,外循环组件以及报警模块,电池模组外壳内固定有若干电芯,电芯的两侧设有冷却板,冷却板内设有冷却管路,冷却板上设有若干安装槽,冷却管路在安装槽处断开,并用软管连接,安装槽内设有切断装置,切断装置用于切断软管。冷却板可以通过车外壳以及散热板两个散热路线进行散热,节约能源,切断装置,一方面可以防止电芯变形之后起火燃烧,另一方面可以提醒驾驶员电池已经发生变形,尽快停车检查,避免车辆起火造成人员伤亡,切断装置设计成与冷却板可分离的结构,减少了维护成本,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56458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454206.7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IPC: H01M50/242 ,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052 , H01M10/4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防火防撞汽车锂电池,包括若干并联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箱体,电池箱体的顶部固定有箱盖,箱盖上设有气体扩散机构,电池箱体中安装有电池底座,电池底座上排列分布有电池安装槽,锂电池的顶部设有盖板,同一排相邻两个电池安装槽之间设有耐高温隔热棉,相邻排的耐高温隔热棉之间设有蛇形的柔性隔离板,柔性隔离板的上固定有感温光纤,柔性隔离板内设有液氮及空气通道和冷却液通道,液氮或空气在气体扩散机构的作用下扩散对锂电池进行降温,电池箱体的侧面固定有泄压阀。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液氮降温但利用率不高,在没有触发液氮降温的时候,锂电池也不能很好的解决散热和锂电池之间碰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8704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00430.9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IPC: F21S41/63 , F21S41/64 , F21W1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眩目的智能汽车大灯,涉及汽车大灯领域,包括透镜、透镜支架、反射镜、光源和变色玻璃挡片,所述透镜通过透镜支架固定连接在反射镜前端,所述光源设于反射镜内,且光源前方设有变色玻璃挡片,所述变色玻璃挡片固定连接在反射镜前端,采用电致变色玻璃取代了传统的挡片,变色控制模块取代了电机,同时可变色玻璃分为多个区域,不同区域对应不同的光线照射角度,通过热红外探测系统,智能选择改变对应区域的变色玻璃的透光性来达到防炫目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4222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854928.1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智能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涉及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水箱、电动机冷却系统、水暖PTC、冷水机、电池冷却系统、汽车机舱散热器、前舱盖散热组件以及后备箱盖散热组件,本发明利用汽车前后盖板的空间,并配合整车热管理系统,实现了既能高效散热又能高效利用热量的目的,不仅利用了太阳能,也利用了雨雪天气以及低温的散热特性,并配合汽车前后盖板,实现了高效控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