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进RRT算法的机器人实时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512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10531.X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RRT算法的机器人实时路径规划方法:步骤1:根据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将整个环境进行分区,确定需要路径规划的区域;步骤2:针对当前需要路径规划的所有区域进行静态路径规划,确定包含节点的随机树及初始运动路径;步骤3:机器人每运动到一个节点均以该节点为中心确定一定范围内是否由于障碍物的影响导致机器人不能通过,若不能通过,则发送指令控制机器人等待,直至存在能够通过的路径,转步骤4;步骤4:在步骤3确定的一定范围内,以机器人运动到的当前节点为局部路径起始点,根据步骤2的随机树实时规划局部路径起始点及其附近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新的运动路径;步骤5:判断是否抵达终点,若抵达终点则终止循环,否则,返回步骤3。

    基于代理模型的机电伺服系统多学科联仿与设计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296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810986766.X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机电伺服系统多学科联仿与设计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机电伺服系统动态特性指标要求,依据需求与预期将指标归入联合仿真与设计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2)建立负载对象模型、电机模型、传动机构模型和控制驱动器模型,形成机电伺服系统的高精度的动态特性仿真模型;(3)从上述模型中选择依然不确定或感兴趣的参数为动态特性性能优化的设计变量,给定设计空间,构建机电伺服系统动态特性的代理模型;(4)对代理模型展开设计空间搜索,直至获得满足动态性能指标要求的最优解。本发明解决了系统层级机电伺服系统动态特性仿真模型无法准确表征关键参数非线性的问题。

    一种基于规律行走步态学习的助力外骨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2345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140395.X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一种基于规律行走步态学习的助力外骨骼装置,在该装置未学习人体规律运动步态或人体处于不规律运动状态时,该装置进行被动助力;当该装置学习了人体规律运动步态后,将该规律运动信息和人与助力外骨骼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进行融合,得出混合运动指令,带动人体下肢运动,实现主动助力,使得人体可充分减小运动下肢的出力。当人不主动运动时,该装置仍能按照之前学习的规律运动完全带动人体运动,达到更高效的助力效果。本发明装置能够为人体规律运动(如匀速的行走,奔跑,上下楼梯和上下坡运动等)进行主动助力,可适用于长时背负重物行走人群,或长时行走易疲乏的体弱者应用。

    一种轻质灵巧型膝关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231849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81903.0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灵巧型膝关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包括肩带、腰带、控制器、电源、髋部柔性绑带、腿部结构和膝关节驱动单元,所述腿部结构包括外侧支撑结构、内侧支撑结构、大腿后侧护具、小腿后侧护具、以及腿部绑缚。本发明融合了“膝关节直驱、腿部双侧支撑、大小腿外形调整结构、大小腿内侧柔性变形结构”的机械结构方案,以及“肩部绑缚+腰部绑缚+髋部柔性绑带+腿部柔性绑缚”的绑缚方案,从机械结构和绑缚两方面改善人机匹配性和力矩传递的有效性,能够较好的解决人机匹配性,降低力矩传递过程中不期望力产生,增加人机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提高穿戴舒适性、稳定性和助力效率的效果。

    一种机电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2205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710718771.8

    申请日:2017-08-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电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机电伺服技术领域,所述作动器包括第一电机组件、第二电机组件、第一作动杆及第二作动杆,所述第一作动杆通过所述第一电机组件驱动,所述第二作动杆通过所述第二电机组件驱动,所述第一作动杆为空心结构,在所述第一电机组件和/或所述第二电机组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一作动杆与第二作动杆相对运动,且所述第二作动杆部分在所述第一作动杆的空腔内运动。该作动器可实现双余度控制,即可设置正常工作模式和备份工作模式,并根据具体故障问题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相比液压伺服系统和机电静压伺服系统,具备更加灵活可靠的余度管理模式,避免了由于滚柱或滚珠丝杠卡死导致的故障问题。

    一种适用于可移动外转子电机的双闭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88009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719987.6

    申请日:2017-08-21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可移动外转子电机的双闭环结构,涉及机电作动器领域;包括电机轴、制动器转子、导向键、制动器定子、制动器定子安装座、轴承端盖、旋转变压器定子、旋转变压器转子和角接触球轴承;旋转变压器转子包裹在电机轴的输出端的外壁;旋转变压器定子包裹在旋转变压器转子的外壁上;轴承端盖固定安装在旋转变压器定子的外壁;角接触球轴承固定安装在电机轴的外壁;制动器转子固定安装在角接触球轴承的一端;制动器定子固定安装在制动器转子的外壁;制动器定子安装座套装在制动器定子的外壁;导向键固定安装在制动器定子安装座的外壁;本发明用于实现制动器和旋转变压器的安装,同时可承受双向轴向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