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4573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31697.5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G77/388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镁离子的POSS-大黄酸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POSS-大黄酸荧光探针制备方法为:取POSS-NH3Cl粉末溶解在甲醇中,过阴离子树脂柱,得到POSS-NH2的甲醇溶液;再取大黄酸加入到POSS-NH2的甲醇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反应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橘色;用透析袋透析,结束后采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发掉,得到紫色粉末,即为POSS-大黄酸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对镁离子有优异的选择性和灵敏性,环保无毒,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53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1911131869.9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锌离子及组氨酸的POSS‑水杨醛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领域。本发明制备POSS‑水杨醛主要过程为:取POSS‑NH3Cl溶解在甲醇中,过阴离子树脂柱,得到POSS‑NH2的甲醇溶液;再取水杨醛加入到POSS‑NH2的甲醇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反应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黄色;反应结束后采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发掉,得到黄色粉末,即为POSS‑水杨醛。该荧光探针对锌离子和组氨酸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和灵敏性,环保无毒,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84665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610335374.8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异鼠李素与环糊精复配液及其应用,该复配液为异鼠李素与环糊精的二元复配液,其中,异鼠李素的浓度均为1×10‑5mol•L‑1,环糊精为2‑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与异鼠李素的质量浓度比为100~800:1。本发明利用异鼠李素‑环糊精二元体系作为荧光探针来检测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操作简单,快捷,对铜离子的识别能力强,受其它金属离子干扰小,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大,检测限低。与单独使用异鼠李素相比,环糊精能显著增强异鼠李素的荧光强度,异鼠李素溶液的荧光强度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异鼠李素‑环糊精二元体系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不大,稳定性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78466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335374.8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异鼠李素与环糊精复配液及其应用,该复配液为异鼠李素与环糊精的二元复配液,其中,异鼠李素的浓度均为1×10?5mol?L?1,环糊精为2?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与异鼠李素的质量浓度比为100~800:1。本发明利用异鼠李素?环糊精二元体系作为荧光探针来检测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操作简单,快捷,对铜离子的识别能力强,受其它金属离子干扰小,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大,检测限低。与单独使用异鼠李素相比,环糊精能显著增强异鼠李素的荧光强度,异鼠李素溶液的荧光强度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异鼠李素?环糊精二元体系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不大,稳定性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84573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1131697.5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G77/388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镁离子的POSS‑大黄酸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POSS‑大黄酸荧光探针制备方法为:取POSS‑NH3Cl粉末溶解在甲醇中,过阴离子树脂柱,得到POSS‑NH2的甲醇溶液;再取大黄酸加入到POSS‑NH2的甲醇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反应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橘色;用透析袋透析,结束后采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发掉,得到紫色粉末,即为POSS‑大黄酸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对镁离子有优异的选择性和灵敏性,环保无毒,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83273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097621.X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F15/06 , A61K31/555 , A61P35/00 , A61P3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钴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FRAP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钴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36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5343.2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02 , G01N2021/6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山奈酚与环糊精的复配液及其应用,该复配液为山奈酚与环糊精的二元复配液,其中,山奈酚的浓度为1×10‑5mol•L‑1,环糊精为2‑羟丙基‑β‑环糊精,环糊精与山奈酚的质量浓度比为100~800:1。本发明利用山奈酚与环糊精二元体系复配液作为荧光探针来检测水溶液中的铜离子,操作简单,快捷,对铜离子的识别能力强,受其它金属离子干扰小,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大,检测限低。与单独使用山奈酚相比,环糊精能显著增强山奈酚的荧光强度,且山奈酚溶液的荧光强度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山奈酚‑环糊精二元体系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不大,稳定性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78464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13570.0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28 , G01N2021/64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山奈酚在测定铜离子中的应用,属光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应用是用pH=7.40的CH3OH?PBS缓冲溶液,将山奈酚配成10?5mol·L?1的溶液,加入不同浓度的铜离子,采用荧光光谱测量荧光强度的变化,并绘制荧光强度对铜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求出未知样品中铜离子的浓度。本发明具有简单、灵敏、准确、环保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4596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33874.0
申请日:2009-10-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杨木纤维/Al2O3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以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杨木纤维/Al2O3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锥形量热仪研究了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点燃时间等。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无机纳米Al2O3改性后,45s和175s出现的热释放峰值明显减弱,热释放速率明显降低,平均热释放速率下降了38%,热释放速率峰值下降了25%;总释放热下降了38%;点燃时间延长了一倍。杨木纤维/Al2O3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99133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11216129.6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4/08 , C02F1/48 , C02F9/1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传感的快速同时检测、分离Pb2+和Cu2+的方法,包括:1)制备槲皮素包覆磁性Fe3O4纳米颗粒;2)做出△T2‑Pb2+和Cu2+浓度的标准曲线;3)利用槲皮素包覆磁性Fe3O4纳米颗粒(QMNPs)结合Pb2+和Cu2+的性质,测定出△T2,依据△T2‑Pb2+和Cu2+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出Pb2+和Cu2+的浓度;4)在磁场作用下,利用磁性吸附法吸附结合Pb2+和Cu2+的槲皮素包覆磁性Fe3O4纳米颗粒,实现去除Pb2+和Cu2+。本发明是基于QMNPs体系与Pb2+或Cu2+进行配位,在外界磁场作用下发生聚集和沉淀,因此能同时对水中的Pb2+和Cu2+进行检测和去除,可成功地应用于水、尿样品,并且有回收率高,吸附能力强,无潜在的二次污染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