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规格钛钢层状复合板的搅拌摩擦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451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74122.1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规格钛钢层状复合板的搅拌摩擦焊方法。首先采用爆炸轧制复合工艺制备钛钢复合板,钢厚度大于钛板厚度。焊接前,根据复合板的尺寸选择热输入量,计算出轴间压力及压下量、搅拌头旋转速度和焊接速度。焊接时,复合板薄层材料(钛板)在上,复合板同种材料彼此对接。将热输入量控制在9~20kJ/mm,搅拌头旋转速度为300~500r/min,焊接速度为40~60mm/min,搅拌头轴间下压量为0.1~0.2mm,小于钛层厚度。该发明方法与传统材料熔化焊相比,避免了缩孔、夹杂、裂纹等一系列焊接缺陷,减少Fe-Ti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获得了外表美观、飞边毛刺缺陷少、尺寸精度高、质量好的焊接接头,实现了薄规格钛钢层状复合板的有效连接。

    一种含亚稳奥氏体相的高强钢回弹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312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03925.8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强钢回弹测定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观组织包含亚稳奥氏体相的高强钢回弹测定方法。所述方法首先确定高强钢在弯曲成形时没有断裂,然后通过多组材料实验测定材料的实验基础数据,最后综合材料的实验基础数据,精确计算得到高强钢的回弹角;根据材料的基础数据及成形预设角度精确计算回弹角,能够满足高强钢零件的成形需求。本发明的含亚稳奥氏体相的高强钢回弹测定方法,测试速度快、结果直观可靠,并适用于含亚稳奥氏体的高强钢。所选用的数据:高强钢的弯曲角、弯曲半径、钢的厚度和高强钢中亚稳奥氏体相的体积分数测定方法简便,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由高强钢的本身性质决定;本发明的方法中模型简单,得到的结果直观可靠。

    一种桁架式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087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331766.0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桁架式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机床自动加工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桁架式机器人、上料料盘、下料料盘和数控车床,上料料盘和下料料盘位于两个数控机床之间,桁架式机器人在上料料盘、下料料盘和数控机床之间进行工件传送。桁架式机器人采用四自由度结构,包括行走移动单元、旋转单元、抓取单元、控制单元,上料料盘用于批量放置待加工的球笼工件,下料料盘采用框架式结构,由驱动电机根据加工来料情况将工件输送至成品集中放置区;数控车床包括主轴箱、卡盘、进给机构、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简易的四自由度设计和上下料流程控制,能够实现上料料盘的自由摆放以及球笼单工序加工与双工序加工的灵活切换。

    一种棒磨机钢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3724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305661.5

    申请日:2014-06-30

    Abstract: 一种棒磨机钢棒的制备方法,该发明属于耐磨材料领域。该棒磨机钢棒的成分质量百分数为:C:0.6-0.85%,Si:0.17-0.37%,Mn:0.7-1.2%,P:≤0.035%,S:≤0.035%,Cr:≤0.6%,Nb:0.01-0.02%。磨棒的制备工艺为:冶炼、圆坯连续铸造、TMCP工艺轧制成直径φ50-120mm、定尺为2m-7m的圆钢,利用轧后余热直接在水中淬火5-10min,再低温回火。该工艺可以获得具有梯度硬度,表面硬度达到HRC60,心部硬度为HB200的磨棒,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心部韧性较高,硬度和韧性匹配良好的钢棒。本发明工艺简单,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可实现实际工业生产应用。

    一种碳硅锰系热轧Q&P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624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154249.4

    申请日:2011-06-09

    Abstract: 一种碳硅锰系热轧Q&P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领域。材料成分为C:1.5-2.5%,Si:1.3-1.8%,Mn:1.3-2.0%,S≤0.01%,P≤0.01%,余量为Fe。经过冶炼,锻造成钢坯;热轧工艺分为两种:一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空冷至Ar1至Ar3之间温度;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二是将钢坯加热到1150±50℃,保温1小时后进行粗轧和精轧,终轧温度为Ar3以上30-50℃;随后水冷至Ms点以下30-100℃并在此温度下模拟卷曲,保温20-60min,空冷至室温。热轧Q&P钢不需要冷轧及冷轧后的热处理工序,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通过本发明得到的热轧Q&P钢,抗拉强度为760-1340MPa,延伸率为12-30%,室温下可获得5.3-10%的残余奥氏体。

    一种经亚温退火处理的含钒超深冲双相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7492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110439097.2

    申请日:2011-12-23

    Abstract: 一种经亚温退火处理的含钒超深冲双相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具体工艺为钢板经过常规热轧与冷轧后,进入箱式电阻炉缓慢加热到750~800℃,保温4~8小时后随炉冷却,然后再进行连续退火,快速加热到800~850℃保温80~120s后,先缓冷到700℃,再快冷到250~300℃保温100~300s进行过时效,最后快冷到室温。通过亚温退火改善了碳化物的形貌和分布,使得碳在渗碳体中充分富集,减弱了马氏体相对于再结晶织构的不利影响,有效的提高了双相钢的深冲性能。高强超深冲双相钢最终性能满足抗拉强度在500-700MPa,延伸率≥28%(A50标距),r值在1.2~1.8。可部分实现汽车内板与外板以及冲压性能要求较高的覆盖件生产。

    一种汽车厢体用热轧酸洗高强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87272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210262701.3

    申请日:2012-07-26

    Abstract: 一种汽车厢体用热轧酸洗高强钢的制备方法,主要成分(wt%)有C:0.07%~0.1%;Si≤0.05%;Mn:1.5%~1.9%;P:≤0.015%;S≤0.01%;N:≤0.005%;Mo:0.1%~0.2%;Nb:0.04%~0.06%;Ti:0.15%~0.2%;Al:0.02%~0.04%;B:0.001%~0.004%;Ca:0.002%~0.01%;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Ti/B:≥35,碳当量Ceq≤0.45%。本发明成分简单,生产工艺简单,热轧后无需回火或调质处理,表面质量好,强韧性、焊接性与冷成型性优良,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