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982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82378.3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发电机失磁识别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燃气发电机失磁识别方法包括:采集燃气发电机在设定时段内的测量阻抗轨迹;根据测量阻抗轨迹确定当前特征向量;根据当前特征向量,基于判别模型,确定燃气发电机是否失磁;判别模型为预先采用训练样本集,基于融合混沌对立、自适应t分布和分组维度学习的海洋捕食者算法,对多核孪生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得到的。考虑燃气发电机测量阻抗的动态过程,并采用融合混沌对立、自适应t分布和分组维度学习的海洋捕食者算法,对多核孪生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提高了判别模型对失磁识别的准确率及效率,进而能够同时满足失磁保护动作的速动性及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817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512983.2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发电系统及其S‑CO2循环系统,燃煤发电系统的S‑CO2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组和透平机组;其中,透平机组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级加热器、前级透平机、末级加热器和末级透平机,压缩机组中的至少一个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分流管道与透平机组连通,且分流管道与透平机组的连通位置位于前级透平机的吸气口的下游;分流管道上设置有辅助回热器和辅助加热器,且辅助回热器位于辅助加热器的上游。上述燃煤发电系统的S‑CO2循环系统中,减少了进入前级加热器的气体的质量流量,有效降低了锅炉阻力,减小了锅炉压降;还使得循环效率显著高于再压缩循环,在燃烧相同煤量条件下,实现了更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80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810809141.6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复合绝缘子人工均匀电晕加速老化试验的多针板电极。该多针板电极的上电极为多针电极,下电极为板电极;上下电极由两块亚克力玻璃板作支架,亚克力玻璃板四角开孔,使用4套绝缘螺栓和绝缘螺母支撑;多针电极之间使用铝箔纸连接并固定在亚克力玻璃板上,板电极由固定螺栓固定在另一块亚克力玻璃板上;上下电极放电间隙距离可使用绝缘螺栓和绝缘螺母进行调整;板电极上可直接放置试样;布置两组多针板电极,两组电极间隔80mm。所述多针板电极,可在任何电压形式下进行试验。既能够保证人工电晕加速老化试验结果的均匀性,又可减少试验时长,提升老化效率,提高复合绝缘子老化程度的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62754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10586768.2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2D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节能领域的一种电站机炉一体化冷端综合优化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汽轮机、主省煤器,主烟道,旁路烟道,汇合烟道,主空气预热器,烟水换热器,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烟气-空气加热器以及抽汽冷凝式空气预热器。采用抽汽冷凝式空气预热器多级串联布置,依次抽取部分汽轮机排汽及相应低压级抽汽,逐级预热冷空气;设置第一、二、三级烟水换热器用于加热给水和凝结水,替代汽轮机的较高压力的抽汽。由此,机炉一体化冷端综合优化系统通过高效余热利用,以及利用低压抽汽加热空气节省用于回热的高压抽汽,从而显著增加机组出功、实现燃煤发电机组的深度节能降耗;并减轻余热利用受热面低温腐蚀问题,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214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64791.7
申请日:2013-05-0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02 , Y02E20/14 , Y02P80/15
Abstract: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烟气冷凝热回收热电联供系统,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系统包括蒸发器(1)、冷凝器(4)等;蒸发器(1)与烟气冷凝换热器(6)装于锅炉尾部烟道内。本发明用于阶梯回收锅炉排烟显热及潜热,实现排烟余热梯级深度利用;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吸收利用烟气中较高品位显热输出电能;利用冷水吸收烟气中较低品位显热及水蒸气潜热,将烟气温度降至露点以下。同时,有机朗肯循环冷凝温度低于排烟温度,使冷水依次流经冷凝器与烟气冷凝换热器吸热升温,深度利用烟气余热。本发明能够实现有机朗肯循环的热电联供,实现天然气锅炉烟气梯级深度利用,充分回收利用热能;环保;对提高我国化石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工业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649439.2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碳减排量贡献度的计算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计算方法包括:获取输入信息,输入信息包括使用多种能源的多种机组参数信息、时序预测信息和目标调度信息,目标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多种基础调度策略对应的信息和组合调度策略对应的信息,组合调度策略至少包括两种基础调度策略;通过多个目标调度模块生成输出结果;根据输出结果和多种机组参数信息计算各目标调度模块对应的新能源场站碳减排量;基于各目标调度模块对应的新能源场站碳减排量计算各基础调度策略对碳减排量的贡献度。本申请能够计算得到精度较高的碳减排量,且全面考虑了各因素对碳减排量的影响,得到了较为精准的各基础调度策略对碳减排量的贡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05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744916.7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维纳模型的电源组件贮存可靠性评估方法,涉及电子产品贮存退化寿命预测技术领域,通过对电源组件的失效机理分析,得到电源组件的失效原因,再结合电源组件的相应性能退化情况,找到能够测量和表征电源组件寿命特征的性能退化量;根据对电源组件内部高温薄弱环节分析,本着温度尽量高以增大加速因子的原则,确定在试验中的最高温度;确定试验最高温度。本发明可以解决在常规试验的处置方法下,受试产品的试验尚未完成,更新一代已将旧产品淘汰的问题,通过改进试验方法,对试验方案进行有效的配置,采用加速试验的方法在更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受试品的失效数据,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可靠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114446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1314690.7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马跃 , 李信 , 彭柏 , 来骥 , 尚芳剑 , 王艺霏 , 闫忠平 , 张少军 , 王东升 , 娄竞 , 李贤 , 陈重韬 , 刘超 , 孟德 , 常海娇 , 李坚 , 杨峰 , 孙涛 , 杨会峰 , 辛锐 , 吴军英 , 魏勇 , 高丽芳 , 王伟 , 张浩海 , 韩大为 , 李卫华 , 周巍 , 田文锋 , 王瑶 , 孙晓艳 , 曾鹏飞 , 杨智豪 , 李建彬 , 任羽圻 , 田建彤 , 李坤昌 , 闫靖晨
IPC: G06F18/23213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用户信息标签化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一用户的三相电表数据;对该三相电表数据进行聚类得到典型负荷曲线图片;利用预训练的VGG模型对该典型负荷曲线图片进行分类得到该用户的用电特性特征标签,将K‑means聚类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用于电力用户信息标签化,获取电力用户行为画像,实施难度小且样本量大,能够覆盖所有典型用户,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336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55696.9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加热熔盐的储热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锅炉(8)和配设于所述锅炉(8)的熔盐储热系统,所述锅炉(8)的主烟道旁设有支路烟道(11),所述熔盐储热系统的烟气熔盐换热器(7)设于所述支路烟道(11);所述支路烟道(11)设有高温取烟烟道(9)和低温取烟烟道(10),所述高温取烟烟道(9)和低温取烟烟道(10)分别连通所述主烟道烟气温度不同的两个位置,所述支路烟道(11)的出口通过回烟烟道(12)连接至所述主烟道的尾部。该系统不仅提高了熔盐储热系统的温度,提升了储热能量品位;同时通过调节功能有效保证了锅炉及熔盐储热系统的运行安全性、熔盐储热系统运行模式的切换,提升了锅炉运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44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14690.7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马跃 , 李信 , 彭柏 , 来骥 , 尚芳剑 , 王艺霏 , 闫忠平 , 张少军 , 王东升 , 娄竞 , 李贤 , 陈重韬 , 刘超 , 孟德 , 常海娇 , 李坚 , 杨峰 , 孙涛 , 杨会峰 , 辛锐 , 吴军英 , 魏勇 , 高丽芳 , 王伟 , 张浩海 , 韩大为 , 李卫华 , 周巍 , 田文锋 , 王瑶 , 孙晓艳 , 曾鹏飞 , 杨智豪 , 李建彬 , 任羽圻 , 田建彤 , 李坤昌 , 闫靖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用户信息标签化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一用户的三相电表数据;对该三相电表数据进行聚类得到典型负荷曲线图片;利用预训练的VGG模型对该典型负荷曲线图片进行分类得到该用户的用电特性特征标签,将K-means聚类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用于电力用户信息标签化,获取电力用户行为画像,实施难度小且样本量大,能够覆盖所有典型用户,准确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