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礁海域基建用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土壤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49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96378.9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岛礁海域基建用土壤固化剂,按质量百分比,该土壤固化剂的原材料包括:20~25%磷酸盐、40~45%珊瑚砂、0~25%有机溶解剂和0~40%水,其中有机溶解剂和水不全为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的固化剂在土基加固时提升效果迅速且显著,养生3d可达到设计强度的70%,养生7d可进行后续施工;而且固化剂制备过程中碳排放少,绿色环保,所采用的珊瑚砂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镁等碳酸盐,不会污染环境。

    一种基于带孔空心杆的吸声承载一体化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647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361589.2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声承载一体化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吸声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点和与第一连接结点相连接的带孔空心杆,所述第一连接结点为实心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点与带孔空心杆的连接部位通过弧面平滑过渡;所述第一连接结点和带孔空心杆组成吸声单元,一个所述吸声单元的带孔空心杆由第一连接结点轴向向前延伸,延伸至与另一吸声单元的第一连接结点连接或者延伸至与另一吸声单元的带孔空心杆相交形成第二连接结点;所述第二连接结点连接的带孔空心杆的数量不大于第一连接结点连接的带孔空心杆;其中,所述带孔空心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杆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空腔连通,所述通孔与空腔构成Helmholtz共振腔。

    一种基于夹紧力的路用叠堆式压电换能器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385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499225.2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夹紧力的路用叠堆式压电换能器及制作方法,所述换能器包括压电陶瓷圆环、夹具、层间电极和高强度螺栓,多个所述压电陶瓷圆环和层间电极逐层间隔堆叠组合形成一压电陶瓷叠堆,该压电陶瓷叠堆夹持于所述夹具中,并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所述层间电极引出连接有铜导线;所述制作方法包括烧结压电陶瓷圆环、极化压电陶瓷圆环、堆叠压电陶瓷圆环、夹紧压电陶瓷叠堆和制作叠堆式压电换能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几何尺寸规则、电学性能稳定、封装效率高、结构强度高、耐久性强等优点。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低温循环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378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46764.0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低温循环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低温循环冲击结构和高温循环冲击结构;低温循环冲击结构包括冷源、冷源工作通道和冷源自循环通道,冷源通过冷源工作通道与待测试件连通形成低温循环冲击回路,冷源还与冷源自循环通道连通形成低温保温调节回路;高温循环冲击结构包括热源、热源工作通道和热源自循环通道,热源通过热源工作通道与待测试件连通形成高温循环冲击回路,热源还与热源自循环通道连通形成高温保温调节回路;冷源、冷源工作通道、冷源自循环通道、热源、热源工作通道和热源自循环通道均连接至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快速进行加热制冷切换,实现电堆材料和关键部件耐久性的快速评测。

    高强度高韧性轻质聚氨酯橡胶桥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037229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629043.9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高韧性轻质聚氨酯橡胶桥面铺装材料及其制备,桥面铺装材料的配方具体为:矿质集料100份,聚氨酯胶结剂3~15份,水泥0~5份,矿粉0~5份,1‑5mm粒径橡胶颗粒0~40份,粒径小于1mm的橡胶颗粒0~2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高韧性聚氨酯为胶结剂,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疲劳性,其结构致密并与桥面变形协调能力较好,能够防止桥面裂缝的产生;掺入橡胶颗粒不仅能够制备轻质混合料、调控混合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为1.8~2.5g/cm3,而且能够有效利用废旧橡胶,符合绿色道路新理念。

    一种用于模拟隧道变形破坏特性的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2766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200289.X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隧道变形破坏特性的试验系统,包括:隧道二衬模型,用于作为试验对象,模拟隧道本身的结构;外部荷载抗力子系统,沿隧道二衬模型外表面全周布设,用于对隧道二衬模型施加变化的外部载荷,模拟围岩与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量测子系统,设置于隧道二衬模型上,用于对隧道二衬模型在受到外部荷载抗力子系统的作用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伺服控制器,分别与外部荷载抗力子系统和量测子系统连接,用于接收量测子系统采集的相关数据,并控制外部荷载抗力子系统对隧道二衬模型施加外部载荷的程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际荷载环境模拟程度高、试验准确程度高以及和原型的匹配程度高等优点。

    一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对细胞毒性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314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41219.7

    申请日:2012-02-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细胞毒性的测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放入新鲜培养液中培养;(2)铺板:(3)(3a)配制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储备液,(3b)并将配置好的DBPs储备液与步骤(1)中的新鲜培养液混合;(3c)然后,将步骤(2)中含贴壁细胞的培养液中的培养液移除,在细胞中加入步骤(3b)制得的含有DBPs储备液的新鲜培养液,培养;(4)移去步骤(3c)中含有DBPs的培养液,用磷酸缓冲液冲洗细胞,再加入含有噻唑蓝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直至产生蓝紫色结晶甲瓒;(5)使甲瓒沉淀完全溶解,测定溶液吸光度。本发明操作方法简便,可重复性高。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53219A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200310109533.5

    申请日:2003-12-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在玻璃或单晶硅基底上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光学薄膜。以正硅酸乙酯为前躯体,乙醇为溶剂,分别选用氨水和盐酸为催化剂,进行水解、缩聚反应生成具有白色乳光的碱性和酸性溶胶。去氨后的碱性二氧化硅溶胶,在搅拌下加入一定比例的酸性溶胶,溶液在回流下进一步水解缩聚,即可获得二氧化硅溶胶。当酸性溶胶添加到碱性溶胶中时,酸性溶胶充当了偶联剂的作用,将碱性溶胶粒子连接起来,这样使颗粒在成膜时能紧密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纳米多孔网络结构,而不是简单的颗粒堆积。且随着酸性二氧化硅溶胶量的增加,实现了折射率在1.18~1.43的连续可调。

    一种可多状态切换的多材料复合超结构单元、超结构及超结构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676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84220.0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可多状态切换的多材料复合超结构单元、超结构及超结构的应用,超结构单元包括软基体材料单元和硬基体材料单元,硬基体材料单元内嵌在软基体材料单元内部,所述软基体材料单元和硬基体材料单元的弹性模量相差在两个数量级以上。超结构为相邻2个多材料复合超结构单元周期布置。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柔性材料和刚性材料结合在单一结构单元内,使得在小尺度下实现多稳态和轻量化成为可能。

    基于形状拆分和多中心局部坐标变换的任意形状声学斗篷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616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0296795.X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拆分和多中心局部坐标变换的任意形状声学斗篷设计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任意形状斗篷模型;S2、对建立的斗篷模型进行拆分,并构建多中心局部坐标系;S3、对拆分的每一部分,在多中心局部坐标系下进行坐标变换得到斗篷材料设计参数;S4、将拆分部分结合可得到所需拱形斗篷的材料设计参数。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改进了传统的基于单中心坐标变换斗篷设计的计算复杂性,扩展了基于坐标变换的任意形状斗篷应用,使之适用于一个中心坐标无法连接外部边界的任意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