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型全固体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5482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80014897.7

    申请日:2020-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层叠型全固体二次电池,其包括:由正极(30、330)和负极(40、340)隔着固体电解质层(50、350)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所述正极(30、330)具有正极集电体层(31、331)和正极活性物质层(32、332),所述负极(40、340)具有负极集电体层(41、341)和负极活性物质层(42、342),所述层叠体具有形成为与层叠方向平行的面的侧面,所述侧面包括正极集电体层(31、331)露出的第一侧面(21、121、321)和负极集电体层(41、341)露出的第二侧面(22、122、322);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21、121、321)的正极外部电极(60、61、62、63、64、365);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22、122、322)的负极外部电极(70、71、72、73、74、375),所述正极外部电极(60、61、62、63、64、365)与所述正极集电体层(31、331)电连接,且所述正极外部电极(60、61、62、63、64、365)的侧端部位于不与所述负极(40、340)对置的位置,所述负极外部电极(70、71、72、73、74、375)与所述负极集电体层(41、341)电连接,且所述负极外部电极(70、71、72、73、74、375)的侧端部位于不与所述正极(30、330)对置的位置。

    一种端子整合式可充电电池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7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11061.X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端子整合式可充电电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正极端子安装于控制电路组件形成整合端子;S2,将电芯由外壳体的开口装入外壳体内,并使电芯的负极端连接于外壳体底部;S3,将整合端子安装至外壳体的开口端,使电芯的正极端与控制电路组件连接;正极端子位于整合端子背向外壳体的一端,并外露于外壳体外。通过将正极端子于控制电路组件整合为一体,在生产组装时,将电芯放入外壳体后,将整合端子由开口压入外壳体内,使整合端子固定的同时使得控制电路组件与电芯的正极端接触连接即可,极大地简化了电池的生产步骤,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电化学电池及电化学电池模块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66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156762.X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提供可不增加零件计数而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抑制磁场的影响,生产率优异,小型且轻量,能以廉价的结构快速充电的电化学电池及电化学电池模块。具备:由正极电极4和负极电极3层叠而成的电极体2;和具有外周12a以及第一底壁部21和第二底壁部31的扁平圆筒状外装体10,其通过将有底筒状的第一容器17和第二容器18叠合使内部密封而在内部形成容纳电极体2的容纳部12;还具有正极板39和负极板26,其在以堵塞外装体10的第一底壁部21的第一通孔23和第二底壁部31的第二通孔35的方式配置的同时,焊着于第一通孔23和第二底壁部31,与电极体2电连接,正极板39和负极板26由至少一个面镀Ni的奥氏体不锈钢板构成。

    具有易于冷却的结构的软包型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0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80006642.5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易于冷却的结构的软包型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软包型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该软包型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具有一对电极接线片;以及配置为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其中,被配置为分别与电极组件的一对电极接线片连接的一对电极引线被固定至壳体。

    电芯模块及其组装方法和电池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1533272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145340.4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芯模块及其组装方法和电池模组,电芯模块包括两端敞口的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芯,壳体相对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开口,两个第一开口分别靠近于壳体的两个敞口端,且分别与相近的壳体的敞口端连通;壳体的敞口端均设置有电连接结构,电连接结构包括插嵌于壳体敞口端的端部塑件,端部塑件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正对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端部塑件内部固定有一字型塑件,电芯模块端部极耳贴设于一字型塑件远离第二开口的一侧,并弯折至一字型塑件靠近第二开口的一侧形成极耳弯折部,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极耳弯折部相对应,极耳弯折部覆盖连接有连接片。本发明电芯模块间的电连接结构简单,工艺快速便捷。

    一种安全型防水多极柱大功率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189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927149.9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型防水多极柱大功率锂离子电池,涉及多极柱大功率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多极柱大功率锂离子电池防水性较差,使用时若浸水会导致其漏电短路,甚至破坏使用电池的设备的问题。所述绝缘密封壳的上方设置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下方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上方与下壳体的下方均设置有三个极柱套,且极柱套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焊接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封壳,所述内封壳的上下方均设置有三个极柱孔,所述极柱孔的内部设置有片槽,所述片槽的内部设置有压垫片,且压垫片通过螺纹与片槽连接,所述压垫片的下方设置有极柱密封胶垫,所述片槽的下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圈设置有固定卡密封胶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