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酮‑锰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053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7622.4

    申请日:2017-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锰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锰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锰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双黄酮‑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8327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97621.X

    申请日:2017-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钴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FRAP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钴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在测定CH<sub>3</sub>COO<sup>‑</sup>中的应用及其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988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677027.4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测定CH3COO‑的应用和一种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对醋酸根离子(CH3COO‑)的测定方法,属光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1)制作标准曲线:在待测溶液CH3COO‑的浓度范围内配置至少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在这至少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中加入浓度相同的槲皮素溶液,确定荧光强度与CH3COO‑的浓度的定量关系;(2)将槲皮素加入到待测CH3COO‑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配置成与步骤(1)槲皮素浓度相同的溶液,记录溶液的荧光强度;(3)根据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溶液CH3COO‑的浓度。本发明的测定过程具有简单、灵敏、准确等特点。

    脱除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酚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184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150791.1

    申请日:2013-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酚酸的方法,属于天然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将银杏酚酸含量为3500~4500 ppm的银杏叶提取物用乙醇溶液溶解,加入正己烷,在室温下进行洗涤;在洗涤时,加入氯化锌,得到银杏酚酸含量为0ppm的银杏叶提取物。本发明以65%~75%的乙醇溶液为溶剂,以正己烷为洗涤剂,并加入氯化锌,不仅可以降低洗涤次数,而且可以提高银杏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用正己烷洗涤3次即可得到酚酸含量为零的银杏叶提取物,降低洗涤次数,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量和溶剂残留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得产品质量稳定,室温下操作,工艺简单,溶剂和洗涤剂用量少,且可以回收再利用,适合工业化生产。

    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在测定F-中的应用及其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6947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77667.5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测定F-的应用及其一种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对氟离子(F-)的测定方法,属光分析检测技术领域。一种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对F-的测定方法,其步骤如下:(1)制作标准曲线:在待测溶液F-的浓度范围内配置至少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在这至少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中加入浓度相同的槲皮素溶液,确定荧光强度与F-的浓度的定量关系;(2)将槲皮素加入到待测F-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配置成与步骤(1)槲皮素浓度相同的溶液,记录溶液的荧光强度;(3)根据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溶液F-的浓度。本发明的测定过程具有简单、灵敏、准确等特点。

    一种具有光学活性的芦丁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516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394820.X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学活性的芦丁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过硫酸物为引发剂,引发丙烯酸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共聚得到水凝胶,干燥后,将水凝胶浸入到芦丁溶液中,充分溶胀、吸附芦丁,从而得到芦丁水凝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使得芦丁与水凝胶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芦丁水凝胶,实现了芦丁与空气的隔离,解决了芦丁易被氧化的问题。且得到的芦丁水凝胶具备光学活性,可用于光学智能材料制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双黄酮-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83273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097621.X

    申请日:2017-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钴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FRAP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钴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双黄酮‑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05353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7624.3

    申请日:2017-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黄酮类‑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锌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锌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锌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锌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锌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锌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山奈酚与环糊精的复配液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1836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5343.2

    申请日:2016-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02 G01N2021/6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山奈酚与环糊精的复配液及其应用,该复配液为山奈酚与环糊精的二元复配液,其中,山奈酚的浓度为1×10‑5mol•L‑1,环糊精为2‑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与山奈酚的质量浓度比为100~800:1。本发明利用山奈酚与环糊精二元体系复配液作为荧光探针来检测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操作简单,快捷,对铜离子的识别能力强,受其它金属离子干扰小,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大,检测限低。与单独使用山奈酚相比,环糊精能显著增强山奈酚的荧光强度,且山奈酚溶液的荧光强度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山奈酚‑环糊精二元体系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不大,稳定性大大提高。

    山奈酚在测定铜离子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8464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13570.0

    申请日:2016-0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28 G01N2021/64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山奈酚在测定铜离子中的应用,属光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应用是用pH=7.40的CH3OH?PBS缓冲溶液,将山奈酚配成10?5mol·L?1的溶液,加入不同浓度的铜离子,采用荧光光谱测量荧光强度的变化,并绘制荧光强度对铜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求出未知样品中铜离子的浓度。本发明具有简单、灵敏、准确、环保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