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9111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007086.5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车载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车辆调度指挥平台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车辆行驶;车辆状态模块,用于采集车辆的状态信息,并将状态信息发送至数据中心模块;环境感知模块,用于采集车辆的第一道路环境信息,并将第一道路环境信息发送至数据中心模块;无人机扫描模块,用于采集车辆的第二道路环境信息,并将第二道路环境信息发送至数据中心模块;数据中心模块,用于根据状态信息、第一道路环境信息和第二道路环境信息生成融合信息,并将融合信息发送至地图模块和车辆调度指挥平台;地图模块,用于根据融合信息生成车辆的行驶路线地图;车辆调度指挥平台,用于根据融合信息和行驶路线地图生成控制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34706.7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液压支架和作业方法,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液压支架包括第一保护机构、第二保护机构、第一支护千斤顶、固定支撑立板、侧护底板和侧护移动板,第一保护机构包括顶梁、顶侧护板和第一套筒,顶侧护板垂直于顶梁并与顶梁的一侧边缘相连,第一套筒垂直于顶梁,第二保护机构包括底座、底侧护板和第二套筒,底侧护板垂直与底座并与底座的一侧边缘相连,第二套筒套设在第一套筒外侧并垂直于底座,多个第一支护千斤顶的两端均与底座和顶梁可枢转地相连,多个固定支撑立板垂直于底座并与底座相连。本发明提供的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液压支架具备作业效率高、人工参与少、安全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07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513959.X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综采工作面压力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主要技术方案包括:通过获取综采工作面中多个液压支架对应的立柱数据,其中,立柱数据包括立柱位置数据,根据立柱数据,计算多个液压支架中任两个液压支架的压力相似距离,得到相似距离矩阵,根据相似距离矩阵划和立柱位置数据,划分综采工作面,得到至少一个工作面区域对应的相似距离矩阵,计算每个工作面区域内每个液压支架与其他液压支架的压力相似距离的平均值,根据每个工作面区域中每个工作面区域内压力相似距离的平均值最小的液压支架的历史压力数据,确定综采工作面的压力预测数据。实现了对综采工作面压力的区域化预测分析,能够全面准确快速地预测综采工作面的压力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003712.8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天地宁夏支护装备有限公司 , 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胶带机尾自动推移与超前支护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第一支撑支架、第二支撑支架、第一推移千斤顶、第二推移千斤顶、第一固定横梁、第二固定横梁、底托板;第一支撑支架与第二支撑支架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横梁、第二固定横梁连接,第一支撑支架与第二支撑支架的下端通过所述底托板进行固定连接;第一推移千斤顶3、第二推移千斤顶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支架、第二支撑支架的一端进行连接,另一端与工作面顺槽的超前液压支架进行连接。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对胶带输送机的机尾进行拉移、水平方向调整等,还实现了对该区域围岩的有效支护,有效解决了胶带机的机尾区域围岩控制与定向移动问题,较传统胶带输送机自移机尾具有明显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00004.9
申请日:2023-01-01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压支架与围岩的自适应支护装置及方法,其主体结构包括:感知模块、仿真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所述感知模块主要包括立柱行程传感器、立柱压力传感器、平衡千斤顶行程传感器、平衡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底座倾角传感器、刮板输送机倾角传感器、顶梁与掩护梁连接销轴应力传感器;所述仿真模块用于构建液压支架与围岩的数字仿真模型;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侧推千斤顶供/卸液控制器、平衡千斤顶供/卸液控制器、立柱供/卸液控制器;通过数据分析模块形成的控制指令,对控制模块中的控制器进行控制,实现液压支架的自适应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8178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65958.X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庞义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姿态智能解算方法,将液压支架的立柱千斤顶行程、平衡千斤顶行程作为自变量,根据液压支架的结构参数对液压支架不同支护状态(立柱千斤顶、平衡千斤顶取不同行程值时)的支护姿态进行智能解算。首先,根据液压支架的主体结构形式,提取液压支架主体骨架结构参数,测量获取液压支架主体骨架的尺寸;监测获取立柱千斤顶的行程、平衡千斤顶的行程;根据液压支架主体骨架各标识点之间的距离关系,构建求解液压支架主体骨架各标识点坐标值的方程组;求解液压支架主体骨架各标识点的坐标值;根据液压支架主体骨架结构各标识点的坐标值,分别解算液压支架顶梁、掩护梁、前连杆、后连杆与底座下表面的夹角;根据解算的液压支架顶梁、掩护梁、前连杆、后连杆与底座下表面的夹角值,确定液压支架的支护姿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026678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364295.0
申请日:2021-04-05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自动张紧功能的可重复利用煤矿地下水库坝体,其主体结构包括第一承载伸缩框架、第二承载伸缩框架、第三承载伸缩框架、第四承载伸缩框架、密封板、密封气囊、第一框架连接板、第二框架连接板、伸缩油缸;本发明充分利用地下水库中水压的变化,实现对人工坝体与煤体的挤压力进行自动调整,并且可以实现重复使用,该项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实用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坝体的密封效果,降低了建坝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76490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777446.0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智能化放煤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建立工作面地质模型坐标系,获取顶煤厚度信息,建立工作面顶煤厚度变化的三维地质模型与数值计算模型,利用采煤机割煤过程中揭露的工作面中部顶煤信息对三维地质模型与数值计算模型进行超前修正,计算确定顶煤的理论放出量,采用煤量扫描装置与煤矸图像识别装置对顶煤放出量与放出的顶煤与矸石情况进行检测,通过比较理论放出量与实际放出煤量、放出矸石情况最终确定最佳放煤口关闭时间。本发明提出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智能化放煤控制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与装备难以确定综放工作面放煤口最佳关闭时间的问题,为实现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智能化、无人化开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1552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31097.9
申请日:2021-05-16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坝体损伤破坏测定装置与测定方法,其主体结构包括振动与电流发射端、信号接收端、信号处理装置,信号接收端包括振动信号接收器、电流信号接收器、膨胀套、注水管、信号传输线,振动与电流发射端用于向煤柱坝体内发生振动信号和电流信号,信号处理装置用于对振动信号、电流信号进行存储、计算、分析处理;由振动与电流发射端向煤柱坝体内发射振动信号、电流信号,由信号接收端的振动信号接收器、电流信号接收器分别接收发射的振动信号和电流信号,并通过信号传输线将接收的振动信号和电流信号传送至信号处理装置,由信号处理装置对振动信号、电流信号进行存储、计算、分析处理,解决了传统技术、装备难以对煤柱坝体的损伤破坏进行测定,不能对煤柱坝体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80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110065637.9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 , 陕西延长石油巴拉素煤业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欧阳敏 , 胡少平 , 李明忠 , 范生军 , 侯刚 , 李军 , 杨斐文 , 薛忠新 , 侯锬 , 肖松 , 刘俊峰 , 张金虎 , 庞义辉 , 许永祥 , 宋智鹰 , 韩会军 , 李提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智慧园区集成架构,涉及智能化煤矿企业智慧园区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端、边、云三大板块。采用端、边、云相结合的理念,通过物联网平台将线下各应用子系统与公有云打通,云上数据中台将各应用横向打通,提供融合园区服务。本发明在智慧园区平台上为煤矿管理层、企业各部门、基层员工提供了智慧园区的各类应用服务,整合数据资源,集中管控各子系统,统一数据标准和语言,建立子系统联动机制,实现煤矿园区的智慧化管理,为煤矿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精益化生产提供重要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