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5085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26857.8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铬钢筋的钝化方法,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领域。该钝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将钢筋工件作为阴极,与阳极同时浸入质量分数为5%-15%的碳酸盐或磷酸盐清洗液中,并在两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场,去除工件表面油污以及氧化皮。表面钝化:交换正负极,使工件作为阳极,继续施加直流电场一定时间,在新鲜表面形成稳定致密的钝化膜。后处理:降低电压至工件表面等离子体消失,维持一定时间后,将工件清洗干燥,工艺完成。该发明在环境友好的盐溶液中,利用连续的阴极和阳极电解质等离子体技术去除钢筋表面的氧化皮并形成稳定致密的钝化膜,提高钢筋耐腐蚀性。该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污染少,是一种高效、环保的钝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27102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08910.1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7 , B23K2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搅拌摩擦焊连接金属材料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搅拌摩擦焊接装置提供摩擦热和压力,直接实现金属材料与树脂复合材料的连接。具体地,将金属材料片叠加于树脂上,通过夹具固定;然后设定搅拌摩擦焊接的工艺参数,通过数控机床输入运转指令,自动完成点、线、环等形状的搭接焊;焊接完成后进行充分的冷却,即得到金属材料/树脂材料的连接件。本技术的优势:实现金属和树脂材料直接连接,结合速度快、强度高,可以实现点、线、面及三维形状的自动化连接,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飞机等实际生产过程,实现产品轻量化和节能环保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407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59043.2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23C14/35 , C23C14/06 , C23C14/54 , C23C14/16 ,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微合金化梯度非晶碳膜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膜包括Cr打底层、Cr与C元素过渡中间层和软质金属掺杂的非晶碳膜,该非晶碳膜具有随碳层厚度增加合金元素含量上升与sp3:sp2比值递减的非晶结构,基于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得。本发明复合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与耐腐蚀性,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平均电流密度为0.193‑0.661μA/cm2(动电位极化0.6V vs.SCE),界面接触电阻为2.36‑5.06mΩ·cm2(在1.4MPa的压力下);并且本发明制备方法所需时间短,工艺条件可控;通过本发明,可实现更高效能的燃料电池系统,推动电能存储和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08416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314792.X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与MAX相高温润湿性的调控方法,属于金属‑陶瓷界面润湿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调整Mn+1AXn相组分(M、A、X位置元素)或结构(n值)改变MAX相表面性质,最终达到调控Ag与MAX润湿行为的目的,使得二者呈现从润湿(润湿角 90°)的状态变化。该技术对于开发高性能、无镉环保的Ag‑MAX电接触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0841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14792.X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与MAX相高温润湿性的调控方法,属于金属‑陶瓷界面润湿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调整Mn+1AXn相组分(M、A、X位置元素)或结构(n值)改变MAX相表面性质,最终达到调控Ag与MAX润湿行为的目的,使得二者呈现从润湿(润湿角 90°)的状态变化。该技术对于开发高性能、无镉环保的Ag‑MAX电接触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81139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071310.5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尺寸可控Ga2O3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MAX相Cr2GaC‑Ga粉末;2)将MAX相Cr2GaC‑Ga粉末置于球磨机中球磨,得到球磨后的粉体;3)将球磨后的粉体冷压成薄片,并置于‑60℃~28℃的温度条件下培养1min~1000min,自发生长得到不同尺寸的Ga晶须;4)在空气或氧化气氛中自然或加速氧化Ga晶须后,加热到30℃~1900℃去除Ga晶须内部金属Ga,根据氧化时长获得不同壁厚的一维Ga2O3纳米管。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密度高、速度快、成本低、环保等优点,解决了目前一维Ga2O3纳米材料制备领域中存在的工艺复杂、制备时间长、产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97307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018412.0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22C1/05 , C22C5/06 , C22C32/00 , H01H1/02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g/C@Ti3AlC2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通过溶液中反应在Ti3AlC2粉末表面原位合成一层酚醛树脂有机物,再通过高温煅烧使有机物分解为碳层,包覆在Ti3AlC2颗粒表面。再将碳包覆Ti3AlC2(C@Ti3AlC2)粉体作为Ag基增强相,经过混粉、压片和无压烧结,制成Ag/C@Ti3AlC2触头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在Ti3AlC2表面形成碳层,作为Ag与Ti3AlC2界面阻隔层,限制Al与Ag原子相互扩散形成新相层,有效抑制了Ag与Ti3AlC2在高温烧结过程中界面结构失稳、Ti3AlC2中Al原子脱嵌、以及界面反应层的形成,保证了触头材料导电导热性能,以及提高了耐电弧侵蚀性能。本发明所制备的触头材料,Ti3AlC2在Ag基体中分布均匀,导电性能良好,使用性能有大幅度提升。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有实际的工业生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00904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329209.6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铅焊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无铅焊料包括无铅焊料基体和增强相,且增强相占无铅焊料基体质量的0.1%~1%;其中所述无铅焊料基体为Sn‑Ag‑Cu合金、Sn‑Sb合金、Sn‑In合金、Sn‑Cu合金或者Sn‑Ag合金中的一种,所述的增强相为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MXene)材料。该无铅焊料制备方法如下:将MXene置于无水乙醇中,经超声震荡分散,之后按一定的比例与无铅焊料基体混合均匀,压制成坯体;最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烧结,制得一种比现有无铅焊料具有更高力学、电学、热学性能的新型焊料,该方法绿色环保,符合现代电子工业的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51658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83014.7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1/02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胆状钒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将二维碳化钒V2C先微波预氧化后继续在空气(氧气)中进行二次氧化,从而制备出海胆状钒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得的产物除了具有海胆状的形貌,并保持原有V2C的层片结构,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该方法制备出的新型海胆状钒氧化物纳米材料形貌优异,具有高比表面积,赋予其较高的电池容量,循环性能好。此外,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制备条件可控等优点。制得的海胆状钒氧化物纳米材料主要用于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49161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16714.4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为复合管液压胀形工艺提供选材方案的有限元模拟方法。本发明包括步骤(1)建立双金属复合管二维模型;(2)赋予双金属复合管模型外管和内管相应的材料属性;(3)将双金属复合管模型实例化;(4)建立分析步;(5)建立接触对;(6)施加载荷及边界条件;(7)划分网格;(8)创建相应的作业,并提交作业,进入分析模式;(9)在步骤(8)计算完成的基础上进入后处理模块,选取径向残余接触应力作为判断双金属复合管界面结合强度的指标,记录下对应的值;(10)返回步骤(2),更改材料参数,然后直接进入步骤(8)和(9),重复此步骤直至分析完所有的材料模型。本发明能大幅度减少研发周期,节约资源,减少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