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6753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10208803.7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连续增压压气机,包括:压气机壳;压气机壳上设有压气机进口和压气机出口;压气机叶轮;所述压气机叶轮上设有叶轮进气口和叶轮出气口;压气机壳内设有压气机流道以及连通压气机流道和压气机进口的压气机进气道;在所述压气机进气道内设有一个倒杯形的分隔罩体,分隔罩体与压气机进气道的内壁连接;分隔罩体的上部呈环形均匀设有若干个与压气机进气道相连通的轴向进气口,分隔罩体的外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径向进气口。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新鲜空气经该连续增压压气机后转换为具有更高压力能的进气流从而提高了增压器的压比。
-
公开(公告)号:CN102787872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210137084.4
申请日:2012-05-07
Applicant: 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涡轮端隔热装置,包括涡轮壳,涡轮壳内安装有涡轮转子,涡轮转子上同轴设有中间壳,中间壳与涡轮转子之间转动连接、与涡轮壳之间密封配合连接,所述中间壳与涡轮转子的转子轴之间设有甩油槽,中间壳上设有与甩油槽连通的中间壳油腔,中间壳油腔截面呈梨形,右侧呈弧线上升,左侧由一条斜线构成并尽量向左侧伸展,工作时,润滑油从涡轮转子甩油槽处飞出,沿中间壳油腔右侧弧线流动至中间壳油腔截面顶端,再由中间壳油腔左侧斜线流回,周而复始,降低了中间壳热量,减少了传热面积,降低了热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02720692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137085.9
申请日:2012-05-07
Applicant: 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7/0253 , F01D9/026 , F04D17/10 , F04D27/0246 , F04D27/0269 , F04D29/286 , F04D29/30 , F04D29/4206 , F04D29/4213 , F04D29/462 , F05D2220/40 , F05D2240/40 , F05D2250/51 , F05D2250/52 , F05D2260/60 , F05D2270/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驱并联顺序增压压气机,包括压气机壳,压气机壳内安装有压气机叶轮,压气机壳内设有压气机流道,压气机壳上设有分别与压气机流道连通的压气机进气口和压气机出气口;所述压气机叶轮上设有叶轮进气流道,叶轮进气流道分别与压气机进气口和压气机流道连通。本发明可以有效改善发动机低速工况下的压气机喘振,并能有效拓宽发动机中高工况下的进气流量,改善发动机性能。本发明中的压气机壳和压气机叶轮结构继承性好,容易快速实现工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562185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110441452.X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导流叶片的双通道变截面蜗壳装置,包括蜗壳,蜗壳内设有蜗壳进气口、蜗壳出气口以及蜗壳进气流道和蜗壳扩压通道;蜗壳进气流道内设有气动隔板,气动隔板将蜗壳进气流道分隔为蜗壳进气内流道和蜗壳进气外流道;蜗壳进气外流道位于蜗壳进气内流道的周向外侧;蜗壳进气外流道和蜗壳进气内流道靠近蜗壳扩压通道的位置分别设有无叶喷嘴;蜗壳进气外流道内靠近无叶喷嘴处呈环形均匀设有若干片机翼型气动式导流叶片,对于脉冲增压系统,内流道工作在发动机低速区,可以更好地利用脉冲能量,高速时,外流道可以不用分成两个流道,用一个流道即可获得足够能量,这样进一步简化了产品结构,减轻了产品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852628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393928.1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3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的分段式行程特性气动执行器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橡胶膜片;橡胶膜片将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空腔间隔成两个互不连通的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靠近橡胶膜片的位置设有膜片座;所述膜片座上连接有芯杆,芯杆上安装有两道弹性系数不同的弹簧,内弹簧和外弹簧;外弹簧套装在内弹簧的外部,所述芯杆上安装有内弹簧锁止机构,本发明可以实现各种不同行程特性的搭配,尽可能的将增压器性能调至最佳。
-
公开(公告)号:CN102852617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359031.7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N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三个阀门的双层流道可变排气歧管,包括排气歧管,排气歧管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排气歧管的流道分为小流道和大流道,排气歧管上设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三入口及第四入口;排气歧管上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与小流道相连,第二出口与大流道相连;小流道与第一出口之间设有小流道出口腔,大流道与第二出口之间设有大流道出口腔;大流道出口腔内设有控制大流道与第二出口的连通与断开的第三阀门;隔板的两端上分别安装有控制第四入口与大流道的连通与断开的第二阀门和控制第一入口与大流道的连通与断开的第一阀门,既可满足高工况对排气歧管流通能力的要求,又在发动机全工况下保持较高的能量传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36433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006736.0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7/143 , F02B37/16 , F02B37/22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段式可调流量涡轮壳,包括涡轮壳体;涡轮壳体内安装有涡轮总成和废气进气流道;涡轮壳体上设有与废气进气流道连通的进气口;在废气进气流道内设有中间壁,中间壁将废气进气流道间隔成内流道和外流道;所述外流道内设有可将外流道关闭的第一阀门装置;所述中间壁上设有可将内流道与外流道连通或断开的第二阀门装置。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的废气能量,提高涡轮转子的转速,提高发动机低速工况的进气量,使发动机做更多的功,增加发动机低速扭矩,实现与发动机低速工况的良好匹配,改善发动机低速工况的动力性和瞬态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5261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59031.7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N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三个阀门的双层流道可变排气歧管,包括排气歧管,排气歧管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排气歧管的流道分为小流道和大流道,排气歧管上设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三入口及第四入口;排气歧管上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与小流道相连,第二出口与大流道相连;小流道与第一出口之间设有小流道出口腔,大流道与第二出口之间设有大流道出口腔;大流道出口腔内设有控制大流道与第二出口的连通与断开的第三阀门;隔板的两端上分别安装有控制第四入口与大流道的连通与断开的第二阀门和控制第一入口与大流道的连通与断开的第一阀门,既可满足高工况对排气歧管流通能力的要求,又在发动机全工况下保持较高的能量传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87872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137084.4
申请日:2012-05-07
Applicant: 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涡轮端隔热装置,包括涡轮壳,涡轮壳内安装有涡轮转子,涡轮转子上同轴设有中间壳,中间壳与涡轮转子之间转动连接、与涡轮壳之间密封配合连接,所述中间壳与涡轮转子的转子轴之间设有甩油槽,中间壳上设有与甩油槽连通的中间壳油腔,中间壳油腔截面呈梨形,右侧呈弧线上升,左侧由一条斜线构成并尽量向左侧伸展,工作时,润滑油从涡轮转子甩油槽处飞出,沿中间壳油腔右侧弧线流动至中间壳油腔截面顶端,再由中间壳油腔左侧斜线流回,周而复始,降低了中间壳热量,减少了传热面积,降低了热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02661180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37082.5
申请日:2012-05-07
Applicant: 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9/048 , F01D9/026 , F01D25/24 , F02B37/025 , F02B37/22 , F05D2220/40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涡轮增压的双区式涡轮,包括涡轮蜗壳,涡轮蜗壳内安装有涡轮叶轮,涡轮叶轮的外部设有涡轮叶片,所述涡轮蜗壳上设有蜗壳进气口、蜗壳进气流道和蜗壳出气口;所述涡轮叶轮上设有涡轮叶轮进气口、涡轮叶轮进气流道、涡轮叶轮出气口和涡轮叶轮叶片,所述涡轮叶轮的涡轮叶轮进气口和涡轮叶轮出气口之间设有呈圆周布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涡轮叶轮进气流道分为涡轮叶轮进气内流道和涡轮叶轮进气外流道。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满足发动机全工况范围的增压要求,在小流量时能够降低蜗壳单个流道出气口处的气体突然膨胀现象,进一步提高涡轮在小流量时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