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还原酶重组质粒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9558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096419.1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羧酸还原酶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通过将羧酸还原酶基因和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基因连接到pRSFDuet‑1载体上得到。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包含该重组质粒的重组菌,并进一步利用该重组菌生产羧酸还原酶SrCAR并应用于1,2‑丙二醇生产。本发明实现了生物制备1,2‑丙二醇的高效合成途径,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利用上述羧酸还原酶SrCAR催化葡萄糖产1,2‑丙二醇,在未对大肠杆菌菌株进行基因敲除的情况下,4h得到的1,2‑丙二醇产量是文献报道利用含有羧酸还原酶MavCAR的基因敲除大肠杆菌菌株合成1,2‑丙二醇产量的4‑5倍。

    一种提高霍氏假单胞菌5-羟甲基糠醛氧化能力的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4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86780.5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霍氏假单胞菌5‑羟甲基糠醛氧化能力的培养方法。以有机酸酸解石花菜获得石花菜水解液,顺序添加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调节水解液pH,离心后所得清液为培养基碳源,在此基础上添加少量廉价有机氮源及无机盐,制得石花菜酸解液培养基。该培养基成本低廉,以该培养基培养霍氏假单胞菌,所得细胞氧化5‑羟甲基糠醛的催化能力高于用昂贵碳源和氮源培养基培养的细胞。

    一株恶臭假单胞菌工程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7307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361120.4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T05,已于2021年03月1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227。半乳糖二酸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本发明以果胶生物质所富含的D‑半乳糖醛酸为底物,构建一株高效氧化D‑半乳糖醛酸生产半乳糖二酸的恶臭假单胞菌工程菌,实现了半乳糖二酸的高效合成,其生产能力明显优于已报道的生物催化方法。

    一种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耦合生产2,5-呋喃二甲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240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34868.X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耦合生产2,5-呋喃二甲酸的方法,在漆酶-TEMPO体系中,催化5-羟甲基糠醛转化,得到氧化中间产物,然后调节产物pH值为5.0~6.0,加入假单胞菌属微生物细胞和CaCO3进行催化反应,得到2,5-呋喃二甲酸。本发明的合成方法能显著提高2,5-呋喃二甲酸的产量,且避免了复杂,耗时耗力繁琐的遗传学改造,只需通过简单的催化反应耦合,即可实现HMF催化生产FDCA。本发明能催化转化的底物浓度更高,FDCA的产率更高,不需要昂贵的辅因子。该过程简单可控,克服了遗传工程菌不稳定的问题。

    一株产菊粉酶的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5048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561058.2

    申请日:2016-07-15

    Abstract: 本发明一株产菊粉酶的菌株,其分类命名为草酸青霉(Penicillum oxalicum),菌株号为XL0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355,保藏日期为2016年6月28日。以此青霉菌为发酵菌株,以菊粉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等组成发酵培养基发酵生产菊粉酶。发酵后经检测,该酶同时具有菊粉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酶活最高可达到46.2IU/mL,33.6IU/mL。将菊粉酶添加到60‑120g/L菊粉溶液中发酵法制备D‑乳酸。实验结果表明同步糖化发酵乳酸得率远高于分步糖化发酵,发酵72h,D‑乳酸得率高达97.9‑100%。

    一种L-阿拉伯糖异构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480006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51756.3

    申请日:2016-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阿拉伯糖异构酶,它是通过将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NL01)的L-阿拉伯糖异构酶第279位苯丙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而得到;其中,所述的L-阿拉伯糖异构酶基因araA,其核苷酸序列的GenBank登记号为KX356659。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上述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其表达的F279I对D-半乳糖催化效率高。全细胞催化法反应体系最适反应温度温和,不会带来褐变反应,比野生型L-AI和其他常用的来自嗜热菌和极端嗜热菌的L-AI更有利于D-塔格糖的工业化生产。同时全细胞催化法反应体系成分简单,有较大的工业化生产、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

    一种低聚半乳糖联产L-乳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416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82262.X

    申请日:2015-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聚半乳糖联产L-乳酸的方法,配置发酵培养基,按照发酵培养基体积5~15%的接种量接入乳酸菌,45~55℃静置发酵48~120小时,发酵结束后经固液分离收集清液,即为含有低聚半乳糖及L-乳酸的溶液。本发明方法的优越性在于:所用微生物是GRAS菌株,用于制备低聚半乳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发酵所产低聚半乳糖为功能性低聚糖,是优良的双歧杆菌增殖因子,在医药保健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酵所产L-乳酸光学纯度高,是聚乳酸合成的主要前体,市场前景广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