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2605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392211.9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拓扑和控制策略的变频调速器电压耐受能力提升方法,使用改进型Boost升压器代替原直流端的电容、电感,增加极少成本从而获得在电压暂降情况下直流环节电压仍保持较高水平的特性;控制策略方面提出采用增强型分数阶PI控制器代替直接转矩控制中的速度PI控制器,在电压暂降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好的控制性能。本发明针对变频调速器电压暂降耐受能力的提升,摒弃采用外部储能设备,提出改进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变频调速器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同时减少了提升其电压暂降耐受能力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58388.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其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全加密芯片的边缘物联代理方法,其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安全加密芯片获取的待上传数据进行语义分析,捕捉到待上传数据的词粒度语义特征,并通过对其进行上下文语义强化,以挖掘出待上传数据的全局上下文深层语义信息,从而智能识别待上传数据是否为敏感数据,以便于对其进行加密处理。这样,利用安全加密芯片在本地进行敏感数据的识别和加密处理,在提高数据传输安全性的同时,也确保了边缘物联代理的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554380.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多形态分布式储能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构建含火电机组与电网侧分布式储能的电力系统调频模型;B:分析系统频率响应特性,设计多尺度形态学分频滤波器;C:根建立储能的调频耗量模型,确定调频过程中的相关约束;D:优化分配分布式储能的调频出力,完成分布式储能一次调频控制策略。本发明将频率信号经形态学滤波器分为高、低两个频段,分别由多形态分布式储能和火电机组承担,以系统一次调频耗量最低为优化目标,并将此优化问题转换为各个储能的调频边际成本一致性的优化问题,使各储能承担符合自身调频能力的调频责任,可以减少火电机械磨损,避免储能的过充过放,提高系统频率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1164386.6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式放线滑车,包括框形架、摆动板和连接臂。框形架的横截面为具有缺口的矩形,此缺口形成入口。框形架内设有固定辊,此固定辊上套设有多个导向轮。摆动板摆动设置在框形架上且连接有弹性件,连接臂摆动设置在框形架上且和框形架之间具有锁定结构、和摆动臂之间具有卡接结构。使用时,将连接臂的摆动端调整至入口上方,而后无人机带动导引绳通过入口移动至与摆动板接触,随后摆动板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向下偏转,导引绳进入框形架内并与导向轮相接;同时,连接臂向下摆动至连接框形架的开口两侧,弹性件带动摆动板复位。本发明提供的自锁式放线滑车,能够在导引绳安装到位后实现连接臂的锁定,确保了放线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11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0507587.5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理想大地中存在非理想导体时电缆传输线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矩量法综合计算不同频率下接地网与二次电缆铠装层中的暂态骚扰,得到铠装层和接地网仿真模型;然后利用二次电缆的传输线法计算从二次电缆铠装层耦合至屏蔽层和芯线中的骚扰电压与电流,得到二次电缆屏蔽层和芯线的传输线模型;通过铠装层和接地网仿真模型与二次电缆屏蔽层和芯线的传输线模型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行迭代至收敛得到电缆传输线模型,基于提出综合考虑接地系统与二次电缆两个耦合途径下二次电缆的计算方法,综合利用矩量法优势和传输线法优势,互补迭代进行计算,为实际变电站/换流站设计、验收以及建设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636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40086.2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基于充电桩系统中的充电装置对待测车辆进行充电的情况下,通过充电桩系统中的温度检测设备检测待测车辆的温度;在温度超出预定温度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充电桩系统中的移动装置将待测车辆移动至充电桩系统中的隔离装置内,其中,隔离装置用于将待测车辆与预定邻域范围内的相邻车辆分离。本发明解决了由于未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处理,造成的火灾状况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1051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0647820.5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特高压换流变动力排油装置、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特高压换流变排油技术领域,包括本体三通、断流阀、本体油箱排油装置、储油柜排油装置和事故油池;本体三通设置于本体油箱上部与储油柜底部之间,本体三通第一端口通过管道与储油柜的底部连接,第二端口通过管道与储油柜排油装置连接,第三端口设置断流阀,断流阀的输出端口通过管道与本体油箱连接,本体油箱排油装置通过管道连接于本体油箱底部,本体油箱排油装置、储油柜排油装置输出端通过管道分别与事故油池连接,本体油箱排油装置包含油泵通过管道与本体油箱连接;在初期火灾发生时,快速、安全、可靠地排出本体油箱和储油柜内部的大量变压器油。
-
公开(公告)号:CN1142448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1434664.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H04L67/1095 , H04L67/104 , H04L9/40 , H04L9/32 , G06F16/182 , G06F16/2458 , G06F17/16 , G06F21/6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数据共享方法、装置以及大数据共享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数据需求方通过区块链发送数据请求,数据请求包括数据的索引信息,索引信息包括数据的存储位置信息;根据索引信息检索数据提供方的本地存储器中的数据,得到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通过区块链发送至数据需求方。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大数据共享采用的区块链冗余信息量过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495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635103.X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SOC的储能电站群电网AGC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进行荷电状态SOC的划分和ACE的分区;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划分的储能电站的荷电状态SOC,建立储能电站的充放电控制模型,对储能电站的调频出力进行分段控制;步骤三、根据步骤一划分的联络线的分区情况,调整储能电站群的动态功率分配的动态分配系数,平滑调节储能电站群内的储能功率分配。本发明通过调整储能电站群的动态功率分配的动态分配系数,平滑调节储能电站群内的储能功率分配,防止储能系统的过冲和过放的现象,有效提升储能电池系统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10200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0984611.X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博 , 李伟 , 王丽霞 , 王大维 , 杨壮观 , 王磊 , 乔林 , 吕旭明 , 王小溪 , 李耀宗 , 蔡明玖 , 刘中彦 , 商艳丰 , 白添元 , 陆鑫 , 阮秀琼 , 林燊 , 曹国强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大数据平台用电客户核心资源管理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数据采集终端,获取用电客户基本信息和电能示值信息;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将所需信息抽取至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存储、汇总、分析,得到指标数据;信息展示终端,将指标数据发送至信息展示终端进行显示。本发明从技术角度利用基于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减少数据从采集到分析展示的环节、减少数据重复计算的设备成本和时间成本;从业务角度融合客户规模、用电需求、电费回收、客户监测、客户价值等分析模型构建客户核心资源指标体系,集中挖掘客户核心资源,提升了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