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26779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75270.8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B21D26/047 , B21D26/041 , B21D26/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管双向液压成型装置,包括PLC控制模块,内压压力泵、外压压力泵、内压增压器、外压增压器、内压单向阀、外压单向阀、内压高压针阀、外压高压针阀、油箱成型模具;其中,成型模具包括导块、圆柱壳体、镶块、压边圈和密封块;本发明可以对微型管的内外表面同时施加压力,通过压力差来驱动微型管成型。背压的引入可以阻止微型管内部微细裂纹的生成、增长、形核的发生,进而大大的提高微型管塑性成形能力;且密封设计合理,密封性能大大提高;PLC控制更加精准、可靠,响应速度更快。
-
公开(公告)号:CN116000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94799.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B22F7/06 , B23C5/10 , B22F5/00 , C22C29/08 , B22F3/105 , B22F3/14 , B22F1/12 , C04B35/584 , C04B35/622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碳化钨‑氮化硅陶瓷复合立铣刀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氮化硅基粉末、碳化钨基粉末和过渡层粉末;采用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中间直径逐渐过渡的模具,按照从上到下碳化钨材料‑过渡层材料‑氮化硅陶瓷粉末的顺序填入模具中,预压;烧结机构放入等离子烧结炉中以50~10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250℃~1650℃,烧结压力为50~70MPa,保温时间为6min,随后随炉冷却,制得碳化钨/氮化硅复合棒材;对碳化钨/氮化硅复合棒材进行加工得到碳化钨/氮化硅陶瓷复合立铣刀。本发明的立铣刀同时具有氮化硅陶瓷材料优异的高温切削性能以及耐磨性能和硬质合金材料较高的韧性和强度,同时过渡层也具有较高的结合力以及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3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75216.2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9/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基于文本特征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滚动轴承的时域振动数据;对时域振动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对降噪后的时域振动数据经过傅里叶变化获取频域数据;提取频域数据的频域特征,以及对频域数据进行编码获取文本特征;将频域特征,以及文本特征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预测待预测滚动轴承的预测寿命。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使用小波分解、重构的方法进行降噪,避免了阈值挑选的问题;本申请使用的文本特征作为新的退化指标,避免了传统退化指标表征不全面的缺点;并将注意力机制应用到特征通道中,增强了卷积神经网络中的特征关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783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368445.0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TO玻璃/BiVO4纳米棒@Bi2FeCrO6/纳米粒子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Bi2FeCrO6薄膜包裹BiVO4纳米棒,纳米粒子弥散分布在Bi2FeCrO6薄膜上,形成所述的催化材料。本发明采用催化、铁电性能俱佳的Bi2FeCrO6薄膜包裹BiVO4纳米棒,可以使材料在催化过程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Bi2FeCrO6薄膜表面弥散分布的纳米粒子可以提高电子‑空穴对的传输效率,该催化材料可以用于水分解产氢的用途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4065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04976.X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B60T1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V2V的挂车主动式智能制动系统。其包括牵引车V2V通信单元(11)和挂车V2V通信单元(12),用于实现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无线通信;15芯电连接器(2),用于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电气连接;联接构件(3),用作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机械连接;挂车电控单元(4),用于接收挂车V2V通信单元(12)和15芯电连接器(2)的信号,发出相应的指令信号给电机液压系统(5)执行;挂车电机液压系统(5)为挂车制动的执行机构;牵引车蓄电池(61)和挂车蓄电池(62),分别用于为牵引车V2V通信单元(11)与挂车V2V通信单元(12)、挂车电控单元(4)和挂车电机液压系统(5)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4226778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75121.1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B21D26/047 , B21D26/041 , B21D26/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管双向液压成型模具,包括导块、圆柱壳体、镶块、压边圈和密封块;本发明可以对微型管的内外表面同时施加压力,通过压力差来驱动微型管成型;背压的引入可以阻止微型管内部微细裂纹的生成、增长、形核的发生,进而大大的提高微型管塑性成形能力;且本发明在密封块的两个端面上各安装一个O型密封圈,密封性能大大提高,能对压强高达350MPa的高压液体进行密封;同时也对微型管内外高压液体进行隔离,避免了内外高压液体的连通;另外,在镶块与压边圈之间加装一个O型密封圈,避免了外部高压液体通过镶块与内压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63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14154.7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晶二氧化钛纤维光催化反应机理的水处理装置;包括纳米晶二氧化钛纤维光催化反应器、储水池、水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流量计、喷淋曝气头、出水管和连接管;本发明多级方体式反应器堆叠在一起,实现等程性并行循环水处理,可便捷地增减反应器的个数,并行机制使得光催化循环水处理工艺效率高,连续性强;紫外灯水平放置于反应器的上方,抛物线型灯罩,使光最大限度的垂直入射液面;平行隔板既使水流在反应器中流速明显减小,又有效避免了纤维因水流过大冲击而断碎流失,还实现了不同时间段水流行程一致;可应用于大流量的动态连续水处理,使工业有机污染物废水规模化处理成为可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216478856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1502204.7
申请日:2021-07-0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电动换挡装置,该装置由换挡执行与电机固定机构、无刷电机调速器、电池和单片机控制盒组成;换挡执行与电机固定机构包括换挡执行机构、电机固定机构两部分;换挡执行机构包括换挡输入结臂、电机输出结臂和两条输入输出结臂连杆,用于将电机的扭力传递到发动机变速箱内同时对电机的转矩进行放大,从而完成换挡;无刷电机调速器的一端与电机相连,另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盒和电池相连,方向盘上的换挡拨片控制器与单片机控制盒相连。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气动换挡装置所需换挡断火时间长、换挡成功率低、续航大幅受限等问题,具有操作方便,安装保养轻松,具有换挡速度快、换挡成功率高、安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0253758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738263.0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4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件液压成形压力机包括机架、底座、工作台、垂直液压缸、活动横梁、锁模框、导轨、水平驱动机构、补料驱动机构、轴向补料冲头;所述工作台固定在机架的底座上;所述垂直液压缸固定在机架上端;所述活动横梁与垂直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导轨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工作台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锁模框;所述锁模框与水平驱动机构连接,且可沿导轨水平滑动;所述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锁模框沿导轨水平运动,以从左右两侧对活动横梁和工作台进行锁紧;所述补料驱动机构水平固定在机架的左右两端;所述轴向补料冲头与补料驱动机构相连;两个轴向补料冲头穿过锁模框后沿水平方向进入模具导向区;本实用新型可降低设备吨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093897U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20536733.2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B21D26/047 , B21D26/041 , B21D26/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管双向液压成型装置,包括PLC控制模块,内压压力泵、外压压力泵、内压增压器、外压增压器、内压单向阀、外压单向阀、内压高压针阀、外压高压针阀、油箱成型模具;其中,成型模具包括导块、圆柱壳体、镶块、压边圈和密封块;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微型管的内外表面同时施加压力,通过压力差来驱动微型管成型。背压的引入可以阻止微型管内部微细裂纹的生成、增长、形核的发生,进而大大的提高微型管塑性成形能力;且密封设计合理,密封性能大大提高;PLC控制更加精准、可靠,响应速度更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