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49247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80161038.4

    申请日:2009-08-20

    Inventor: 杉下悠 大庭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化器,该汽化器(1)在进气通路(3)内部的上游侧具有阻风门(7),在下游侧具有节流阀(8),将各阀(7、8)设置于各阀在转动至全开状态下相互接近并相对的位置,在进气通路(3)的内周,在文氏管(9)的内侧一体地设置向接近并相对的各阀(7、8)之间的区域(A1)鼓出的鼓出部(11),通过处于全开状态的各阀(7、8)以及鼓出部(11)将进气通路(3)分割为设有主喷射器(10)的一侧的混合气体通路(4)和先导空气流通的空气通路(5)。

    蝶式阀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25773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04055.4

    申请日:2008-01-16

    Abstract: 一种气体流量特别是最小流量的时效变化和不作为变化少的树脂制蝶式阀体。在流体通路的内壁面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地形成有部分的环状突起,该突起与树脂材料制蝶式阀体的相对于旋转轴半圆部分的周缘下面对置,并具有在所述阀体位于全闭位置时与所述阀体的周缘下面接触形成流体密封的平面部。优选是所述阀体的周缘的面形状形成为具有特定曲率的曲面,使得在从阀体不能向闭合方向更多进行机械性旋转的机械性全闭位置将所述阀体打开其厚度量期间,维持由所述机械性全闭位置规定的最小流量。另外,在轴承孔内轴的周围装有筒状的弹性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的流体通路侧端部在所述阀体的旋转轴的周围,与面对所述轴承孔的位置上形成的环状面弹性接触。

    具有蝶形阀的废气再循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657759A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200510009546.4

    申请日:2005-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045 F02M26/50 F02M26/54 F02M26/70 F02M26/73

    Abstract: 一种废气再循环设备包括:通道(1),它使一部分废气进行再循环;及控制阀(2),它控制该部分废气的量。控制阀(2)包括:壳体(3),它具有管部分(4);蝶形阀(5),它安装在管部分(4)中并且可以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进行旋转;密封环(7),它密封间隙;及阀打开/关闭操纵装置(10-12、14、21-27、31、61、62),在阀打开/关闭操纵装置(10-12、14、21-27、31、61、62)把蝶形阀(5)操纵成在发动机停止时或者在发动机停止之后等于或者多于一个循环地越过阀全闭位置以打开和关闭之后,它使蝶形阀(5)停止在阀全闭位置上。

    内燃机用吸气阀控制系统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522C

    公开(公告)日:2002-12-04

    申请号:CN00102652.6

    申请日:1996-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045 F02D9/104 F02D9/1065 Y02T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用吸气阀控制装置,它能够消除沉积物在节气阀下游的集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能确保节气阀的平滑动作。该装置包括一形成一吸气通道的吸气本体构件和一可转动地安装在节气本体构件上的节气阀。该节气阀具有一可向其上游方向转动的第一外周缘和一可向其下游方向转动的第二外周缘。本体构件的与节气阀的第一外周缘相对的内壁表面是成形为球形面,而与节气阀的第二外周缘相对的第二内壁表面是成形为圆筒形面。

    内燃机用吸气阀控制装置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261C

    公开(公告)日:2001-08-29

    申请号:CN96108262.3

    申请日:1996-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9/1045 F02D9/104 F02D9/1065 Y02T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用吸气阀控制装置,它能够消除沉积物在节气阀下游的集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能确保节气阀的平滑动作。该装置包括一形成一吸气通道的节气阀本体构件和一可转动地安装在节气本体构件上的节气阀。该节气阀具有一可向其上游方向转动的第一外周缘和一可向其下游方向转动的第二外周缘。本体构件的与节气阀的第一外周缘相对的内壁表面是成形为球形面,而与节气阀的第二外周缘相对的第二内壁表面是成形为圆筒形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