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工质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48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33105.8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李华玉

    Inventor: 李鸿瑞 李华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单工质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属于热力学与热动技术领域。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蒸汽通道经回热器与热源热交换器连通,压缩机有蒸汽通道经回热器与热源热交换器连通,第二压缩机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蒸汽通道分成两路——第一路与膨胀机连通和第二路经第二膨胀机、回热器与第二压缩机连通,膨胀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与压缩机连通和第二路与冷凝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第二膨胀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单工质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

    一种涡流发生器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能量转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222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26965.1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涡流发生器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能量转换系统,该涡流发生器包括筒体、两个封头和多个涡流管,筒体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具有高温流体出口和低温流体出口,且筒体的侧壁上具有流体进口。通过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涡流发生器和第二回热器耦合到整个能量转换系统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压缩空气流经涡流发生器,压缩空气的压力势能被转化为高温能源和低温能源,分别用于sCO2能量转换系统的预热和预冷,有助于提高系统sCO2工作介质的热端温度、降低系统sCO2工作介质的冷端温度,从而实现压缩空气能量的高效利用,提升sCO2能量转换系统的效率。

    采用梯级利用和增压提质技术回收汽轮机乏汽的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7740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386006.2

    申请日:2020-05-09

    Inventor: 祖士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采用梯级利用和增压提质技术回收汽轮机乏汽的回收系统,具备两个升温单元,第一升温单元包括:蒸汽压缩机,将来自主汽轮机的主汽轮机乏汽升压至第一压力,第一加热器,利用由蒸汽压缩机升压后的乏汽对加热对象进行第一升温使其达到第一温度;蒸汽压缩机为离心式压缩机,具有多个压缩级。第二升温单元包括:拖动汽轮机,利用高品质驱动蒸汽提供动能,拖动压缩机旋转,拖动汽轮机的排汽进入第二加热器,对加热对象进行第二升温使其达到第二温度。系统降低汽轮机机组冷源损失,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运行调节灵活性高,能够有效提高乏汽利用率,COP高达2.2以上。

    一种基于LNG-PEMFC-压缩空气储能-低温动力循环的综合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827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89474.9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NG‑PEMFC‑压缩空气储能‑低温动力循环的综合发电系统,包括有PEMFC系统、LNG冷能利用系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和多个低温动力循环。本发明采用多个低温动力循环充分吸收LNG冷能,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对环境的冷污染。本发明采用多个低温动力循环充分吸收压缩空气过程中的热能、燃料电池的余热和重整器的余热,完成了余热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采用ORC循环发电将其转化成电能,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本发明利用后燃室燃烧后的烟气将天然气和水进行了预热,利用了烟气的热能,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和发电效率。本发明利用释放冷能之后的天然气作为供给重整器的燃料,形成了天然气的闭式循环,减少了供给燃料的工作量和设备成本。

    一种基于热电厂机炉余热的热电厂热水加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80091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547440.4

    申请日:20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电厂机炉余热的热电厂热水加热管理系统,包括热力设备机构、冷凝回收机构以及余热回收机构,所述热力设备机构用于生产蒸气以及将蒸气动能转化为电能,所述冷凝回收机构用于实现对蒸气冷凝水的收集,所述余热回收机构用于将蒸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所述热力设备机构包括锅炉和汽轮机,所述冷凝回收机构包括冷却罐,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保温罐和换热器,本发明通过余热回收机构以及冷凝回收机构的设置,可对汽轮机排气口排出的蒸气的热量进行有效的回收,同时将回收的热量为锅炉补水升温,从而实现热量的再利用,且能够将汽轮机排气口排出的蒸气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回收废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589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90526.8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及方法,具体为回收废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热源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活塞膨胀直线发电机余热发电系统和二氧化碳预冷器;所述热源系统的工质侧出口连接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工质输入端;热源系统的工质侧入口连接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工质输出端;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工质循环回路上连接二氧化碳预冷器;所述的活塞膨胀直线发电机余热发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单级活塞膨胀-直线发电机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本发明采用若干级活塞膨胀-直线发电机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形成梯级余热回收,使整个系统兼具高效、廉价、工作范围广的优点。

    一种循环发电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70034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611246394.4

    申请日:2016-12-29

    Inventor: 杨晨滈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发电装置,包括锅炉、透平机、压气机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有发电机的汽轮机一,锅炉内设置有两端延伸到锅炉外部的换热管,换热管的一端作为进入端,另一端作为排出端,换热管的排出端与汽轮机一的介质输入端形成连通,从换热管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工质进入汽轮机一中驱动汽轮机一带动发电机工作;汽轮机一的介质排出端与透平机的介质输入端形成连通,透平机的介质排出端与压气机的介质输入端形成连通,压气机的介质排出端与换热管的进入端形成连通,透平机中泄压后的气体从介质排出端进入压气机中做功后从换热管的进入端回流到换热管中进行循环。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设备投入少且便于安装、维护、移动的优势。

    采用有机朗肯循环的排放临界增压冷却

    公开(公告)号:CN10323796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38724.X

    申请日:2011-08-0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包括朗肯动力循环冷却子系统的系统,该朗肯动力循环冷却子系统提供对内燃机进气口上游的输入增压流的排放临界增压冷却,该输入增压流包括废气再循环(EGR)源和增压空气源中的至少一个。该系统包括:锅炉,该锅炉流体连接到所述输入增压流,并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输入增压流的热传送到所述朗肯动力循环子系统的工作流体并使所述工作流体蒸发;能量转换装置,该能量转换装置流体连接到所述锅炉,并被配置为接收蒸发的工作流体并转换所传送的热能;冷凝器,该冷凝器流体连接到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工作流体,其中,从所述工作流体转换能量;泵,该泵具有流体连接到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的入口以及流体连接到所述锅炉的入口的出口,所述泵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冷凝器的流体移送至所述锅炉;调节器,该调节器调节所述朗肯动力循环子系统的至少一个参数,以改变离开所述锅炉的所述输入增压流的温度;以及传感器,该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所述蒸发的输入增压流的温度特性。该系统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确定所述输入增压流的足以满足或超过预定目标排放的目标温度,并使得所述调节器调节朗肯动力循环的至少一个参数以达到预定目标排放。

    采用有机朗肯循环的排放临界增压冷却

    公开(公告)号:CN10323796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180038724.X

    申请日:2011-08-0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包括朗肯动力循环冷却子系统的系统,该朗肯动力循环冷却子系统提供对内燃机进气口上游的输入增压流的排放临界增压冷却,该输入增压流包括废气再循环(EGR)源和增压空气源中的至少一个。该系统包括:锅炉,该锅炉流体连接到所述输入增压流,并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输入增压流的热传送到所述朗肯动力循环子系统的工作流体并使所述工作流体蒸发;能量转换装置,该能量转换装置流体连接到所述锅炉,并被配置为接收蒸发的工作流体并转换所传送的热能;冷凝器,该冷凝器流体连接到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工作流体,其中,从所述工作流体转换能量;泵,该泵具有流体连接到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的入口以及流体连接到所述锅炉的入口的出口,所述泵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冷凝器的流体移送至所述锅炉;调节器,该调节器调节所述朗肯动力循环子系统的至少一个参数,以改变离开所述锅炉的所述输入增压流的温度;以及传感器,该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所述蒸发的输入增压流的温度特性。该系统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确定所述输入增压流的足以满足或超过预定目标排放的目标温度,并使得所述调节器调节朗肯动力循环的至少一个参数以达到预定目标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