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04913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83088.4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496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公开了川芎嗪衍生物(2,5-二羟甲基-3,6-二甲基吡嗪)在制备抗恶性黑色素瘤药物中的应用,该川芎嗪衍生物的化学名为2,5-二羟甲基-3,6-二甲基吡嗪,其分子式为C8H12N2O2。本发明研究发现该川芎嗪衍生物能抑制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等,其可用于制备抗恶性黑色素瘤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615994A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200410064784.0
申请日:2004-09-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取当归二氧化碳超临界流水萃取物;(2)把当归药渣与黄芪、玄参、金银花、石斛、甘草合并进行乙醇提取得醇提液;(3)将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离心、水洗沉淀,弃去沉淀,上清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上柱或循环上样,用乙醇洗脱得洗脱液;(4)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后粉碎成干浸膏粉末;(5)再将(1)、(4)两个组分合并,即得中药组合物。该制法的优点是:克服了原工艺水提醇沉难以保留当归挥发性成分的缺陷;采用大孔树脂分离较好地富集了主要活性成分,提高了疗效,减少了服用量,中间提取物的溶解性好,吸湿性小,便于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201418859Y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20041878.4
申请日:2009-03-2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H3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除味器,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本体(1)的内部设有带孔的隔板(2),并在隔板(2)上放置有浸过甘油的纱布(3),在隔板(2)垂直上方设有带孔的隔板(4),并在隔板(4)上放置有活性炭(5),在本体(1)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开有小孔(6),在本体(1)顶部还设有与本体(1)相配套的盖子(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艾灸除味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临床使用时可以有效地减少艾灸时所产生的烟雾与气味,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为医生提供舒心的工作环境,而且能够起到环保的作用,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