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52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42548.7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V20/58 , G06V10/774 , G06V10/76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YOLOv8的小目标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目标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接收交通标志图像数据集,提取其中出现频率次数最高的42类交通标志图像,并采用数据增强,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验证集;以YOLOv8作为基准网络,构建交通标志检测模型,所述交通标志检测模型在YOLOv8模型的主干网络中引入CDED下采样模块;在YOLOv8模型的主干网络最后引入DPLK大核卷积注意力模块;在YOLOv8模型的颈部部分引入CARAFE上采样模块;将数据集的训练集输入到交通标志检测模型中,得到训练后的交通标志检测模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检测精度较高,有效提高了模型的检测效果、鲁棒性和泛化性能,为智能交通领域的交通标志检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9010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261971.5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25J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被动小车的六索并联驱动悬吊机器人,属于并联机器人领域;一种带有被动小车的六索并联驱动悬吊机器人包括三个能够组成三角形框架的框架导轨,三角形框架内设置有动平台;每个所述框架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一个被动小车,每个被动小车的两侧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滑轮,每个滑轮的下方对应设置有一个万向导轮;每个被动小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机卷筒,每个电机卷筒上卷绕有绳索,每个绳索依次经过对应被动小车一侧的滑轮,以及滑轮下方的万向导轮,并与动平台固定连接;在动平台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被动小车大幅度减少了绳索方向的变化,从而使得大部分的绳索张力用来驱动机器人动平台的运动,增加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901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61971.5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25J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被动小车的六索并联驱动悬吊机器人,属于并联机器人领域;一种带有被动小车的六索并联驱动悬吊机器人包括三个能够组成三角形框架的框架导轨,三角形框架内设置有动平台;每个所述框架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一个被动小车,每个被动小车的两侧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滑轮,每个滑轮的下方对应设置有一个万向导轮;每个被动小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机卷筒,每个电机卷筒上卷绕有绳索,每个绳索依次经过对应被动小车一侧的滑轮,以及滑轮下方的万向导轮,并与动平台固定连接;在动平台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被动小车大幅度减少了绳索方向的变化,从而使得大部分的绳索张力用来驱动机器人动平台的运动,增加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869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35024.4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激振动风力发电机的运动转换装置,包括设于外壳内的摆杆、三叶状圆盘卡槽、三叶状圆盘、外壳、传动齿轮卡槽、传动轴、发电机、传动齿轮,推力球轴承和盖板,三叶状圆盘的下端与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嵌入到柱台;三叶状圆盘的周边设有轮齿,轮齿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轴的一端与传动齿轮连接,另一端与发电机连接;三叶状圆盘设于三叶状圆盘卡槽内,三叶状圆盘卡槽固定于外壳上;传动齿轮设于传动齿轮卡槽内,传动齿轮卡槽的上端与盖板固定连接;摆杆的下端与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摆杆的上端与涡激振动装置连接,涡激振动装置与受风体连接。本发明能实现将各方向的风能转化为电能,收集电能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560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0555442.1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绳索驱动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属于并联机器人技术领域;一种绳索驱动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包括定位板,定位板的下端中心位置万向连接有球关节,球关节上固定有传动连杆,传动连杆的下端固定有夹爪固定平台,夹爪固定平台的下端固定有两个软体夹爪;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六个能够收放的绳索,其中四个绳索穿过定位板并分别与夹爪固定平台的四个边角固定;另外两个绳索穿过定位板和夹爪固定平台,再分别贯穿两个软体夹爪,并与软体夹爪的末端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17148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934947.4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9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驱动式盲文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框架、探针、复位弹簧、隔磁线圈、电磁线圈、磁铁、套筒、延长柱、封盖和柱头螺丝,所述上框架位于最外侧,探针位于装置顶端中间,复位弹簧位于探针上方,套筒位于封盖上方,隔磁线圈和电磁线圈位于套筒外侧,磁铁和延长柱位于套筒内侧,所述延长柱位于探针下方,并与磁铁连接,随磁铁在套筒内部左右移动。本发明装置通过延长柱斜面与探针斜面相配合,延长柱的横向位移被转化为探针的纵向位移,使盲文点克服重力并弹起,设计精巧且结构稳定性强;锁止力大、能耗低、重量轻,符合盲人阅读习惯,便于盲文显示装置的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817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85558.4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62D57/028 , B62D5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动软体轮腿机构,属于机器人领域;气动软体轮腿机构包括固定在机体上端的气泵和气阀二,气泵与气阀二之间通过输气管一连接并导通;气阀二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中空的转轴,转轴的一端垂直安装有中空的辐条,转轴分别与气阀二以及辐条连通;转轴的一端连接有柔性腔体,并相互导通;柔性腔体的下端安装有带有单向轴承的小轮二;所述气泵对柔性腔体充气,并能够使柔性腔体的上下两端贴合形成整圆;通过柔性腔体在充气及放气状态下的形变即可实现腿模式和轮模式之间的转换,转换方法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48963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357849.5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的辐条轮机构,涉及轮腿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气管。本发明通过启动气泵分别对辐条组件进行充气或抽气,能够控制变形轮在轮式模式和腿式模式之间灵活转换,提高了机器人的地形适应能力,而且通过设置的柔性的变形轮、辐条组件等,还能够很好的避免机器人在平地运动时产生振荡,且通过设置的第一气阀、第二气阀、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还能够分别对风板进行吹气,从而使得机体进行正向或反向运动,同时腿式运动、轮式运动和模式转换由同一个气泵驱动,还精简了驱动机构,降低了机构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476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63416.9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刚度可变的足端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腿式机器人的足端刚度不可调节导致其对不同地形的适应性差,降低了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等问题,其包括:机器人小腿部,所述机器人小腿部末端与弹性足端连接,且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动力机,所述动力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机构与刚性结构连接,动力机能够通过连接机构带动刚性结构靠近或远离所述弹性足端。本发明可以实现对足端刚度的调节,有利于调整足端与不同粗糙和坚硬程度的地形间的冲击力和接触面积,从而提升腿式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81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08165.3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可滑行的四足机器人,包括前机体、后机体以及分布在前机体和后机体两侧的四条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体和所述后机体通过腰关节转动连接,所述盆骨的上端与所述前机体和所述后机体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处为横滚髋关节,所述大腿的上端与所述盆骨的下端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处为俯仰髋关节,所述小腿的上端与所述大腿的下端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处为膝关节,所述小腿的上端的侧面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随动轮,所述小腿的下端的侧面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二随动轮,所述小腿下端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所述足端。本发明在不影响机器人腿式运动情况下,实现机器人滑行步态,提高机器人在平整地面,尤其是斜坡向下运动中运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