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31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0227328.1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及施工方法,包括倒置V形钢筋、V形钢筋;倒置V形钢筋的斜枝一设置于施工缝上部混凝土中,倒置V形钢筋的竖直段一设置于施工缝下部混凝土中,倒置V形钢筋的两个竖直段一分别与侧墙外侧竖向钢筋、侧墙内侧竖向钢筋绑扎;V形钢筋的斜枝二设置于施工缝下部混凝土中,V形钢筋的竖直段二设置于施工缝上部混凝土中,V形钢筋的两个竖直段二分别与侧墙外侧竖向钢筋、侧墙内侧竖向钢筋绑扎。本发明通过设置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部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比目前隧道二衬侧墙施工缝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916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83316.7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美琴 , 张金伟 , 程科 , 柏林 , 杨斌斌 , 邱术来 , 岳彬 , 熊田芳 , 徐骞 , 李昂 , 袁创辉 , 徐斌 , 朱宝玲 , 宋仪 , 张存 , 姜宝臣 , 江水德 , 彭柳松 , 高菊英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线隧道拱圆盾构衬砌结构,T形块、第一邻接块、两块标准块、人字块、中墙块依次连接构成第一线隧道盾构衬砌结构;T形块、第二邻接块、封顶块、两块标准块、人字块、中墙块依次连接构成第二线隧道盾构衬砌结构;第一线隧道盾构衬砌结构与第二线隧道盾构衬砌结构共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T形块、中墙块、人字块,中墙块竖直设置,T形块和第二邻接块顶部连接有双面楔形拱顶块,T形块和第二邻接块顶部与拱顶块匹配贴合,使第一线隧道盾构衬砌结构、第二线隧道盾构衬砌结构、拱顶块构成顶部为拱圆形的双线隧道拱圆盾构衬砌结构。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双线盾构断面利用率,降低工程投资,且断面受力合理,适应各种埋深隧道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13709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477176.6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及立体车库的模块式移车方法,包括立体建筑体、设于立体建筑体内部的多层停车层、中转基层、功能层、维护井和升降井;立体建筑体的中心位置设有维护井,维护井与立体建筑体之间的空间设为停车井,停车井内通过多层楼板被划分为多层停车层;每层停车层内设有至少一圈停车区,每圈停车区内设有至少一个升降井,每圈停车区的楼板上设有一圈环形轨道,环形轨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停车位;设立体建筑体内部与地面平行的层体为中转基层,以中转基层为基础向下或者向为功能层、存放层和多层停车层,功能层内设有中控室、等候厅;升降井内设有用于提升或者下降移车模块的升降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855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49965.8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类Ω形插板组合凸形壁柱形成车站侧墙的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预制壁柱、类Ω形预制插板、墙背后浇层、壁柱牛腿、预制中柱、预制中(顶)纵梁、叠合中(顶)板以及钢筋桁架,所述类Ω形预制插板通过螺栓与预制壁柱固定连接,所述类Ω形预制插板上设置有钢筋桁架,且所述墙背后浇层位于基坑侧壁与类Ω形预制插板之间,本发明的类Ω形预制插板带有钢筋桁架,直接有效地避免了现场绑扎钢筋,改善了结构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发明预制壁柱、壁柱牛腿、类Ω形预制插板等构件的提出可实现施工现场无模板、无脚手架化施工,提高功效的同时避免了支模困难、风险大等问题;本发明适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及类似工程,应用范围甚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947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331963.6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智慧地铁红线保护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地铁保护工作的日常工作信息与地铁沿线周边的BIM模型输入系统,通过统一的编码标准,将日常工作信息与BIM模型进行管理融合;基于融合后的多源信息进行外部作业项目的影响等级分析;将外部作业项目的巡检预警信息和监测预警信息录入系统中,并根据巡视的位置以及关联的BIM模型,通过统一编码进行关联;提供智慧决策辅助地铁保护人员对巡检预警信息和监测预警信息进行处置。本发明充分结合BIM可视化特点,将地铁结构、巡检信息、检测信息、病害信息、外部项目信息以GIS为骨架关联,避免信息孤岛,对地铁保护、地铁安全运营提供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9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110159.5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地铁叠线区间隧道联络通道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右线盾构隧道横向通道贯通连接在右线盾构隧道的侧壁上;左线盾构隧道位于右线盾构隧道的左下方;左线盾构隧道横向通道贯通连接在左线盾构隧道的侧壁上;右线盾构隧道横向通道与左线盾构隧道横向通道之间利用联络通道贯通连接;所述联络通道内设置楼梯,楼梯中连通有休息平台。能够解决左右线区间隧道大高差无法直接用横向通道联络的问题,通过合理安排各开挖施工步骤,采用刚性隔离桩与地层注浆的方式减少联络通道施工时对既有左右区间隧道的扰动,首先完成横向通道的开洞与开挖,然后再进行联络通道的开挖,并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浇注。
-
公开(公告)号:CN1135852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79215.2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OD模式下竖井与基坑合建分用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基坑支护结构、竖井支护结构、前排隔离桩、后排加强桩、连梁;基坑与竖井相邻,沿基坑侧壁设有基坑支护结构,位于竖井前侧且与竖井相邻的基坑侧壁设有前排隔离桩,前排隔离桩位于基坑和竖井之间;竖井内设有竖井支护结构,竖井后侧设置有后排加强桩,竖井支护结构靠近后排加强桩的一侧上打设有若干锚索;前排隔离桩和后排加强桩通过连梁连接。本发明竖井支护结构与基坑支护结构有机结合,在合建的基础上实现了各自支护结构的完善且独立,便于独立开挖、分别使用,互不影响,同时相邻部位通过前、后排桩及连梁形成双排桩加强基坑变形控制能力,确保基坑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49410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0193268.7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16 , E02D29/055 , E04B1/00 , E04B1/16 , E04B1/41
Abstract: 基坑逆作法施工时预埋于复合墙内的钢构件及其预埋工艺,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它为矩形钢管式结构,该钢管式结构的宽度70mm,高度为层板厚度+30mm,其由5mm厚度的钢板折弯焊接而成。可解决逆作法施工层板预埋钢筋接驳器定位难以控制及预埋钢筋接驳器利用率低的难题,缩短了施工时间,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后期防水薄弱点的问题,从而保证结构长期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8202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36015.9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的半桩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围护桩、半桩、地下结构楼盖;所述围护桩迎土侧上方设置有所述半桩,所述围护桩、半桩组成所述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所需的挡土墙结构;所述地下结构楼盖设置于所述围护桩上方,位于所述半桩一侧;所述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所述地下结构楼盖与所述围护桩之间、所述地下结构楼盖与半桩之间均设置有防水层。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盖挖法施工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保护问题,优化地下结构楼盖上方浅基坑开挖工序,并实现了地下结构楼盖搭接处全包防水,从而节约工期、降低基坑施工造价、保证结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37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77184.0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H6/16 , E04H6/18 , E04H6/28 , E04H6/4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盘式地下立体车库及停取车方法,包括位于地下的停车支撑建筑体、设于停车支撑建筑体内部的多层停车层、维护井、两个升降井和位于地面上的辅助建筑体;所述的辅助建筑体包括中控室、等候厅;设停车支撑建筑体内部与地面平行的层体为中转基层,以中转基层为基础依次向下1‑2层为存放层,以中转基层为基础、存放层以下依次向下构建有多层停车层;停车支撑建筑体的中心位置设有维护井,维护井与停车支撑建筑体之间的空间设为停车井,升降井内设有用于提升或者下降移动平衡车的升降机构;本发明能够同时满足占地面积小、车位多、地下空间利用率高、停取车效率高、对交通和周边环境影响小的停车场建筑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