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6532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39153.3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Inventor: 刘孝孔 , 绪瑞华 , 李连立 , 王金正 , 孟凡超 , 程桦 , 彭世龙 , 郭龙辉 , 姚直书 , 张亮亮 , 余大有 , 孙家应 , 荣传新 , 王晓健 , 蔡海兵 , 林键 , 秦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表土薄基岩开采地层沉陷规律平面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模型架、模拟地层、承压水袋、液压加载系统和数据监测系统,所述模拟地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部含水层、中部隔水层和底部含水层;所述承压水袋包括底部承压水袋和顶部承压水袋,所述液压加载系统包括油缸,所述油缸位于所述模拟地层的上方,所述数据监测系统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和数据采集器,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均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讯连接。该试验装置及方法填补了厚表土薄基岩煤层开采与底含疏水沉降共同作用下地层沉陷规律模型试验装置和方法的空白,对揭示该地质条件和采矿条件下的地层沉陷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0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9979.5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压含水层顶管触变泥浆滤失成膜特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设系统;S2承压含水层铺设;S3承压含水层初始渗透系数测试;S4触变泥浆浆液制备;S5承压含水层水压施加;S6触变泥浆滤失成膜测试;S7承压含水层渗滤加固体渗透系数测试:水在土体内进行自下而上的单向渗透,计算获得承压含水层渗滤加固体的渗透系数;S8触变泥浆滤失成膜特性评价:绘制触变泥浆滤失过程中滤失深度、液面下降高度、液体滤失体积与滤失时间的关系曲线,建立拟合方程,获得触变泥浆的滤失速率。该方法采用顶管触变泥浆滤失+成膜+渗流联合测试,综合评价触变泥浆滤失成膜性能,优化泥浆配方,提高施工效率和减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6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463882.5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井井筒与地层协同‑滑移界面导水机制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模型箱体、井筒、地层、水压控制组件、水平地压控制组件、滑移控制组件、数据采集组件、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所述模型箱体用于容纳所述地层,所述井筒竖向贯穿所述模型箱体和所述地层;所述水压控制组件能够向所述地层内充水,所述水压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所述地层的水压;所述水平地压控制组件用于为所述地层提供水平地压;所述滑移控制组件用于为所述井筒提供向下的滑移力;所述数据采集组件与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所述数据采集仪与所述计算机连接。利用该测试系统能够探究导水通道演化特征及地下水渗流规律,揭示废弃立井井筒压煤开采界面导水致灾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275664.8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移动加载的中小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属于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时程响应获取;S2:时程响应预处理;S3:影响线识别;S4:承载能力评估。本发明利用单辆重车移动加载获取桥梁时程响应;然后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剥离桥梁时程响应中的结构动力成分,再根据采样频率及车辆轴距构建桥梁影响线识别数学模型,从而剔除桥梁时程响应中的车辆多轴效应;并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解得桥梁影响线的稳定解;然后通过在桥梁影响线上开展虚拟加载,重构桥梁虚拟静力响应,并采用传统校验系数法评价桥梁承载能力,有效提高了桥梁承载能力评估速率,避免了加载效率较高而导致桥梁结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0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94802.7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桥梁影响线识别方法,属于影响线识别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预处理;S2:建立影响线识别数学模型;S3:影响线求解。本发明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剔除桥梁实测响应中的结构动力成分,得到含有车辆多轴效应的桥梁准静态响应数据;结合采样频率与车辆轴距,建立了影响线识别的数学模型,将车辆多轴效应转化为单位集中荷载,进而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准确解得桥梁影响线的稳定解。
-
公开(公告)号:CN11582252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62853.7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炭开采及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气两相变温压裂驱替的煤层气开采方法。本开采方法的增透原理是在通过先增大钻孔内气压,小范围的增加煤层透气性,再通过提高煤层的含水量使贮藏在孔隙中的液态水变成固态冰进而继续增透,再通过高温气体的注入再让固态水液化或者气化,进而降低了煤岩体的强度,再进行高压气体的注入从而把煤层的透气性扩大进而提高煤层气的开采效率;各个步骤的相互衔接,且各个步骤之间具有相互协同配合作用,达到了前一步骤为后续操作提供了便利或增强了后续步骤的效果,极大增加煤层气的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10127.9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械破岩模型实验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系统包括岩样内部受力检测系统、岩样表面扫描系统、超声监控系统、岩样表面受力监测系统。岩样内部受力检测系统包括:光源、光纤传感器、测力变送器;光纤传感器安装于岩样内部,通过光纤一端与光源相连接,另一端与测力变送器相连接;光纤传感器在岩样内部至少呈三层布置,每一层光纤传感器距岩样上表面垂直距离分别间隔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根据压力变化输出不同的光信号,测力变送器根据接收到的不同的光信号生成对应的压力信号获得岩样内部受力;岩样表面扫描系统用于监测岩样表面状态;超声监控系统用于分析岩样损伤位置信息;岩样表面受力监测系统用于采集岩样表面三维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73975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49217.7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沉陷地裂缝高差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地表微地貌测量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裂缝两侧的光源发射组件和光源接收组件,所述光源发射组件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固定杆件、光源发射器,所述第一固定杆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源发射器连接。本发明利用裂缝较高侧基座上的光源发射器发射光束,通过可伸缩的杆件调节裂缝较低侧基座上的光源接收器高度以接收光束,读取伸缩杆件上竖尺的读数,多次测量获取裂缝高差平均值,可以准确快速的测量裂缝高差,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便于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1196532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739153.3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Inventor: 刘孝孔 , 绪瑞华 , 李连立 , 王金正 , 孟凡超 , 程桦 , 彭世龙 , 郭龙辉 , 姚直书 , 张亮亮 , 余大有 , 孙家应 , 荣传新 , 王晓健 , 蔡海兵 , 林键 , 秦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表土薄基岩开采地层沉陷规律平面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模型架、模拟地层、承压水袋、液压加载系统和数据监测系统,所述模拟地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部含水层、中部隔水层和底部含水层;所述承压水袋包括底部承压水袋和顶部承压水袋,所述液压加载系统包括油缸,所述油缸位于所述模拟地层的上方,所述数据监测系统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和数据采集器,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均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讯连接。该试验装置及方法填补了厚表土薄基岩煤层开采与底含疏水沉降共同作用下地层沉陷规律模型试验装置和方法的空白,对揭示该地质条件和采矿条件下的地层沉陷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788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905471.2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世龙 , 程桦 , 郭龙辉 , 林键 , 姚直书 , 荣传新 , 余大有 , 赵仁乐 , 孙家应 , 王晓健 , 蔡海兵 , 李红友 , 李华 , 秦志强 , 王彬 , 张亮亮 , 王雪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表土薄基岩底部含水层疏水规律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模型架、模拟地层、配重块和数据监测系统,所述模拟地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底板、煤层、薄基岩层、底部含水层和厚表土层,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模拟地层的上方;所述底部含水层由若干承压水袋组成,所述数据监测系统包括竖向光纤、横向光纤和数据采集器,所述竖向光纤和所述横向光纤均布置在所述模拟地层内,所述竖向光纤和所述横向光纤均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讯连接。利用该试验装置及方法能够对煤层开采效应和底含疏水效应两者共同作用下地层沉陷规律进行试验,探究采煤诱发的薄基岩裂隙演化与分布规律,揭示厚表土底部承压含水层疏水规律及其渗流场演化机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