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30713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713914.6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梁艳 , 唐上明 , 魏玉省 , 魏志华 , 谢朝军 , 朱世友 , 贺维国 , 姜宝臣 , 刘庆方 , 何潇剑 , 赖永进 , 吴波 , 苏国芳 , 孙卫东 , 魏雪 , 陈宏 , 徐美智 , 杨志伟 , 曹楷 , 张玲霞
IPC: E21F1/00
Abstract: 一种长大盾构隧道下层疏散通道保证正压的通风方法,本发明涉及公路隧道技术领域;它的操作步骤如下:盾构隧道行车道下层作为纵向疏散通道;盾构隧道段行车道层按照一定距离间隔设置安全逃生口及逃生口盖板,利用楼滑梯与行车道下层空间相连;纵向疏散通道对每间楼滑梯设置前室;盾构隧道段行车道下层两端设置轴流风机对纵向疏散通道加压送风,设置轴流风机对每间前室加压送风;火灾事故时,行车道层火灾点下游人员打开逃生口盖板通过安全逃生口经楼滑梯疏散至前室,启动相关轴流风机对纵向疏散通道及其前室进行加压送风。能有效防止烟气侵入疏散通道,对火灾时隧道内司乘人员安全疏散起到有效保障作用,同时对火灾救援起到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40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64781.5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管廊通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内集约化管廊的通风方法,包括通行车道、盾构井、管廊,所述通行车道的底部依次设置有管廊、救援车道、检修通道;所述盾构井设置于隧道两端,所述盾构井与通行车道、管廊、救援车道、检修通道连通,所述盾构井顶部设置有出地面风井;所述管廊包含多个防火分隔,所述每个防火分隔均为独立的通风分区,所述通风分区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防火分隔墙。通过第一防火分隔墙将管廊分隔出排风小室,利用行车道汽车交通风、射流风机形成的机械风作用,在排风口处形成负压区,同时利用两端加压风机形成的正压推力,达到管廊内的排污风、引新风的通风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581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46637.7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顶管通道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活动构件实现矩形顶管通道之间开洞的施工方法,包括S1、矩形顶管通道顶推过程中,相互平行的矩形顶管在相对的同一位置设置特制管节;S2、矩形顶管通道顶推完成后,在特制管节内侧的环框活动预制件后侧安装顶进装置,利用顶进装置将环框活动预制件上的特制管片向特制管节顶进;S3、顶到环框活动预制件与另一个特制管节的内边对齐后,利用连接装置连接,并注入填充体,使两个特制管节与环框活动预制件完全连接;S4、让环框活动预制件参与受力后,破除两端洞口侧墙及夹土,实现矩形顶管通道之间开洞。解决顶管通道之间开洞施工风险的问题,增强工程安全性,节约了工程建设时间及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67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83745.4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金伟 , 岳彬 , 程科 , 王琳 , 邱术来 , 熊田芳 , 杨斌斌 , 徐骞 , 李昂 , 宋仪 , 张美琴 , 柏林 , 张存 , 姜宝臣 , 江水德 , 彭柳松 , 袁创辉 , 朱宝玲 , 刘志广 , 宋彦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具快速接合装置和立体防水系统的拱圆盾构拱顶块,拱顶块本体拱顶部呈单拱形,底部呈下凸形,匹配地设置于拱圆盾构隧道衬砌环顶部凹槽上方;快速接合装置包括T‑U快速接头、定位销;T‑U快速接头包括T型凸起构件、U型凹槽构件,T型凸起构件一端连接的螺纹锚筋预埋于与拱顶块本体相邻的衬砌环管片分块内;U型凹槽构件背面连接的若干的螺纹锚筋预埋于拱顶块本体内;T型凸起构件与U型凹槽构件连接;纵向相邻的拱顶块本体之间通过定位销连接;立体防水系统包括空心硅胶条,拱顶块本体上沿水平环向设置有空心硅胶条槽,空心硅胶条槽中设置有空心硅胶条。本发明可满足拱顶块限位、避免拱顶块上浮及接缝临时止水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68205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910991409.7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盾构隧道洞内桩基托换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技术领域,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与桩基平面及竖向重叠,盾构机的刀盘切削侵入隧道开挖范围的桩基;桩基被切断后,盾构机的盾体通过桥桩,盾构机的盾体在通过切断后的桩基的过程中,注入惰性浆液填充盾构机的盾体与桩基的间隙;拼装特制的管片并安装千斤顶;被切断的桩基位置的管片在完全脱出盾构机的盾尾后,此时利用已安装好的千斤顶将管片向上顶,顶到盾构隧道的内边与管片的内边对齐后,利用螺栓连接,并通过管片的注浆孔注入填充体,使桩基底部与管片完全连接,让管片参与受力。解决中心城区现有桩基托换的管线改迁及交通疏解的问题,增强工程可实施性,节约了工程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9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283316.7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美琴 , 张金伟 , 程科 , 柏林 , 杨斌斌 , 邱术来 , 岳彬 , 熊田芳 , 徐骞 , 李昂 , 袁创辉 , 徐斌 , 朱宝玲 , 宋仪 , 张存 , 姜宝臣 , 江水德 , 彭柳松 , 高菊英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线隧道拱圆盾构衬砌结构,T形块、第一邻接块、两块标准块、人字块、中墙块依次连接构成第一线隧道盾构衬砌结构;T形块、第二邻接块、封顶块、两块标准块、人字块、中墙块依次连接构成第二线隧道盾构衬砌结构;第一线隧道盾构衬砌结构与第二线隧道盾构衬砌结构共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T形块、中墙块、人字块,中墙块竖直设置,T形块和第二邻接块顶部连接有双面楔形拱顶块,T形块和第二邻接块顶部与拱顶块匹配贴合,使第一线隧道盾构衬砌结构、第二线隧道盾构衬砌结构、拱顶块构成顶部为拱圆形的双线隧道拱圆盾构衬砌结构。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双线盾构断面利用率,降低工程投资,且断面受力合理,适应各种埋深隧道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707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0685662.6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梁艳 , 唐上明 , 范国刚 , 谢朝军 , 朱世友 , 贺维国 , 徐韬 , 姜宝臣 , 丁远见 , 褚凯 , 何潇剑 , 张瑞 , 魏雪 , 胡建国 , 曾亮 , 王东伟 , 曹楷 , 李金龙 , 魏志华 , 杨孝军 , 赖永进 , 廖荣 , 徐美智 , 余露茜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市政及公路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双管市政及公路长大盾构隧道的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隧道的顶部设置有土建排烟风道,所述盾构隧道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土建排烟风道相连的排烟风井,所述排烟风井内设置有排烟风机和风阀;所述盾构隧道的中部沿隧道纵向依次分成盾构A段、盾构B段、盾构C段,所述盾构A段、盾构C段的土建排烟风道面积相等,所述盾构B段土建排烟风道面积为盾构A段土建排烟风道面积的2/5‑3/5,所述盾构B段及盾构隧道两端明挖暗埋段分别设置射流风机。本发明减少了通风方案对长大盾构断面的尺寸要求,降低了工程实施难度和施工风险,节约了工程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8739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110669603.0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盛刚 , 赵驰 , 智刚 , 黄文新 , 郭永顺 , 温晓虎 , 吴辉 , 闫谋权 , 李彦军 , 袁真秀 , 闫高翔 , 左战旗 , 姜宝臣 , 严东 , 孙中科 , 谭雄卫 , 谭力诚 , 杨寅智 , 郭俊平 , 陈素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钻探工具,由仪器投送装置及定向钻探水压式工具组成,其中:所述仪器投送装置包括一端连接测量仪器或岩芯打捞工具,另一端连接带钢丝绳的仪器探管的滚珠短接;所述定向钻探水压式工具包括高压水输送工具,高压水输送工具包括高压水管、固定管、入口管道以及中空短接体,所述中空短接体用于连接钻杆,入口管道内设有橡胶堵头以及多个密封元件,所述多个密封元件以及橡胶堵头上分别开设有孔隙通道;在进行定向钻探时,所述滚珠短接设置于钻杆内部,仪器探管上的钢丝绳设置于孔隙通道内,利用高压水可以高效地将仪器投送装置从地面送到孔底指定位置,并将仪器和岩芯从孔底打捞回地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5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4545.0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15/06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为可重复使用的运营沉管隧道基础沉降处置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孔口管、输浆管、止回阀及注浆管四部分,其中,注浆孔沿管节纵向每间隔10m布置一排,所述孔口管在凿除部分压仓混凝土后在底板打设,所述孔口管打设至管节底钢板以上200mm,所述孔口管设有直径8mm箍筋,所述箍筋以下管段缠绕有麻丝。本发明,无需在隧道水域旁搭设大型注浆平台,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及航道的影响;注浆孔可重复利用,有利于沉管隧道基础不均匀沉降病害防治;不需要全封闭施工,交通影响小;注浆施工的精度高,有利于提升病害整治效率;施工工艺简单,操作便捷,人工成本低,造价少,可有效延长隧道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8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51025.4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法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架桥运营条件下盾构隧道侧穿桩基础变形控制方法,包括:盾构隧道侧穿于高架桥,高架桥包括既有桩基础和既有承台,所述既有桩基础的顶部与所述既有承台连接;采用MJS工法桩,对盾构隧道两侧及顶部加固,形成门式加固区;在高架桥既有桩基础旁增补新建桩基础,增强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开挖基坑至既有承台底,新建承台设置在基坑内,所述新建承台将新建桩基础和既有桩基础连成整体;在新建桩基础和新建承台上方建立临时支撑体系。本发明通过高架桥增补新桩基、新建承台及临时支撑体系,有效控制盾构通过时桩基侧向变形,提高了高架桥本身抵抗变形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