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2429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147013.1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加藤大树
IPC: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稳定地发挥4V级电池中磷酸三锂(Li3PO4)的发热抑制效果的技术。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正极具有正极合剂层。正极具有在电池工作范围的开路电压为4.25V(Li/Li+)以下的区域,正极合剂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磷酸三锂(Li3PO4)和磷酸二氢锂(LiH2PO4)。并且,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在正极合剂层的XRD图中,在27cm‑1附近检测出的峰强度IA和在22cm‑1附近检测出的峰强度IB满足0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67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0586734.0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是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添加了Li3PO4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可以抑制电压上升时的电池温度上升。这里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上述正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Li3PO4、和具有可带有取代基的萘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Li3PO4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15质量%以下。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上述具有可带有取代基的萘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的含量为0.01质量%以上0.1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55656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432321.1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7
Abstract: 提供一种向非水电解液中添加了氟磺酸锂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在高温下长期保存后的低温输入特性高。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包含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正极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磷酸三锂和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至少含有锂、镍、锰和钴。所述负极在其表面具有被膜。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氟磺酸锂。磷酸三锂相对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例为0.9质量%以上且4.25质量%以下。氟磺酸锂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的含量为0.135质量%以上且0.850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25275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0407027.1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加藤大树
IPC: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池破损时的发热、并且增大电池容量的电池组。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组是多个发电元件排列而成的电池组,所述发电元件包含能够充放电的单电池。单电池具备壳体、和壳体中收纳的卷绕电极体。卷绕电极体中,负极的最外周部分比正极的最外周部分靠近卷绕电极体的外侧。发电元件还具备以沿着单电池的外表面的方式配置的保护板。保护板具有金属层和绝缘层。金属层具有位于单电池侧的第1表面、和位于与第1表面相反侧的第2表面。绝缘层配置在金属层的第2表面侧。金属层与正极电连接,由此向金属层赋予正极电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62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600582.5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58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是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添加有Li3PO4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抑制了电压上升时的电池温度的上升。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正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Li3PO4和乙酸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Li3PO4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乙酸酐的含量为0.02质量%以上且0.2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83411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827571.6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加藤大树
IPC: H01M10/05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3 , H01M10/6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53 , H01M2/1016 , H01M2/1061 , H01M2/348 , H01M4/62 , H01M4/628 , H01M10/02 , H01M10/0463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M10/4235 , H01M2200/00 , H01M2200/10 , H01M2220/30 , H01M10/05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4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在多个单电池连接而成的电池组中,抑制尖锐的导电性异物贯穿各个单电池时产生的短路电流造成的温度上升。在此公开的电池组中,单电池(10A)、(10B)彼此相邻地排列,该相邻的单电池(10A)、(10B)被电串联,各个单电池(10A)、(10B)具备的层叠电极体(30A)、(30B)具备以下结构的每一种结构。正极片(32A)、(32B)和负极片(34A)、(34B)之中,负极片(34A)被配置在最上游侧,在该负极片(34A)和正极片(32A)之间,以层状配置有吸热剂(36A)。负极片(34B)被配置在最下游侧,在负极片(34B)和电池壳体(50)的内表面之间,以层状配置有吸热剂(36B)。
-
公开(公告)号:CN203746917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084244.8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由多个方形电池沿同一方向层叠而成,方形电池具备电极体及容纳该电极体的方形箱体(5),方形箱体(5)具有长方形的箱体底板(6)、短边箱体侧板(7)、及长边箱体侧板(8),若箱体底板(6)、短边箱体侧板(7)及长边箱体侧板(8)的厚度均为t,则箱体底板(5)的上表面与长边箱体侧板(8)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圆角(19)的圆角半径A满足A<3.9t的条件;短边箱体侧板(7)的内表面与长边箱体侧板(8)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圆角的圆角半径B满足B>4.2t的条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防止在方形箱体(5)上产生底板膨胀和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205376585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20932780.3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盒。该电池盒具有用于容纳电极体的盒体,该盒体具备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并相向而对的一对第一侧板;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并相向而对的一对第二侧板;及连接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下端的底板,第一侧板与底板相连接的第一角部的内壁面为弧形,若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的板厚尺寸为t、则第一角部的最厚部位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在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下限值且小于3.9t的范围内,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的第二角部的内壁面为弧形,该第二角部的最厚部位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在大于4.2t且小于等于预先设定的上限值的范围内。基于该结构,能够防止盒体变形或破损。
-
公开(公告)号:CN203746983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066400.8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加藤大树
IPC: H01M10/05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型电池。该密封型电池具有,在封闭电池壳体开口用的盖体(3)上形成的注液孔(7)、和封闭注液孔(7)用的密封构件(8),在密封构件(8)嵌入在注液孔(7)中的部位的外周面上,沿整个外周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突环(12),并且,突环(12)的外径尺寸大于注液孔(7)的内径尺寸,注液栓(8)被压入注液孔(7)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焊接时注液栓(8)不会移动,能防止注液栓(8)焊接不良的情况发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