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平衡压力式喷射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39584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61020.9

    申请日:2010-04-27

    Inventor: 张博 沈胜强

    Abstract: 一种主动平衡压力式喷射制冷系统,属于能源技术和制冷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在传统的喷射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两个换热器。制冷剂液体先经第一换热器18或第二换热器29预热,之后进入发生器14制取工作蒸汽。发生器14的蒸汽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喷射器1的工作蒸汽入口端连接。热水通过管路进入发生器14,之后分别进入换热器18和换热器29。换热器18和换热器29中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管路进入发生器14。冷凝器2的冷却水通过管路进入换热器18或换热器29。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在充分回收利用太阳能或工厂生产余热的同时,减小液体泵前后压差,提高泵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抽汽余压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53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8066.X

    申请日:2024-10-23

    Inventor: 郭向吉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抽汽余压利用系统,包括:供气单元和加热单元,供气单元包括锅炉(4),与锅炉(4)连通的高压缸(1),与高压缸(1)连通的中压缸(2),与所述中压缸(2)连通的低压缸(3);还包括余压利用单元,其包括涡流管(10),涡流管(10)通过抽汽管(31)与中压缸(2)相连;还包括热网换热器,涡流管(10)热端的热气流依次通过热端管(34)、热网换热器(7)与回流管(35)进入凝汽器(6),涡流管(10)的冷端通过冷端管(36)连入凝汽器(6),热用户(8)通过热交换管路(37)接入热网换热器(7),由于涡流管将抽汽管的来流分离为更低温度的冷气流或气液混合物和更高温度的热气流,热气流进入热网换热器后,温度较传统的抽汽温度要更高,较大的传热温差意味着,在换热器换热量不变的前提下,可大幅减少换热器面积,降低换热器投资成本和占地体/面积;同时,冷端出口产物进入直接进入到凝汽器中,也可降低凝汽器所需冷负荷,降低空冷器运行成本。

    用于耦合生物质资源的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方法、核算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719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47143.X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耦合生物质资源的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方法、核算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其属于能源利用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包括:确定冷热电联产系统在燃料处理阶段的第一碳排放量;确定冷热电联产系统在冷热电联产处理阶段的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冷热电联产系统在尾气处理阶段的第三碳排放量;根据第一碳排放量、第二碳排放量和第三碳排放量,确定冷热电联产系统在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本发明根据耦合生物质资源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所有碳排放源,确定其碳足迹,从而提供了全面而准确地碳足迹核算方式。

    一种应对来流参数变化的自调节式涡流管

    公开(公告)号:CN1189347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06376.8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来流参数变化的自调节式涡流管,所述涡流管的涡旋室外侧安装有入口传动结构(10),其包括气缸(8)和由气缸驱动转动的圆环结构;来流主管路与入口喷嘴(11)相连,来流支管路与气缸(8)无杆腔相通,气缸(8)的活塞杆与圆环结构驱动连接;当来流压力升高时,部分来流气体通过来流支管路进入气缸无杆腔,气缸(8)的活塞杆带动圆环结构旋转并通过转动控制阀片(16)来扩大入口喷嘴(11)流量面积,自动适配较高的入口压力与流量,自调节式涡流管气缸通过感应来流流体压力的变化,能够精准地调节喷口17阀门开度,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流量和压力控制。

    一种煤层气的液化装置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63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63345.9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开发一种节能且成本效益高的煤层气的液化装置,该液化装置的煤层气(CBM)液化过程与液态空气能量储存(LAES)系统和主动磁制冷机(AMR)集成,以促进电力的共同生产。这种集成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的CBM单一混合制冷剂(SMR)液化过程中的能效和经济挑战。LAES和AMR技术与传统的CBM‑SMR过程的集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以增强CBM的液化过程。基于磁热效应的AMR提供了一种环保的制冷方法;并在CBM液化的预冷阶段提供有效的冷火用。LAES以液态空气的形式储存能量,在其放电模式下提供冷火用以帮助CBM的液化阶段,这可以提高整体能效。由LAES的放电阶段还通过空气涡轮机可以作为CBM液化过程中压缩机使用的输入电源的电力。

    泵辅助毛细力驱动两相流体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9430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551943.4

    申请日:2022-12-05

    Inventor: 郭向吉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泵辅助毛细力驱动两相流体热管理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及储液罐,储液罐除了起到给泵供液作用外,还具有系统控温作用;压缩机,其将蒸发器出口的蒸汽进行升温升压后供给冷凝器;膨胀阀,其用于将来自高压区冷凝器的液体工质进行降压降温;以及泵,其位于在循环路径中,将工质以单向循环模式供向蒸发器;在蒸发器中,液体工质以旋流的方式被提供到亲水性毛细薄片上,并蒸发形成蒸汽态工质,在旋流流道内,使液体在亲水性毛细芯薄片的环形区域中分布更均匀,更有利于控温的均匀性;同时压缩机的加入,可以让蒸发器出口蒸汽升温升压,让其可以在更高温度冷源散热,既提高了系统环境使用上限,同时可以进行废热制冷。

    泵辅助毛细力驱动两相流体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94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51943.4

    申请日:2022-12-05

    Inventor: 郭向吉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泵辅助毛细力驱动两相流体热管理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及储液罐,储液罐除了起到给泵供液作用外,还具有系统控温作用;压缩机,其将蒸发器出口的蒸汽进行升温升压后供给冷凝器;膨胀阀,其用于将来自高压区冷凝器的液体工质进行降压降温;以及泵,其位于在循环路径中,将工质以单向循环模式供向蒸发器;在蒸发器中,液体工质以旋流的方式被提供到亲水性毛细薄片上,并蒸发形成蒸汽态工质,在旋流流道内,使液体在亲水性毛细芯薄片的环形区域中分布更均匀,更有利于控温的均匀性;同时压缩机的加入,可以让蒸发器出口蒸汽升温升压,让其可以在更高温度冷源散热,既提高了系统环境使用上限,同时可以进行废热制冷。

    薄膜蒸发旋流式两相流体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16173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51945.3

    申请日:2022-12-05

    Inventor: 郭向吉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薄膜蒸发旋流式两相流体蒸发器,其包括蒸汽盖板、入口盖板、旋流蒸发室、出口盖板和亲水性毛细薄片;所述亲水性毛细薄片设置在旋流蒸发室的内底部并提供毛细驱动力,两相流体蒸发器通过泵辅助进行旋流式供液,克服了传统两相流体蒸发器毛细芯本身通过毛细力供液的限制,可以实现更大的散热量,旋流式供液方式也保证了毛细芯径向液体分布更加均匀;采用亲水性毛细芯薄片进行吸液蒸发,可以实现具有更高换热系数的薄膜蒸发,提高蒸发过程的换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