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84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35048.3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丽敏 , 徐正宣 , 张志厚 , 王栋 , 谭承桉 , 王科 , 扈森 , 贾哲强 , 张营旭 , 张敏 , 杨科 , 张夏临 , 冯涛 , 方振华 , 李天雨 , 林之恒 , 王波 , 袁东
IPC: G06F18/241 , G06F18/10 , G16C20/30 , G16C20/70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球物理数据进行隧道围岩分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围岩的基础数据,并对所述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数据样本集;所述基础数据包括视电阻率、波速、涌水量、埋深、岩性、岩体强度、泊松比以及密度;S2:建立基于CNN‑LSTM的隧道围岩分级网络;S3:采用所述数据样本集对所述基于CNN‑LSTM的隧道围岩分级网络进行训练,获得训练好的隧道围岩分级网络;S4:采用所述训练好的隧道围岩分级网络对目标隧道围岩进行隧道围岩分级预测,获得目标隧道围岩的隧道围岩分级结果。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级,为隧道开挖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910894928.1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无砟轨道结构及其调节方法,可升降的无砟轨道结构通过驱动所述调节螺母使所述传动杆上的所述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从而实现分别与所述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连接的轨道板和底座之间的间距增大或减小,所述轨道板和底座之间的空隙通过设置垫块来支撑,能够突破现有技术的调节范围限值,有效适应膨胀岩土地区路堑等特殊地段的大量值的、持续性的上拱或者沉降变形,调节精度高,特别适用于上下坡线路、弯道线路的精度控制,有效减少铁路限速运行工点,保障铁路运行的速度,提高铁路运行的安全系数,减少停运大修次数,节省运营维护成本,初始安装作业方便,高程调节作业便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08362.3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30/23 , E01D19/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铁路桥梁耗能防落梁装置的设计方法,本设计方法无需先设计耗能防落梁装置的结构尺寸,而是先确定装置的第一力学参数,再据此设计结构尺寸,因而能够灵活的根据现场墩梁之间的空间来设计,对于墩梁之间空间的狭小或者其他特殊空间的情况,能够有针对性的设计结构尺寸,相比其它现有常用的铁路防落梁装置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间宽度和空间高度,利于扩大本装置的应用场景和推广前景,并且本方法从调整本构曲线出发,减少了步骤,设计效率更高,调整更方便,便于有针对性的调整关键参数,避免多参数同时调整的繁杂反复,参数调整也更有依据,便于工程应用,为近断层地震区铁路桥梁的抗震设计有效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74606.9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效应计算方法,包括S1:建立钢管混凝土拱桥全桥有限元模型,所述钢管混凝土拱桥全桥有限元模型包括主拱和拱座,所述主拱的拱脚插入所述拱座,所述拱脚和所述拱座进行节点耦合;S2:确定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参数取值;S3:将所述温度参数取值施加到所述钢管混凝土拱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温度效应计算。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含拱座的钢管混凝土拱桥优化全桥模型,首次提出包含拱座的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温度效应计算,克服了传统模型未考虑拱座与主拱刚度比的缺陷,温度取值更为合理,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解决了传统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准确性难以确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37107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811559096.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桥管内混凝土泵送流动形态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包括拱肋、摄像装置、视频采集仪、电源以及环形的防水灯带,拱肋由若干段钢管通过法兰盘对接而成,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并设置有内衬管,钢管内侧壁的顶部安装有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摄像头正对钢管的法兰盘连接处,防水灯带环绕拱肋内侧的法兰盘内衬管设置,视频采集仪安装于拱肋外部,摄像装置以及视频采集仪分别与电源通过导电线连接,摄像装置与视频采集仪通过信号线连接。可以解决对管内混凝土流动形态的观测尤其是法兰盘位置流动形态观测困难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94373.9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茹 , 徐正宣 , 郝齐钧 , 王栋 , 扈森 , 张志龙 , 冯涛 , 任利 , 张敏 , 王旭 , 张泽天 , 贾哲强 , 李巍 , 谢晶 , 张夏临 , 林之恒 , 王梦妮 , 张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热、水、力耦合作用的围岩分级修正方法,其包括钻取待研究工程处的岩体制备多个标准试样,并对所有的标准试样进行真空饱水,之后擦干真空饱水后的标准试样的表面水分;对多个饱水后的标准试样开展饱和花岗岩单轴试验及热‑水‑力耦合正交试验,得到岩石饱和单轴强度和多场耦合岩石理论单轴强度;采用多场耦合岩石理论单轴强度与岩石饱和单轴强度的商作为围岩分级修正系数;根据围岩分级修正系数,对基于BQ分级、Q系统和/或RMi岩体质量的多场耦合环境围岩分级进行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4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86818.9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徐正宣 , 张营旭 , 李伟 , 赵思为 , 扈森 , 刘伟 , 王茂靖 , 甄大勇 , 王旭 , 张莹 , 许广春 , 张广泽 , 王栋 , 冯涛 , 尹小康 , 魏栋华 , 张敏 , 李嘉雨
IPC: G01V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天然场的地隧电磁联合探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地面大地电磁法探测整体信息,以及利用隧道中测量局部信息相结合的探测方法,能够提高在隧道工程中对异常识别的准确性和分辨率,对探测隧道附近地电结构可以有效的提升反演精度。同时,本发明通过将测点放置在地面中,逐点测量地面的的电磁场数据,结合隧道中的测点所测得的电磁场数据,联立构建地隧电磁场信息的阻抗数据,改善地面MT测量对局部异常信息分辨率不足的目的。同时,该方法提升了物探的准确性和分辨率,将使后续的钻探减少工作量,从而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6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911595.X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nventor: 徐正宣 , 王胜 , 柏君 , 王栋 , 扈森 , 张拯 , 张敏 , 罗中斌 , 贾哲强 , 林之恒 , 李冰乐 , 孟少伟 , 赖昆 , 冯涛 , 袁东 , 贺建军 , 刘建国
IPC: G06F18/2131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岩石钻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钻过程振动高频信号岩性关键指示性特征提取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实时采集钻探过程中产生的随钻过程振动高频信号;步骤2,对所述随钻过程振动高频信号进行预处理;步骤3,从预处理后的振动信号中提取时域、频域和时频的信息。通过本发明方法提取获得的时域、频域和时频的信息与岩性的关联性更强,能够更好地实现岩性分类。因此,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2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86748.8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T17/10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设计建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高陡边坡防护设计方法及系统。设计方法可以包括:创建地形模型,添加地质模型组ID列表和工程模型组ID列表;利用二维地质剖面图修正地形模型;创建地质模型,将地质模型的ID编号存入地质模型组ID列表中;创建工程模型,为工程模型添加地形模型ID,将工程模型的ID编号存入工程模型组ID列表中;对工程模型进行设计;输出二维施工图。本发明利用二维实测剖面对三维地形进行地形修正,同时将地质模型与地形模型建立联系,形成修正的三维地形模型,并将工程模型与地形模型相关联,据此设计的三维工程模型不仅彼此联系,而且设计精度得到有效提高,其二维施工出图也可以直接用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0003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8651.2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正宣 , 贾哲强 , 张泽天 , 杜世回 , 扈森 , 刘俊飞 , 常兴旺 , 刘洋 , 张晓宇 , 王栋 , 张敏 , 李巍 , 许广春 , 贺建军 , 刘小玲 , 杨青 , 林之恒 , 李其帅 , 孙紫琬 , 李沛 , 袁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软化效应模拟试验的岩石水致劣化程度评估方法,其步骤包括采集待研究工程中待支护段岩石的浸水水压;获取基于水软化效应模拟试验构建的抗压强度劣化因子拟合式,并根据浸水水压和拟合式,计算待支护段岩石的抗压强度劣化因子;根据抗压强度劣化因子,计算待支护段岩石的BQ指标;根据所述BQ指标,确定待支护段岩石的岩体基本质量级别。采用本方案的评估方法可以使计算的BQ指标更加符合当前浸水水压下的岩体,从而保证了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划分的准确性,进一步确保了后续对当前段待支护岩体选取更为贴切的支护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