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在四氯化钛分离提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108290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035405.9

    申请日:2007-07-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钛铝金属间化合物过滤材料在海绵钛生产过程中对四氯化钛悬浊液进行固液分离的应用。采用钛、铝元素粉末的压制成形和反应合成工艺制备出钛铝金属间化合物过滤片或过滤管过滤元件,将钛铝金属间化合物过滤元件应用于海绵钛生产中四氯化钛悬浊液的固液分离过程,将过滤片的边缘部分与过滤容器密封,以过滤片的两个平面分别作为过滤过程中的进料端面和出料端面,通过加压或者抽真空的方式,在进料和出料两端形成一个0.1~50MPa的压力差,实现四氯化钛悬浊液的固液分离。在四氯化钛悬浊液的固液分离过程中,能保持很好的孔结构稳定性,能获得稳定的过滤通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其使用周期长,减少了更换次数,有利于保护环境。

    孔径梯度均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06989C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410002601.2

    申请日:2004-01-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渗透膜的生产,用于分离工艺的半透膜的专用制备方法,具体是制备孔径梯度均质TiAl金属间化合物过滤膜的方法,首先通过模压成形或冷等静压成形方式制成复合成形坯;在随后的烧结过程中,通过低温预反应和高温短时反应两阶段真空烧结合成法,制备TiAl金属间化合物孔径梯度均质过滤膜,本过滤膜由于Al元素偏扩散所引起Kirkendall效应,有利于控制膜的孔径分布,并在复合坯体中形成了孔径梯度,同时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造孔剂,降低了能耗,几乎无污染。此过滤膜可直接用作性能优异的微滤膜和纳滤膜,并可以与金属进行焊接,有利于过滤膜与其它致密金属膜的复合,扩大了无机膜的使用范围。

    一种Fe5Si3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844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0419912.8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5Si3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取铁粉、硅粉混合获得混合粉末,所述混合粉末中,按原子百分比计Fe:61‑62at.%;Si:38‑39at.%;在混合粉末中加入甘油、酒精混合获得浆料,浆料球磨后获得粒料,干燥、过筛取筛下物,将筛下物压制成型,获得冷压坯,冷压坯经烧结、冷却即可获得Fe5Si3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本发明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对混合粉末进行机械细化,利用机械合金化产生的超大表面能提供反应合成的驱动力,在特定的烧结程序下经过烧结炉的快速冷获得了大尺寸高纯度的Fe5Si3相。

    氧化锰-FeSiMnTi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多孔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669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0974619.5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氧化锰‑FeSiMnTi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多孔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氧化锰‑FeSiMnTi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多孔电极材料包含MnOx:5%‑15%,Fe:40%‑50%,Si:15%‑35%,Mn:5%‑15%,Ti:5%‑15%;其中,x=1,3/4或2。本发明采用氧化物粉末和元素粉末混合的方式,利用元素粉末之间的反应合成制备基体,结合初始添加的氧化物组元,制备氧化物/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这种混合方式通过基体材料成分的设计和烧结工艺的设计,充分利用基体材料成分中快速扩散组元在高温条件下的偏扩散引起的Kirkendall效应,形成大量孔隙,最终制备出氧化物/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多孔材料,孔结构的可控性较好,不需要加入造孔剂,具有短流程的特点。

    一种FeAlS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301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35108.X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FeAlS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孔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其组成如下:Fe71.25~74.25wt%;Al23.75~24.75wt.%;Si1~5wt.%;该多孔材料的孔隙率为40%-60%,具有充足的孔隙率可用于过滤材料,又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与耐高温性能、耐腐蚀性能,同时相对于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本发明提供的FeAlS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仅通过元素混合、模压成形、固态偏扩散-反应合成法即可制备FeAl(Si)多孔材料,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与传统的工艺相比,不仅减少了自蔓延反应带来的材料变形及孔结构不可控的危害,而且显著降低了烧结时间,节省能源消耗。

    一种蓝光和近紫外激发型一维红色纳米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8771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7536.X

    申请日:2013-01-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光和近紫外激发型一维红色纳米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按红色纳米荧光粉的化学通式Ca(1-z)RwOu:zEu3+或MyCa(1-x-y)RwOu:xEu3+确定的组份摩尔配比,配取各种原料,所述R选自Ge、S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M源中的M选自Li、Na、K、Sr、Mg、Al中至少一种;再将所取原料加入水中并超声波处理30-60min后,移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的填充度为60-85%,在100-200℃下保温1-48小时后冷却,过滤,滤渣在60-90℃下干燥,即得到一维红色纳米荧光粉。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安全可控、制备温度低、能耗低、各组分分布均匀,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制备泡沫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1333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95732.1

    申请日:2010-12-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江垚 贺跃辉

    Abstract: 一种泡沫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按TiAl粉与造孔剂的混合粉末总体积为100%,添加占混合粉末总体积15%~35%的低温分解温度造孔剂;10%~40%的中温分解温度造孔剂;5%~35%的高温分解温度造孔剂;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型,真空加热按低温阶段、中温阶段、高温阶段分别保温,依次脱除造孔剂;然后,烧结,即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的高孔隙度泡沫TiAl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孔隙度高达80%以上,具备一定结构强度和高的孔隙度;工艺过程简单可控,有利于规模化生产;所制备的泡沫TiAl金属间化合物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适用于高温隔热领域。

    一种采用Co-Cu作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61419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95790.4

    申请日:2010-12-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Co-Cu合金作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材料,由Co-Cu合金、C、WC组成。所述Co-Cu合金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其制备方法,包括按设计的硬质合金材料组份配比称取Co-Cu合金、C、WC,混合球磨后加入成型剂,搅拌均匀、过筛后在模具中模压制成压坯;将压坯置于氩气气氛中进行压力烧结,随炉冷却,得到本发明的采用Co-Cu合金作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材料。本发明采用Co-Cu粘结相制造的硬质合金,其硬度和抗弯强度均优于现有Co粘结相的硬质合金。Co-Cu粉较之Co粉价格低廉,使用Co-Cu作为材料体系的主要粘接相,降低了生产成本。Co-Cu硬质合金具有优良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适于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