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4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6231.4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全吸力范围的芯吸土工织物持水特征测定方法,属于土工织物持水特征测定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芯吸土工织物的机织方向和垂直机织方向分别进行低吸力毛细管上升试验,对芯吸土工织物的机织方向、垂直机织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进行中吸力压力膜仪试验,对芯吸土工织物沿垂直方向进行高吸力盐浓度试验,因芯吸土工织物的持水特征曲线为一条平滑且连续的曲线,以此为准则,对三种试验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芯吸土工织物全吸力范围的持水特征曲线。本发明消除了因测试方法不同出现的差异,对三种吸力范围下的持水特征曲线进行汇总验证,提出芯吸土工织物全吸力范围的持水特征曲线的描绘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060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90755.9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渗‑芯吸织物‑植物联合治理系统及方法,治理系统包括导电芯吸土工织物、芯吸土工织物、植物,多个导电芯吸土工织物竖向间隔埋设在重金属污染土壤,导电芯吸土工织物与供电系统电性连接,相邻的导电芯吸土工织物分别作为阴极和阳极;芯吸土工织物横向铺设在导电芯吸土工织物顶部,导电芯吸土工织物和芯吸土工织物中异形截面的芯吸纤维相互接触,形成微米级的孔隙;植物种植在芯吸土工织物上方的浅层地表,将浅层地表的重金属离子吸收、固定在体内。本发明在土工织物的芯吸和引导作用下,在饱和‑非饱和条件下,金属离子可连续迁移至浅层地表,增大了处理深度,提高了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81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925752.3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棒路基冻胀试验装置,涉及冻土路基冻胀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热棒路基冻胀试验装置。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难以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由于使用热棒冷却多年冻土路基而导致的不均匀冻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设置空心钢管可以模拟热棒工作时对路基的冷却作用,研究竖向设置热棒时地基土的径向温度变化情况和路基土的竖向位移变化情况,对热棒制冷导致的地基土径向冻胀进行研究,分析距热棒不同距离地基土的冻胀变形情况;本发明使用针雕变形计和工业相机可以对模型顶面的不均匀冻胀量进行实时监测,直接获得地基模型随热棒工作时间的整个截面的冻胀变形数据,解决了不均匀变形难以通过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6673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94526.0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地下异常体界面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识别方法包括:将探地雷达现场探测的数据从软件导出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雷达数据进行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每个本征模态函数的第一阶分量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信号的解析形式,进而得到雷达信号的瞬时频率,将每一道电磁回波信号的瞬时频率进行合并形成二维雷达数据;基于二维雷达数据绘制二维雷达信号本征模态函数的第一阶分量瞬时频率图,根据图中波峰位置判断冻土上下界面位置。本发明能够准确、直观地识别地下冻土的上下界面,克服了探地雷达探测位置较深时电磁波振幅等特征不明显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1518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0464060.4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环保型温拌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沥青再生剂材料扩散效果不好以及拌和温度较高的问题。制备方法:一、称取生物沥青,环氧豆油,固化剂,秸秆纤维和环氧树脂作为原料;二、将原料中的生物沥青置于反应器中,加入固化剂,在50~60℃温度下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加入原料中的环氧豆油,在50~60℃温度下搅拌处理,加入秸秆纤维,在50~60℃温度下继续搅拌,得到再生剂有效组分;三、将再生剂有效组分和原料中的环氧树脂混合。本发明采用生物沥青等有效组分恢复老化沥青性能,通过环氧大豆油增强扩散作用,且实现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温拌生产,生产工艺简单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13103.6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效制备高早期强度的氧化石墨烯水泥净浆的方法,涉及一种制备氧化石墨烯水泥净浆的方法。本发明是解决目前蒸汽高温养护会对水泥基材料内部微观结构造成损伤,引入大孔,降低耐久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使用氧化石墨烯改性水泥并结合高温养护的方式,既采用氧化石墨烯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同时提高养护温度促进水化,可以高效制备高早期力学性能的水泥基材料,对进一步提高其工程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09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25196.0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压剪土体冻胀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所述试验系统包括温控试验舱、水平向加载电机、竖向加载电机、水平向位移传感器、水平向力传感器、竖向位移传感器、竖向力传感器、孔压采集仪、温控仪、马氏补水瓶、电源。本发明针对试验土单元,温控试验舱采用控温金属板形成试件周边的温控空间,一方面避免了试验受大气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便于在试验中采用厚度较小的叠环,提高土单元水平循环剪切应力的加载效果。本发明的土体冻胀试验系统的竖向与水平向可设置为静态或动态加载,可开展温度‑复杂应力路径耦合下的土体冻胀试验、土体融化试验或土体冻融循环试验,也可测试冻土或正温土体的动态剪切模量、阻尼比等动力学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70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52989.4
申请日:2020-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动态回弹模量传感器及其埋设与测试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垫片、基座、底板和连接屏蔽线的压电陶瓷片,其中:所述基座为圆柱体,包括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的上表面每120°开一个外环圆孔;所述内环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内环凹槽,内环的中部开内圆孔;所述外环和内环的下表面正对某一外环圆孔向上凹陷形成底部凹槽;所述内环凹槽内放置两片垫片,两片垫片间的空隙正对底部凹槽,压电陶瓷片插在两片垫片间的空隙中;所述底板为对应基座外环圆孔开孔的带底板圆孔的薄带孔圆柱体;所述外环圆孔和底板圆孔供螺纹杆穿入,将底板贴合基座。相较于现有的路基回弹模量测试系统,具有以下四个优点:(1)快速获取路基动态回弹模量;(2)无损测量;(3)经济简单;(4)易于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1113812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1140.0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长春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38/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砌块及其生产方法,所述预制砌块由包括以下组分的物料制成:泡沫沥青1重量份~5重量份;沥青还原剂1重量份~10重量份;废旧沥青混合料70重量份~98重量份;新集料1重量份~30重量份;水泥1重量份~4重量份;矿粉1重量份~10重量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预制砌块采用特定含量组分,实现较好的相互作用,得到的预制砌块具有良好的综合路用性能,可以做人行步道砖、工程防护用预制块等;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能够避免产生沥青烟、能耗低,实现废旧混合料的大量利用,为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开辟新的技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911547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46305.2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沥青路面用秸秆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用的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它为了利用废弃秸秆材料,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制备方法:一、将玉米秸秆的皮穰分离,清洗秸秆皮;二、将烘干的秸秆皮剪成条状,粉碎后进行研磨,得到研磨后的玉米秸秆纤维;三、将研磨后的玉米秸秆纤维浸入到质量浓度为0.25%~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50~90℃的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15~60分钟,冲洗后得到沥青路面用秸秆纤维材料。应用:将该秸秆纤维作为外掺剂掺入改性沥青。本发明得到的玉米秸秆纤维材料用于沥青胶浆中,纤维分布更加均匀分散,秸秆纤维本身具有良好的吸油性能,吸油倍率达到25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