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掺杂的铜纳米簇自组装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LED封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0255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0132562.0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掺杂的铜纳米簇自组装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LED封装中的应用,属于LED封装材料技术领域。该自组装荧光材料是通过铜纳米簇自组装而成,又在其中掺入了金元素(金元素占总金属元素摩尔比的0.003%~80%),通过掺杂得到了荧光颜色连续可调的荧光粉。由于该自组装荧光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快速,原料成本低廉,工艺无污染,荧光颜色可调且量子产率高,稳定性好,同时,该荧光材料尺寸较大,混合后不易发生能量转移,因此该自组装荧光材料可以应用于高显色性白光LED的制备等领域。

    一种通过共组装技术制备纳米粒子双模式荧光探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2972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096147.X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过共组装技术制备纳米粒子双模式荧光探针的方法,属于纳米荧光探针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对油相上转换纳米粒子除去多余配体,并对水相下转换纳米粒子进行补加巯基羧酸镉络合物处理;将油相上转换纳米粒子和水相下转换纳米粒子水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通过连续的避光搅拌处理,利用水溶性下转换纳米粒子对油溶性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吸附,实现两种纳米粒子的共组装。组装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上转换纳米粒子从油相转移到水相,二是形成双模式荧光探针。本发明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危险性小、双模式荧光探针产率高、并且具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

    一种通过共组装技术制备纳米粒子双模式荧光探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2972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96147.X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过共组装技术制备纳米粒子双模式荧光探针的方法,属于纳米荧光探针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对油相上转换纳米粒子除去多余配体,并对水相下转换纳米粒子进行补加巯基羧酸镉络合物处理;将油相上转换纳米粒子和水相下转换纳米粒子水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通过连续的避光搅拌处理,利用水溶性下转换纳米粒子对油溶性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吸附,实现两种纳米粒子的共组装。组装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上转换纳米粒子从油相转移到水相,二是形成双模式荧光探针。本发明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危险性小、双模式荧光探针产率高、并且具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

    在高沸点溶剂中组装片层结构或类双锥体结构金属纳米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1638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288514.7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两种高沸点溶剂中组装金属纳米簇成为片层结构或类双锥体结构的方法,属于金属纳米簇组装技术领域。即将事先制备好的烷基硫醇配体稳定的金属纳米簇放置在两种高沸点溶剂中,通过简单的加热处理实现对于二维片层结构或类双锥体结构的组装。这种组装方法,在微观领域中,对于组装技术的发展和小尺寸纳米簇界面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本发明在组装的过程中操作简便,危险性小,并且具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

    油相“一锅法”可控制备小尺寸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4767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390128.4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纳米粒子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相前驱体热解的方法,通过调节配体间的比例,制备出具有不同粒径、可溶性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其是采用向体系中一次性加入反应物、加热使前驱体热分解的“一锅法”,制备出粒径可控且均一、溶解性好、电容性质高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有利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的工业化生产。且所值备粒子粒径较小、粒子比表面积大,能显著提高其电容性质,该材料在锂电池等方面的应用,可推动电池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水溶性噻吩乙炔和苯乙炔共聚物前驱体、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059273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32597.3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溶性噻吩乙炔和苯乙炔共聚物前驱体、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相杂化电池和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是将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通入含有一定量的多聚甲醛和氯化锌的盐酸溶液中至饱和,加入一定量的3,4-二溴噻吩,即可得到氯甲基化的产物,将其加入对氯苄的甲醇溶液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加入碱液,聚合,再用酸终止反应即可得到所需的聚合物前驱体。这种聚合物可以应用在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并获得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而且这种水溶性的聚合物与CdTe纳米晶杂化,可以制备水溶性的杂化太阳能电池,没有用到高毒性的有机溶剂。并获得可观的光电转化效率,其吸收光谱可以拓宽到600nm至1000nm。

    CdTe纳米晶偶联链霉亲和素荧光标记生物分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29645C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200310109947.8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CdTe纳米晶偶联链霉亲和素荧光标记生物分子的方法属生物分子的检测方法。包括生物分子的生物素化-纳米晶共价偶联链霉亲和素-生物分子标记荧光的过程。生物素化是将生物分子的碳酸钠溶液加入到羟基琥珀酰亚胺生物素脂溶液中,混合反应1-3小时;纳米晶共价偶联链霉亲和素是在发光CdTe纳米晶胶体溶液中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液和链霉亲和素,在pH8-11条件下反应1-4小时;最后将生物素化所得产物与偶联链霉亲和素所得产物混合,得到标记荧光的生物分子。本发明采用的发光CdTe纳米晶在水溶性、生物相溶性上、荧光稳定性以及发光效率上要优于其它材料纳米晶;荧光标记生物分子无毒副作用方便实际应用。

    一种负载葡萄糖氧化酶的铜/芹菜素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24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9067.4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葡萄糖氧化酶的铜/芹菜素纳米药物(CuAp@GOx NSs)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药物由二价铜盐与芹菜素形成的CuAp NSs为核心,表面负载GOx而成,通过配位、π‑π和疏水作用及静电吸附制备。CuAp@GOx NSs能有效扰乱肿瘤细胞的葡萄糖稳态,从而抑制SLC7A11/GSH/GPX4抗氧化轴,同步唤醒双硫死亡、铜死亡和铁死亡,显著提升肿瘤治疗效果。制备方法包括在特定pH、温度、时间和超声搅拌条件下,将二价铜盐与芹菜素反应形成CuAp NSs,再通过室温搅拌负载GOx,最终得到CuAp@GOx NSs溶液或固体粉末。本发明提供的纳米药物具有制备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生物安全性高及治疗效果显著等优点,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一种白藜芦醇纳米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9871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078073.1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藜芦醇纳米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辐射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白藜芦醇、赖氨酸、氨基‑聚乙二醇和甲醛为原料合成白藜芦醇纳米球,甲醛与白藜芦醇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后,赖氨酸的氨基与白藜芦醇的邻位酚加一个甲醛脱水成环,形成低聚物,最后聚集组装成白藜芦醇纳米球,氨基‑聚乙二醇为亲水非离子无毒的聚合物,能够在纳米颗粒上形成亲水基团,亲水基团的形成能够增加纳米球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减少副作用,促进白藜芦醇功能发挥,延长药物循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一种奥美拉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21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48188.5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美拉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制药工艺技术领域,所述一种奥美拉唑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奥美拉唑单体和铜离子,其中,奥美拉唑单体质量分数为75‑99%,铜离子质量分数为1‑25%,奥美拉唑单体与铜离子配位,组装形成纳米药物,一种奥美拉唑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奥美拉唑单体的有机溶剂溶液加入到水中并在室温环境下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向溶液中加入二价铜盐水溶液,持续搅拌后,将获得的反应液进行离心处理,除去上清液,沉淀物重新分散在水中,所得溶液即为铜/奥美拉唑纳米药物水溶液,干燥后得到铜/奥美拉唑纳米药物固定粉末,具有制备简单、反应可控、负载率高、刺激响应性、可生物降解性和安全可靠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