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1079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658152.5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源涵养林的造林整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选定的华北地区的水源涵养林区进行初步调查;(2)对水源涵养林区进行林地清理;(3)在水源涵养林区内,沿等高线以小水平条整地与鱼鳞坑整地的交替形式进行整地。本发明通过对林区选择性指标进行调查,采用小水平条整地与鱼鳞坑整地交替的方式进行造林整地,既可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入渗性能,蓄水保土;又能适合各种地形条件,且破土面小,投资少,长远来看可以改变土壤水分分布的差异性,促进植被个体间的竞争淘汰机制,维持林地稳定性和长效性,达到蓄水保土,净化水质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004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8262.X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水梯度控制装置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样地划分为第一区域样地、第二区域样地、第三区域样地和第四区域样地;在第一区域样地、第二区域样地、第三区域样地和第四区域样地的边缘位置挖设第一预设深度的土沟,在第一区域样地、第二区域样地、第三区域样地和第四区域样地的顶点位置挖设第二预设深度的土沟,第二预设深度大于第一预设深度;在各个区域样地之间的土沟的中间位置布设隔水挡板,以防止各个区域样地之间的水分交换;在第二预设深度的土沟的对应位置布设钢管;按照预设的规则在各个区域样地对应的钢管上布设挡板,以使各个区域样地形成不同的降水量。本发明实施例成本低,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12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98526.1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侵蚀和森林水文学技术领域,公开了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包括:隔离边墙、集水槽、挡墙及收集装置;所述隔离边墙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上,所述集水槽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设置,所述挡墙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所述表层导流管对应于所述集水槽设置,所述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均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挡墙内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能够对土壤壤中流分层观测,能够很好的验证水量平衡方程,实现对坡面水量过程全面的观测;具有结构简单、观测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82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97810.7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侵蚀和森林水文学技术领域,公开了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包括:隔离边墙、集水槽、挡墙及计量装置;所述隔离边墙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上,所述集水槽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设置,所述挡墙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所述表层导流管对应于所述集水槽设置,所述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均与所述计量装置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挡墙内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均与计量装置连通,能够实时监测壤中流流量的动态变化,实现壤中流流量信息的分层与采集;具有结构简单、观测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7579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92573.5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 A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造林领域,公开了一种土石山区低干扰人工造林整地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对选定的土石山区造林地进行初步调查:包括调查造林地地形条件、确定造林地的规格与造林面积、人工林密度与配置,调查造林地内灌木、杂草、伐根的生长状况;对所述造林地造林整地前进行林地清理:包括对不同生长状态的伐根进行局部挖除和改造、对不同生长状态和坡地不同位置的灌木、杂草进行割除或保留;对清理后的土石山区造林地进行与该造林地的坡面方向相反的小角度反坡造穴。本发明能够降低对造林地干扰程度,减轻整地对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并如何减少穴内土壤水分蒸发。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42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210506301.2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草本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和方法,该测量草本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包括上下开口的薄壁桶(1)、薄壁桶底座(2)和集雨槽(5);所述薄壁桶底座(2)具有与所述薄壁桶(1)下边缘适配的卡槽;所述薄壁桶底座(2)的底部开有多个通孔,所述集雨槽(5)为上下开口的漏斗结构,所述薄壁桶(1)置于所述薄壁桶底座(2)上,所述薄壁桶底座(2)置于所述集雨槽(5)上。本发明适用于野外长期观测自然状态草本层对自然降雨的截留过程,既不破坏草本层原生状态,又能方便测量和记录草本层在自然降雨状态下的降雨截留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94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17067.0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生态过滤带的植被密度的不同,在生态过滤带选取若干个样地,样地的植被密度呈梯度变化;在每块样地内布设若干取样点;检测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根据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计算各个样地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根据各个样地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各个样地对应的生态过滤带的植被密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防护密度与水质的关系模型,根据防护密度与水质的关系模型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本发明能够合理的且定量的确定最优的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更好地实现水质净化,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360453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00416.1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科学造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护林水平配置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决定植被类型配置的指标;S2:对所述指标的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值域在[0,1]或[-1,1]之间;S3:将所述指标作为输入节点,植被类型作为输出节点,确定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和输出层;S4:确定BP神经网络模型的网络结构;S5:根据所确定的网络结构,输入所述指标的归一化数值,输出植被类型的数值,确定防护林的水平配置。本发明以“近自然林业”为理论基础,以BP神经网络算法为工具,以林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为源数据对防护林林种配置进行研究,能使防护林的林种符合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达到防护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1936025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47137.8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数据的防护林退化程度分析方法,其利用多光谱无人机采集样地防护林的多光谱图像,通过计算样地防护林的多光谱图像中各个局部区域的光谱反射率、植被指数和纹理指数来构建多光谱图像的多源特征矩阵,进而,通过对多光谱图像的多源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和交互融合处理,以全面获取样地防护林植被状态的综合表征信息,并据此实现对样地防护林退化率的智能解码估计,根据所述样地防护林的退化率,构建风险退化区域,以对所述风险退化区域进行精准管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防护林退化程度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更为科学和精确的决策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