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8037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192641.7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9/07595 , B66F9/075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叉车,尤其能够对车轮驱动装置有效地进行冷却的叉车。本发明的叉车(FL1)具备:车轮驱动装置(14、15),具有行驶马达(10、11)且驱动车轮(12、13);及装卸装置(20),具有装卸马达(16)且驱动装卸机构(18),其中,装卸马达(16)具有:生风机构(W1),通过装卸马达(16)的马达轴(84)的旋转生成风;及排出口(88、89),排出由该生风机构(W1)生成的风,并且,该装卸马达以使从该排出口(88)排出的风抵达车轮驱动装置(14、15)的方式配置于该叉车(FL1)的车体(58)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29184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058047.9
申请日:2013-02-22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石塚正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减速器,其降低连接一对轮架体的连接部件与轮架体的抵接面压曲的可能性。减速器(10)具备:第1及第2轮架体(34、38),其配置于外齿轮(行星齿轮)(24、26)的轴向两侧;多个轮架销(42),其分别贯穿插入到在外齿轮(24、26)形成的轮架销孔(24B、26B)中并连接轮架体(34、38)。轮架销(42)具有与轮架体(34)的轴向内侧面抵接的抵接部(42C)。与轮架销(42)的其他部分相比,抵接部(42C)被扩径,在轮架体(34)上的与抵接部(42C)抵接的部位形成有锪孔部(34B)。
-
公开(公告)号:CN102951016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287421.8
申请日:2012-08-13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石塚正幸
IPC: B60K17/06 , F16H57/029 , F16H57/02 , F16H5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7876 , B60B27/0073 , B60K7/0007 , B60W10/00 , F16C19/163 , F16C2326/02 , F16C2361/61 , Y10T74/2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驱动装置,其减速机构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车轮内侧,能够更大地确保该车轮驱动装置的传递容量。本发明的车轮驱动装置(10)中,减速机构(G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车轮(50)的内侧,其具备外壳(30)、与该外壳(30)相对旋转的作为相对旋转部件的突缘体(34)、配置于外壳(30)与突缘体(34)之间的轴承(48)及对减速机构(G1)进行密封的油封(62),其中,轴承(角接触球轴承)(48)的外圈(70)具有其外周配置于外壳(30)的内侧的主体部(74)和从该主体部(74)向轴向延伸且其外周从外壳(30)露出的延伸部(76),油封(62)与该延伸部(76)和突缘体(相对旋转部件)(34)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3684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980041997.6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内部机构的惯性力矩并且能够抑制将输出部件和被驱动部件连结在一起时其中一方受损的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1)具有包括内齿轮(22g、23g)和与内齿轮啮合的外齿轮(12)的减速机构及第1部件(27),并将由减速机构减速后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被驱动部件(62),该减速装置具有配置于第1部件与被驱动部件之间的保护部件(28)。而且,第1部件(27)由比重小于内齿轮及外齿轮中的至少一方的比重且硬度低于被驱动部件的硬度的材料制成,保护部件(28)由硬度高于第1部件的硬度的材料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32238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1158234.8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3 , F16H57/021 , F16H57/027 , F16H57/032 ,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减速装置的构成部件中设置空腔部的同时能够确保强度的技术。本发明为一种具备减速机构的减速装置,其具备构成该减速装置并且设置有空腔部的构成部件(74),构成部件(74)具备设置于空腔部(72)内并且在空腔部(72)内形成空隙的加强结构(76)。构成部件(74)可以是容纳减速机构(16)的外壳(18),在外壳(18)内设置有第1空间(58a)和第2空间(60a),空腔部(72)可以使第1空间(58a)与第2空间(60a)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159458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1369079.4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1/32 , F16H57/021 , F16H57/029 , F16H57/04 , F16C33/64 , F16H55/06 , B23P15/00 , B23P15/1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实现内齿部件的硬度的最佳化。本发明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1)具备:起振体(10A);外齿轮(12),被起振体挠曲变形;内齿轮(23g),与外齿轮啮合;及主轴承(33),支承内齿轮,其中,设置有内齿轮的内齿部件(23)在其内周形成有内齿并且在其外周一体地设置有主轴承的内圈滚动面(334),内齿部件从内圈滚动面朝向内齿依次具有:滚动面硬度部(H11、H21);硬度急剧下降部(H12、H22),硬度从滚动面硬度部急剧下降;及硬度上升部(H13、H23),硬度上升且硬度变化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硬度急剧下降部的硬度变化的斜率的绝对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612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811424002.8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微振磨损的产生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本发明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具备:起振体(22a);外齿轮(4),被起振体(22a)挠曲变形;内齿轮,与外齿轮(4)啮合;及起振体轴承(21),配置于起振体(22a)与外齿轮(4)之间。起振体轴承(21)具有内嵌于外齿轮(4)的外圈(28)。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还具备限制部件(12),其在轴向上与外齿轮(4)及外圈(28)对置。限制部件(12)具有引导部(60),其将润滑剂引导向外齿轮(4)与外圈(28)之间的边界。
-
公开(公告)号:CN11038842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0227573.0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中抑制在外齿轮与起振体轴承的外圈之间产生异常磨损。本发明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具备:内齿轮;外齿轮(12),与内齿轮啮合;起振体(10A),使外齿轮挠曲变形;及起振体轴承,配置于起振体与外齿轮之间,该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构成为,起振体轴承具有滚动体及外圈,外齿轮的最小内周长度大于所述外圈的最大外周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55583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810695903.4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齿轮的过度磨损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本发明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具备:起振体;外齿轮,被起振体挠曲变形;第1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及第2内齿轮,在轴向上与第1内齿轮并排配置且与外齿轮啮合。外齿轮具有:第1外齿部,与第1内齿轮啮合;及第2外齿部,与第2内齿轮啮合。第1外齿部的齿顶具有:第1最外径部,外径最大;第1外侧减少部,外径随着从第1最外径部朝向轴向外侧减小;及第1内侧减少部,外径随着从第1最外径部朝向轴向内侧减小。第2外齿部的齿顶具有:第2最外径部,外径最大;第2外侧减少部,外径随着从第2最外径部朝向轴向外侧减小;及第2内侧减少部,外径从第2最外径部朝向轴向内侧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00578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811542839.2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齿轮的过度磨损的挠曲啮合式齿轮装置。该装置具备:起振体;外齿轮,被起振体挠曲变形;第1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及第2内齿轮,在轴向上与第1内齿轮并排配置且与外齿轮啮合。外齿轮具有:第1外齿部,与第1内齿轮啮合;及第2外齿部,与第2内齿轮啮合。第1外齿部具有:第1外齿最厚部,齿厚最大;第1外侧齿厚减小部,齿厚随着从第1外齿最厚部朝向轴向外侧减小;及第1内侧齿厚减小部,齿厚随着从第1外齿最厚部朝向轴向内侧减小,第2外齿部具有:第2外齿最厚部,齿厚最大;第2外侧齿厚减小部,齿厚随着从第2外齿最厚部朝向轴向外侧减小;及第2内侧齿厚减小部,齿厚随着从第2外齿最厚部朝向轴向内侧减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