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0833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1073119.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1.一种基于光流控式微结构光纤与SERS基底集成式快速检测新冠病毒拉曼传感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银溶胶;步骤二、化学键合法连接纳米氧化石墨烯;步骤三、纳米金颗粒生长;步骤四、微结构光纤修饰;步骤五、受体域对微结构光纤的修饰;步骤六、拉曼检测器件的制备。本发明制备与SARS‑CoV‑2刺突蛋白特异性结合的SERS基底,并与中空光纤结合构成光流控拉曼检测器,实现对SARS‑CoV‑2刺突蛋白的快速检测。本发明的微流控拉曼SARS‑CoV‑2刺突蛋白传感器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9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30688.8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正弦激励的溶液电导率测量仪和方法,属于溶液电导率测量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双正弦激励的溶液电导率测量仪,该测量仪包括机箱,机箱的外侧通过传感器放置架安装有铂黑电极主体、铂热电阻主体和显示模块,机箱的内部安装有低通滤波器、电导率转换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数字温度传感器、电源开关和电源模块,其中微控制器模块与电导率转换模块连接以及数字温度传感器相连。本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单一交流激励测量溶液电导率时,引起的电容、极化效应,导致测量结果产生误差的问题,具有操作简单、测量误差小和成本低且具备交互功能等优点,为进一步减小电导率测量误差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1738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36556.9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8B17/10 , G08B17/06 , G08B17/12 , G08B21/16 , G08B31/00 , G08B7/06 , H04W4/38 , H04L67/12 , H04L6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消防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和APP的便携式消防节点集群监测系统,包括环境监测模块、供电单元、网络通信模块、主控制器和云端监控设备,整个设备采用小型化设计,具有携带方便、部署方便的特点;设备采用两种供电方式并通过电源控制器和MOS电路灵活切换系统供电,可使得该系统能够胜任在野外恶劣的无电源条件的监控场合;系统上多个功能传感器采用模块化可拆卸设计,能够按个性化需求来安装不同的传感器;主控制器通过检测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身份识别线输出电平的有效性;本发明采用APP对进行统一监控管理,集群部署后,监控人员可采用基于阿里云的APP监控平台实时监控每个设备的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1562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36799.2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4N23/20 , G01M3/00 , G01M3/04 , G01N25/00 , H04N23/84 , H04N23/695 , H04N23/698 , G06T7/194 , G06V10/42 , G06T7/90 , G06T5/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气体泄漏的全景红外成像系统,属于红外光电监测技术领域,全景红外成像系统包括红外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上位机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红外图像采集模块采用电动云台与红外探测器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红外图像,通过对电动云台的精准控制,可以实现相邻两幅红外图像重合度为15%~20%,以完成后续的图像拼接处理;多幅图像信息整合到一幅图像中,便于操作人员的监测。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监测气体泄漏的全景红外成像系统,采用红外热成像的方式,以高灵敏的红外探测器配合高精度的电动云台,同时结合全景图像拼接与图像伪色彩处理,实现对工作区域气体泄漏情况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1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425546.0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模块化空气环境检测装置,涉及空气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环境检测装置本体和远程监控设备,环境检测装置本体包括上层和下层,上层包括面板平台、设置在面板平台上的无线通信模块和环境检测单元,下层设置有电源控制器、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主控制器,电源控制器、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供电线以及风力发电装置和构成供电单元,主控制器从环境检测单元获取环境数据,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到远程监控设备。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模块化空气环境检测装置,可使监控人员实时查看长期地部署于无人环境的设备所采集的多种环境参数,大大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24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35704.X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布匹瑕疵检测的装置及检测方法,待测布匹从进料口输入,红外模块检测到布匹输入后,启动传送平台输送,在出料口处设有消毒装置,可对检测完的布匹进行消毒处理,最后通过卷布装置,可对散开的布进行打卷收纳,检测装置内部采用两台工业相机分别对布匹正反两面进行图像采集,将结果传输到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分析识别,并如若检测出布匹具有瑕疵,标记装置对瑕疵位置进行标记,标记完成后重新启动传送平台,直到瑕疵位置从出料口输出,传送平台停止送布,需要工人对瑕疵位置处理后在手动开启,通过两台工业相机对布匹正反两面进行拍摄,可以同时对布匹正反两面进行瑕疵检测和警示,从而提高了布匹瑕疵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604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95946.0
申请日:2023-07-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4B10/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光通信的海上交通安全系统,包括安装在船舶上的无线光发射机与无线光接收机,海上交通安全监测无人机以及安装在无人机上的机体无线光发射机与机体无线光接收机;使用无线光通信代替传统的船舶之间通信方法,使系统能够更好实现信息互传,让船舶通信更完善,提高海上交通的安全性;使用海上交通安全监测无人机作为通信中继站,能够避免船舶之间因为距离、光线被遮挡等问题而无法进行光通信,将点对点的无线光通信模式变为空间无线光通信,提高系统的通信距离和通信质量;调制方式使用PPM调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大气湍流对无线光通信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调制功率利用率和整体的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229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95947.5
申请日:2023-07-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湍流效应的水下无线光系统,涉及无线光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光发射端、水下信道、自适应光学系统、光接收端,所述光发射端包括信道编码单元、DPSK调制器、发射光源以及光源驱动器,所述发射光源由光源驱动器驱动,能够发射不携带任何信息的光束,所述自适应光学系统包括波前控制器、波前矫正器以及波前传感器,所述自适应光学系统一端通过信道与光发射端相连;所述波前传感器对光发射端发射的入射光束的相位情况进行实时测量。本发明能够克服水下湍流对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实现水下无线光的远距离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6543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78676.3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V20/68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的大米识别筛选方法,属于大米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获取大米数据集并进行数据增强;对大米图像数据进行数据标注获得对应的标签文件;构建网络模型,将YOLOv3原始的DarkNet53骨干网络从5个Resblock_body改为4个,减少一个输出尺度13×13,取26×26、52×52和104×104作为特征融合层和预测层,从而增强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修改网络加载预训练权重的方式,将coco数据集的权重作为预训练权重进行训练直至网络收敛,保存模型与权重文件;使用最佳训练模型对数据集进行测试,获取结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的大米识别筛选方法,弥补了传统分类筛选方法中由于忽略大米形状和颜色带来的错检漏检,同时提高了大米分类筛选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71630.9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片上系统的1553B总线接口模块,包括:系统通信接口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通信;片上系统模块,用于实现1553B总线协议的功能;模拟收发器模块,用于实现差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1553B总线依次与模拟收发器模块、片上系统模块和系统通信接口模块相连。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基于片上系统的1553B总线接口模块,具有成本较低、集成度高、灵活性好、可二次开发的优势,且相比于传统的使用1553B专用协议芯片来实现1553B总线接口的方案适用范围更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