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045623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07786.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模功能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属于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该技术方案主要适用于中性点延时投小电阻接地模式,同时可兼用于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等接地方式。该方案在变电站10kV出线首级分段开关部署暂态功率方向保护/接地过流保护双模功能,后级分段开关部署暂态功率方向保护/接地过流保护双模功能或者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功能,在接地故障发生时,利用各级开关的逻辑配合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14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402954.8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配变终端的低压配电网故障主动研判方法:该方法基于智能配变终端对配电变压器台区本地信息、低压分支箱、电表箱及用户智能电表的实时监测与分析,采用智能配变终端的分布式边缘计算功能,主动掌握用户停电事件并开展故障就地研判,解决了传统方法故障被动感知、信息集中收集研判导致的时效性和信息拥挤等问题,实现了低压配电网故障的及时、主动定位故障区间开展故障抢修,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提升“主动”服务和优质服务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5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14703.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平 , 柳丹 , 冀肖彤 , 李猎 , 赵一帆 , 孙宇 , 朱小倩 , 邓万婷 , 曹侃 , 王伟 , 刘巨 , 蔡萱 , 江克证 , 康逸群 , 宿磊 , 叶畅 , 胡畔 , 严方彬
IPC: H02H7/26 , H02H1/00 , G01D21/02 , G06F18/213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气量与非电气量特征的配网线路主动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采集电气量与非电气量数据;对采集到的电气量数据进行电气量波形特征提取;当电气量波形特征满足出现早期故障判据,电气量器件动作,开始计时;计时间隔后对非电气量数据进行非电气量波形特征提取;当非电气量波形特征满足非电气量判据,非电气量器件动作,线路跳闸。本发明能够在永久性短路接地故障发生之前,对配网线路中已经出现的各个瞬时性电弧接地故障进行可靠而迅速的诊断监测和评估,提前切除出现了较大威胁的瞬时性电弧接地故障现象的线路,从而降低短路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新型下的配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874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167454.1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电压越限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电网节点电压影响因素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配电网节点电压影响因素数据,建立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配电网节点电压时序模型;采用最大后验概率方法对节点电压时序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学习;基于动态影响因素预测曲线对节点电压进行预测并根据国标限值发出预警。方法简单、易实施,泛化能力强,准确性高,且能适应电网状态和拓扑的变化,相比对现有方法在配电网节点电压预测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2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89844.7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新能源低压配电网的DVR与光伏逆变器协同电压补偿方法,包括:当配电网出现节点电压越限时,进行多光伏逆变器协同补偿,若配电网电压越限值波动未超过光伏逆变器无功补偿极限时,则采用多光伏逆变器协同电压补偿策略进行补偿;若采用所述多光伏逆变器协同电压策略无法修正电压时,则采用DVR与多光伏逆变器协同电压补偿策略进行补偿。本发明通过采用光伏逆变器区域控制,DVR全局控制的思路,解决电压越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047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097733.0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信号自同步注入的阻抗检测防孤岛保护方法,包括:基于电气突变量发现系统运行异常的分布式电源首先注入高频电流脉冲,并在电网中形成高频电压脉冲信号;系统中各分布电源检测到高频电压脉冲后利用其过零点同步注入包含三种不同频率的孤岛检测信号;各分布式电源采集系统电压、电流波形,计算三种频率下系统阻抗角;依据设定的判定阈值对系统阻抗角测量结果进行孤岛运行状态判断。本发明可直接集成于现有逆变电源类分布式电源成熟的控制平台之上,不涉及额外的硬件投资,成本低廉;同步注入孤岛检测信号保证了系统阻抗角测量结果的精度;用三种频率系统阻抗角的测量结果进行孤岛判断保证了孤岛检测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67452.2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与智能融合终端的协同优化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据配电网各节点间电能质量问题的相互影响,计算任意两节点间的电气距离;基于所计算出来的节点相对距离,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将配电网划分为数量与拟配置的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数量相当的若干监测区域,并在每一区域各选择一节点配置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以配电网的谐波可观测度为目标配置智能融合终端;基于所提出的暂降可观测区域矩阵优化模型配置智能融合终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兼顾对2种以上电能质量问题监测的优化,实现了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与智能融合终端的协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45113.9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5/00 , H02J3/38 , H02J3/46 , H02J3/32 , H02J3/14 , H02J1/14 , H02J3/18 , H02J3/01 , H02J1/02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协调互动微电网群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多个低压台区间进行柔性互联组成微电网群的场景,基于云‑边‑端一体化三层协同控制架构,实现包括在线控制模式、离线控制模式、计划检修模式和电网故障模式四种主要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群控制。本发明的微网群中分布式光、储、充等柔性资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实现了电网透明、主配协同、源荷互动的目标。本发明实现了设备级控制层、台区自治控制层、主站协调控制层的策略最优化分解,实现了不依赖就地侧横向通信的分层协同调控,提升了分布式资源消纳能力与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能力,具有规模可拓展性强、功能可复用性好的推广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69560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0402906.1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唐泽洋 , 沈煜 , 万磊 , 周鸿雁 , 杨帆 , 邱丹 , 王晋 , 刘畅 , 舒欣 , 杨志淳 , 胡伟 , 王小亮 , 王文烁 , 车方毅 , 雷杨 , 宿磊 , 蒋伟 , 严方彬
IPC: G06F18/2413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阈值和KNN的台区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台区相关数据的获取,所述台区相关数据包括:10kV线路与台区的对应关系、台区名称、台区地址码、台区出口电压数据;B、基于步骤A获取的配变出口电压数据,采用多阈值方法计算台区第一分类指数;C、根据步骤B计算的台区第一分类指数,对台区进行初步分类;D、根据步骤C的台区分类结果,采用KNN算法计算台区第二分类指数;E、根据步骤D计算的台区第二分类指数,完成台区分类。本发明所提的基于多阈值和KNN的分类方法,可提高台区分类准确性,减少错判和漏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