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639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67977.7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F17/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整车电气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通过获取并解析多个电气图文件,得到电气信息;根据电气信息绘制整车电气系统图;对电气系统图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电气系统图的分析矩阵;基于分析矩阵,对待评估车辆进行电气风险评估;即在获取待评估车辆的多个电气图文件后,通过解析并重新绘制整车的整车电气系统图,而后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矩阵,基于分析矩阵进行电气风险评估,利用软件算法实现多个电气图文件的解析、整合得到完整的电气系统图,从而实现完整电气系统的可视化,并对电气系统图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大幅降低人为参与度,同时降低了对评估工作的相关人员的经验要求,并且有助于加快车辆的开发周期和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67977.7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F17/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整车电气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通过获取并解析多个电气图文件,得到电气信息;根据电气信息绘制整车电气系统图;对电气系统图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电气系统图的分析矩阵;基于分析矩阵,对待评估车辆进行电气风险评估;即在获取待评估车辆的多个电气图文件后,通过解析并重新绘制整车的整车电气系统图,而后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矩阵,基于分析矩阵进行电气风险评估,利用软件算法实现多个电气图文件的解析、整合得到完整的电气系统图,从而实现完整电气系统的可视化,并对电气系统图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大幅降低人为参与度,同时降低了对评估工作的相关人员的经验要求,并且有助于加快车辆的开发周期和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65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89301.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天 , 魏松茂 , 于佩良 , 李佳帅 , 王子龙 , 刘全周 , 胡济民 , 闫晓晓 , 方海峰 , 姚占辉 , 王佳 , 丁振森 , 李凤阳 , 赵运通 , 杨国樑 , 王东升 , 赵明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如下:计算驾驶员需求功率;计算总需求功率;读取电池包SOC和温度相关信息;能量管理单元将总需求功率作为信号输入到小波变换算法模块;对是否满足电池驱动模式条件进行判断;当满足时,由电池包输出;当不满足时,进行小波基和小波分解级数的选取,并根据三阶小波分解和重构结构,进行功率分配。本发明利用小波变换算法,提取驾驶员需求功率中的高频成分,由动态响应较快、寿命对高频相对不敏感的动力电池输出,而驾驶员需求功率中的低频部分,由燃料电池输出,保证了燃料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源的功能需求,且降低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变化率,改善燃料电池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7949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60713.4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858 , H01M8/047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瞬态控制方法,在升功率阶段执行升功率控制方法,在降功率阶段执行降功率控制方法,保证燃料电池系统动态响应的同时,有效优化燃料电池寿命和动力电池寿命。本发明有益效果:根据电气系统、阴极系统、阳极系统的响应速率,以及燃料电池在升功率和降功率过程中的状态特征,提出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瞬态控制方法,根据需求功率的变化,确定进入升功率控制流程还是降功率控制流程,区分不同的控制流程,可以有效优化燃料电池寿命和动力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779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08708.5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短路过流测试系统,包括车载电器,车载电器的两端对应连接有电子负载,车载电器与电子负载之间的连接线路上连接有用于检测被测回路短路过流的分线器,分线器上连接有用于采集被测回路数据信息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有用于控制分线器通断的控制模块;车载电器的两端还连接有用于对车载电器和电子负载供电的电源模块。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短路过流测试系统及方法实现汽车线束短路过流自动化测试,提高了汽车线束短路过流测试的可靠性、便易性,改善了测试的效率,有效避免了测试过程可能存在的接线错误及线束自燃引起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81036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876045.5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信息安全攻击树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汽车信息安全攻击树模型系统;S2、通过三个假设条件原则预测攻击者的行为和攻击发生的可能性;S3、通过三个要素条件确认目标建立攻击树根节点;S4、通过三个原则条件确定攻击树形状单元;S5、通过攻击树模型检查与剪裁单元进行整体检查,根据每个攻击场景评估叶子节点存在的合理性;S6、通过蒙特卡洛验证单元对模型进行验证。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信息安全攻击树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为汽车信息安全工程师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可理解的方式组织信息,以及支持其结论的可靠性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向批准或拒绝风险分析研究建议的非专家。
-
公开(公告)号:CN11278250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965613.4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汽研扬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磁兼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测试监控方法及系统,此测试监控系统包括三部分:影音监控、电信号监测、网络通信监测。本发明提供的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测试监控方法及装置可以实时、直观的观测到车辆在测试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状态,解析记录的网络通信报文可以发现主观上无法观测到的试验异常现象。因此,通过本发明可以更加准确、全面的评估整车线束端口在受到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时的抗干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61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47900.3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大电流注入抗扰测试系统及方法,测试系统包括相连的大电流注入抗扰测试环境系统、辅助监控系统;大电流注入抗扰测试环境系统包括相连的抗扰测试设备电流耦合钳、以及被测车辆;辅助监控系统包括影音监控系统、网络通信监控系统和电参数监控系统;影音监控系统用于监控整车的工作状态;网络通信监控系统用于监控整车车载总线网络通信;电参数监控系统用于监控被测车辆中被测电器件的电压、电流参数。本发明的一种电磁兼容大电流注入抗扰测试系统,可实时的监控、记录以及回放大电流注入抗扰测试时,被测电器件的工作现象、车辆网络通信、被测电器件抗扰过程中电压、电流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08314101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1053233.8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保险丝回路电气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装置主体,所述测试装置主体底部设有保险丝插脚,用于将测试装置插入车辆的保险丝插槽中,所述测试装置主体顶部设有保险丝插槽,用于将从车上拔出的保险丝插入测试装置主体中,恢复整个保险丝回路,所述测试装置主体一侧设置有快速开关,用于接通或切断整个保险丝回路,所述测试装置主体的另一侧设有分流器,分流器上下两侧分别连接一个香蕉接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保险丝回路电气性能测试装置安装及拆卸简单、快捷、方便,不影响实际电气特性,电流及电压同时采集,线束简洁,能够省略外接电流传感器,采集数据精度及准确度高,安全可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795829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1322171.6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R31/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容的开关电源高低压耦合衰减特性的测试系统,包括安装在屏蔽室内的信号源G1,所述信号源G1经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容C1后连接至测试线束W,测试线束W一端连接至开关电源G2的火线端口,另一端经交流阻抗稳定电路连接至开关电源G2的零线端口,开关电源G2的正极输出线、负极输出线接至直流阻抗稳定电路,直流阻抗稳定电路连接电阻R9,直流阻抗稳定电路连接至接收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电容的开关电源高低压耦合衰减特性的测试系统,结构简单,原理清晰,利用电容的容性耦合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中干扰通过寄生电容耦合进线束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测试精确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