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191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843537.8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应用,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名称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DH3‑8,保藏编号为CGMCCNo.28156;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用于抗致病菌和/或防治植物病害。本发明提供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可以用于抑制聚生小穴壳菌属、苹果腐烂病菌、杨树溃疡病菌、玉米大斑病菌、茄子褐纹病菌、瓜果腐霉病菌、黄瓜菌核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蓝莓溃疡病菌、落叶松枯梢病菌、云杉立枯病菌、苹果果腐病菌等致病菌活性以及防治致病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防治效果好、安全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31923.1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nventor: 何怀江 , 罗也 , 张忠辉 , 郝珉辉 , 孙越 , 周鹏程 , 王梓默 , 王元兴 , 闫宏 , 朱红波 , 王红博 , 张大伟 , 孙伟 , 林士杰 , 朱佳恒 , 于忠亮 , 苑景淇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森林质量评价领域,公开了一种森林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采用改进的航拍方案对待评价的森林进行拍摄,获得多张航拍图像;S2,基于多张航拍图像得到拼接图像;S3,基于拼接图像计算待评价的森林的植被覆盖率;S4,基于植被覆盖率计算待评价的森林的综合评价指数。本发明的航线规划方式能够避免了一出现海拔变化率较高的区域便设置过小的航线间的间隔,能够有效地减少航线的数量。另外,本发明使用了自适应的拍摄间隔来在同一条航线上进行拍摄,从而提高了对海拔变化率较高的区域的航拍图像的数量,还能保持基于拍摄得到的航拍图像所拼接得到的拼接图像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9133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85494.4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762 , G06V1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林业天敌投放的无人机影像传输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分析相邻无人机影像之间的变化,并基于像素点光流特征的层次聚类结果降低无人机巡航时带来的影像尺度影响,从而准确分析获取每帧无人机影像中的背景像素点和疑似为害虫的运动像素点;进而结合树木等背景像素点的运动一致特征准确评估每个运动像素点的虫害系数,从而准确评估每帧无人机影像中的虫害区域,进而以便在精准压缩虫害区域且不降低清晰度的同时,降低大量非虫害区域的信息传输压力,更好的平衡了影像传输的资源消耗与影像压缩失真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1838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09568.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nventor: 张忠辉 , 何怀江 , 罗也 , 张新娜 , 周鹏程 , 孙越 , 张大伟 , 王元兴 , 王红博 , 于忠亮 , 朱佳恒 , 朱红波 , 王梓默 , 姜润华 , 苑景淇 , 王万峰 , 闫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被恢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针阔混交林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定需要进行植被恢复的种植区域,对种植区域的边界进行标记;步骤二、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检测,根据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植物种子,把植物种子放置于挖土播种一体机内;步骤三、利用挖土播种一体机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挖坑,同时挖土播种一体机进行播种和回填土壤;挖土播种一体机包括机主体,机主体底壁设有车轮,机主体上开设有部件腔,部件腔底壁通过爪通道和机主体底壁连通,部件腔内设有挖土及回填组件和播种组件,挖土及回填组件穿过爪通道延伸至机主体下方。本发明能够用一个装置完成挖坑、播种以及回填。
-
公开(公告)号:CN11888757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76161.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领域,公开了一种红松结实率分析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包括阶段判断模块和灰度化模块;阶段判断模块用于对包含松果和松叶的拍摄图像进行判断,判断松果处于幼果阶段还是成熟阶段;灰度化模块用于采用绿色分量的权重不同的两种灰度化公式来分别对松果属于幼果阶段和成熟阶段的拍摄图像进行灰度化,从而使得灰度化之后,松果区域的像素点与松叶区域的像素点的差距增大,有效地提高了后续的松果识别所得到的识别结果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545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71665.8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nventor: 何怀江 , 张忠辉 , 包广道 , 王梓默 , 郝珉辉 , 刘婷 , 孙越 , 周鹏程 , 任皎 , 林士杰 , 朱红波 , 朱佳恒 , 姜润华 , 杨帆 , 王红博 , 陈贝贝 , 王万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育领域,提供了一种蒙古栎林的植物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收集蒙古栎种子,把问题种子挑选出来进行剔除;步骤二、把挑选后的蒙古栎种子放入杀虫及催芽一体化装置内进行处理,完成杀虫和催芽操作;步骤三、整地深翻三十厘米至五十厘米,对土壤进行消毒,播下已经杀虫和催芽得蒙古栎种子,回填土壤;步骤四、对土壤进行灌水,直至地表下一厘米至二厘米处土壤湿润;杀虫及催芽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腔内壁固接有杀虫及催芽箱和支撑板,杀虫及催芽箱上开设有工作腔,工作腔内壁设有网箱,装置腔内设有液体循环组件和杀虫气体产生组件。本发明能够通过一个驱动电机的驱动,对蒙古栎种子完成杀虫操作和催芽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0328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23285.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A01K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林蛙蝌蚪室内养殖变态成活率的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地下水,放置;将蛙卵放置于饲养容器内,加入放置后的地下水,调节水深,保证光照;蝌蚪喂养;当蝌蚪发育至开始进入变态期,此时,保持水深,加入阔叶树带叶枝条,便于蝌蚪栖息;当蝌蚪完成变态,转移,开始陆栖生活。本发明通过在蝌蚪变态期增加辅助措施,解决了蝌蚪大量溺亡的技术问题;蝌蚪溺亡率降低至33.7%,提高了蝌蚪存活率。本发明为蝌蚪变态提供栖息所,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952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4469.9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H04W16/18 , H04W4/38 , H04W4/02 , H04W4/021 , H04W40/32 , H04W52/02 , H04Q9/00 , G01D21/02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领域,公开了一种红松生长影响因素获取系统,包括无线传感器节点、计算装置、转发终端和云服务器;无线传感器节点用于获取红松的生长环境的生长影响参数,并将生长影响参数发送至转发终端;计算装置用于根据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坐标,计算出转发终端的安装坐标;转发终端被设置在安装坐标,用于接收无线传感器节点发送的生长影响参数,并将生长影响参数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用于对转发终端发送的生长影响参数进行存储。本发明能够避免在红松的生长区域为不规则的区域时,错误地将转发终端设置在与无线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总距离过大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转发终端的位置,更加有效地降低传输数据的电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0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7855.6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检测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环绕树木而设的土壤检测修复再生装置,包括机体,机体上开设有环形腔以及穿树通道,环形腔环绕穿树通道设置,机体底壁固接有两个以上插杆,环形腔内连接有取样检测组件;取样检测组件包括气缸、活塞杆、环形板、传动环、环形滑轨、滑件、永磁板、电机本体、齿轮、取样筒、承托板、探头以及风机。本发明能够远程自动对树木周围的土壤进行取样至承托板上,通过探头和摄影装置能够对土壤进行自动检测和拍摄,从多个方面获取土壤的状态供用户查看,以便于用户判断是否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再生,无需人工到达现场操作,可进行远程操作,方便快捷,实现对土壤的多点取样检测以便于修复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5876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76913.1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G06V20/13 , G06V10/50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色立木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变色立木遥感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区域划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变色立木识别模块、智能监测模块、预测分析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以及至少一个设备终端;设备终端包括核查数据接收模块、核查数据记录模块、核查结果反馈模块以及巡视信息模块;通过设有预测分析模块与巡视信息模块,有利于对各子区域的变色立木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巡视信息模块对出现变色立木的区域与时间进行显示,工作人员可依据不同时间合理安排对子区域的巡视,能够及时地获取变色立木的情况,更快地发现和响应变色立木的出现;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色立木区域进行显示并提示工作人员进行重点巡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