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435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254111.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系统。ECU执行处理,该处理包括判定充放电控制是否正在执行的步骤、在判定为充放电控制正在执行的情况下取得端子部的温度的步骤、设定充电电力的限制值和放电电力的限制值的步骤、以及使用设定后的充电电力的限制值和设定后的放电电力的限制值来执行充放电控制的步骤。
-
-
公开(公告)号:CN1183989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598266.6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8 , H01M50/204 , H01M50/26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其具备:单电池,由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构成;电池模块,在一对约束构件之间层叠有多个单电池;中间板,配置于层叠的单电池之间;检测部,构成为检测向中间板施加的载荷;及推定部,构成为基于向中间板施加的载荷的变化来推定单电池中的硫化氢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2396096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0980158738.8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10/617 , H01M10/6235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0217 , H01M10/0587 , H01M10/425 , H01M10/486 , H01M10/617 , H01M10/6235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2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电要素的层叠部适当检测在正负延伸方向上产生的温度、温度变化的分布、利用于电池的控制的电池系统、以及具备该的电池系统的车辆以及电池搭载设备。电池系统(M1),具备:锂离子二次电池(1),其具有包含层叠部(20L)、正极延伸部(21f)和负极延伸部(22f)的发电要素(20);控制单元(130);检测层叠部中的中央层叠部(20LZ)的温度(TZ1、TZ2)的中央温度检测单元(50Z);和检测正极侧层叠部(20LX)的温度(TX1、TX2)的正极侧温度检测单元(50X)以及检测负极侧层叠部(20LY)的温度(TY1、TY2)的负极侧温度检测单元(50Y)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控制单元使用中央层叠部的温度、和正极侧层叠部的温度以及负极侧层叠部的温度的至少任意一方,控制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3889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0747934.1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结构体。电极结构体(1)具备正极层(10)和正极集电构件(40)。正极集电构件(40)包含正极集电箔(41)、碳被膜(42)和热熔粘接剂(43)。由正极活性物质的重量比与比表面积之积、固体电解质的重量比与比表面积之积和导电材料的重量比与比表面积之积的和表示的正极合计比表面积为2.2m2/g以上且3.0m2/g以下。热熔粘接剂(43)的软化点为100℃以上且13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5646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010084342.1
申请日:2020-0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6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全固体电池和电极的制造方法。本公开内容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低约束状态下的修饰层与活性材料层的接触电阻低的电极。在本公开内容中通过提供如下电极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电极用于全固体电池,所述电极依次具有集电器、含有聚合物和导电助剂的修饰层、和活性材料层,在将所述修饰层的体积电阻率的值设定为RA、将所述活性材料层的体积电阻率的值设定为RB的情况下,RB/RA为8×103以下,所述RB为40Ω·c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63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264839.1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萩原英辉
IPC: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浆料的制造方法、活性材料层的制造方法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本公开内容中,通过提供如下的浆料的制造方法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浆料含有氧化物活性材料、固体电解质、分散介质、导电材料和粘合材料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制造方法具有:准备分散体的分散体准备工序,所述分散体含有上述氧化物活性材料、上述固体电解质和上述分散介质;和向上述分散体中添加上述导电材料和上述粘合材料中的至少一者的添加工序,在将上述氧化物活性材料、上述固体电解质和上述分散介质的汉森溶解度参数(σH)分别设定为σHa、σHb、σHc的情况下,满足σHa-σHc≥5的关系和σHa>σHb>σHc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67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586734.0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是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添加了Li3PO4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可以抑制电压上升时的电池温度上升。这里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上述正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Li3PO4、和具有可带有取代基的萘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Li3PO4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15质量%以下。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上述具有可带有取代基的萘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的含量为0.01质量%以上0.1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380519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180067749.2
申请日:2011-02-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萩原英辉
IPC: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6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4/04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内阻的增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池具备卷绕电极体(50)和电解液,所述卷绕电极体(50)是正极(64)和负极(84)隔着隔板(90)卷绕而成的,所述负极具备长条状的负极集电体(82)、和在该负极集电体上形成的至少含有石墨材料(85)的负极合剂层(88)。所述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材料的至少50质量%,被配置为该石墨材料的(002)面(85A)与所述负极集电体的表面正交并且与所述长条状的负极集电体的纵向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396096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980158738.8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0217 , H01M10/0587 , H01M10/425 , H01M10/486 , H01M10/617 , H01M10/6235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2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电要素的层叠部适当检测在正负延伸方向上产生的温度、温度变化的分布、利用于电池的控制的电池系统、以及具备该的电池系统的车辆以及电池搭载设备。电池系统(M1),具备:锂离子二次电池(1),其具有包含层叠部(20L)、正极延伸部(21f)和负极延伸部(22f)的发电要素(20);控制单元(130);检测层叠部中的中央层叠部(20LZ)的温度(TZ1、TZ2)的中央温度检测单元(50Z);和检测正极侧层叠部(20LX)的温度(TX1、TX2)的正极侧温度检测单元(50X)以及检测负极侧层叠部(20LY)的温度(TY1、TY2)的负极侧温度检测单元(50Y)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控制单元使用中央层叠部的温度、和正极侧层叠部的温度以及负极侧层叠部的温度的至少任意一方,控制锂离子二次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