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55689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710053097.2
申请日:2007-08-31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一种冷镦用铌、钒复合微合金化低碳硼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钢铁冶金及材料的领域。为解决现有低碳硼钢产品标准级别低,生产成本高以及产品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冷镦用铌、钒复合微合金化低碳硼钢,按重量百分计为:C:0.18~0.24、Mn:0.80~1.2、Ti:0.01~0.03、B:0.001~0.003、Nb:0.02~0.08、V:0.02~0.08、Als:0.01~0.05、Si<0.20、P<0.03、S<0.03,余量为Fe,加工方法依次包括特定工艺参数的下列工艺过程:转炉或电炉冶炼,LF炉精炼,连铸,加热,扎制,控冷。本发明利用Nb、V的复合微合金化作用,在强化的同时,保证低碳硼钢的综合性能,可用于10.9级乃至12.9级高强度标准件用硼钢产品,完全可以替代目前使用的CrMo系合金钢,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1280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643550.X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一种珠光体片层间距小于150nm的高强桥索钢,其化学成分按wt%:C 0.95~1.0%、Si 0.8~1.0%、Mn 0.3~0.6%、P≦0.025%、S≦0.025%、V 0.030~0.045%、Als 0.025~0.035%、Ti 0.010~0.03%、Cr 0.2~0.4%、Ni 0.2~0. 3%、Nb 0.02~0.03%、N 0.007~0.010%;生产步骤:铁水脱硫并转炉冶炼;氩站吹氩;LF精炼;RH处理;出钢并连铸;开坯;加热;轧制;空冷至室温;第二次加热;高速轧制;减定径轧制;吐丝;冷却;风冷至室温。本发明珠光体片层间距小于150nm,合金收得率高,钢的纯净度高,抗拉强度≥2000MPa,并在不影响延伸率的情况下,最终可提高抗拉强度15%。
-
公开(公告)号:CN103409682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375326.8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碳碳素钢线材生产超细钢丝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用C含量在0.60~1.20%、Mn含量在0.20~0.45%的高碳碳素钢线材;去除高碳碳素钢线材表面氧化铁皮,然后进行7~15道次的初次连续拉拔,省去中间的退火工序,得到半成品钢丝;再进行热处理及淬火;最后进行15~25道次的连续拉拔,制得超细钢丝。本发明首先在线材生产过程中,通过加热炉工艺、高温轧制工艺和延缓快冷工艺,得到强度和硬度均较低于常规的线材。这种较柔软的高碳钢线材在冷加工时性能优良,即可以提高拉拔速度,也可以因内应力低而省略拉拔过程中的退火工序,有效的提高钢丝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保证钢丝的强度性能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61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31108.8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细规格高端帘线钢钛夹杂的生产方法,包括铁水脱硫、转炉冶炼、精炼、方坯加热、热连轧、冷却、集卷的步骤,其中,选择高炉铁水重量百分比含量Ti≤0.05%,采用喷镁粉脱硫工艺,控制出站铁水硫重量百分比含量S≤0.005%,罐内脱硫渣扒干净;转炉冶炼时,采用顶-底复合吹炼,终点采用高拉补吹工艺,转炉终点控制C含量为0.10~0.30%,出钢温度1640~1660℃;精炼时,全程吹氩,加入CaC2、特硅化渣,形成白渣,再加入FeMn合金进行成分调整;均热段温度为1050~1150℃,头尾温差小于50℃,加热时间240~260min;热连轧时,开轧温度为1030~1070℃,精轧入口温度为870~900℃;减定径机入口温度为905~925℃;吐丝温度为910~925℃,吐丝速度85~90m/s。按照上述方法生产的帘线钢线材Ti夹杂罚分值明显地降低,平均值<5。
-
公开(公告)号:CN102936688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473122.3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抗拉强度≥2000MPa的桥梁缆索用线材及方法,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95~1.2%,Si:0.1%~0.48%,Mn:0.6~1.0%,Cr:0.1~0.5%,V:0.01~0.05%,Cu≤0.05%,Al:0.05~0.15%,N:0.01~0.03%,P≤0.025%,S≤0.015%;其生产步骤:冶炼并连铸成坯;对铸坯进行加热;轧制;再次加热;高速轧制;吐丝;风冷至室温;待用。本发明由于采用连铸大方坯,开轧成小方坯,再送高线轧制,从而使桥梁缆索用线材的金相组织等均匀,晶粒得到更好的细化;且由于采用了大风量的快速冷却等工艺,从而使最终桥索用钢丝的抗拉强度≥2000MPa且稳定,扭转值达到≥15次,冷拉拔中未因钢丝质量问题而产生断丝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605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81869.2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包钢用线材导电率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铜包钢用线材置入温度T恒温,测量所述铜包钢用线材的电阻R;沿所述铜包钢用线材长度方向测量横截面的面积S;再测量所述铜包钢用线材两电位端的长度L(m),计算所述铜包钢用线材在温度T时的实测电阻率ρ和实测导电率;2)设定环境温度修正系数K=R20/RT,绘制环境温度修正系数K与温度T的线性关系;3)所述实测导电率与环境温度系数K的比值即为所述铜包钢用线材的导电率。本发明提出了环境温度修正系数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准确矫正不同温度的实验环境下测得的铜包钢用线材的导电率,准确快速、简便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936688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73122.3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抗拉强度≥2000MPa的桥梁缆索用线材及方法,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95~1.2%,Si:0.1%~0.48%,Mn:0.6~1.0%,Cr:0.1~0.5%,V:0.01~0.05%,Cu≤0.05%,Al:0.05~0.15%,N:0.01~0.03%,P≤0.025%,S≤0.015%;其生产步骤:冶炼并连铸成坯;对铸坯进行加热;轧制;再次加热;高速轧制;吐丝;风冷至室温;待用。本发明由于采用连铸大方坯,开轧成小方坯,再送高线轧制,从而使桥梁缆索用线材的金相组织等均匀,晶粒得到更好的细化;且由于采用了大风量的快速冷却等工艺,从而使最终桥索用钢丝的抗拉强度≥2000MPa且稳定,扭转值达到≥15次,冷拉拔中未因钢丝质量问题而产生断丝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2268598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218013.2
申请日:2011-08-01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雨阳伞U型伞骨用钢及生产方法。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C:0.28~0.33%,Si:0.15~0.25%,Mn:0.60~0.80%,P≤0.020%,S≤0.015%,Cr:0.15~0.25%,Als:0.02~0.06%;其生产步骤:采用喷镁粉铁水脱硫;转炉冶炼;出钢;预脱氧;全程吹Ar;终脱氧;精炼;化渣;加入铬铁;对钢水成分微调;钙处理;连铸;连铸坯加热;高压水除鳞;粗轧;精轧;吐丝;斯太尔摩延迟冷却;空冷至室温并待用。本发明制作U型伞骨冷加工性能更好,易拉拔,不易加工硬化,可省掉用户的一道中间退火,最终U型伞骨成品强度满足用户要求,U型伞骨的塑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268595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217963.3
申请日:2011-08-01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铜包钢用钢及生产方法。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C≤0.01%,Si≤0.009%,Mn:0.05~0.12%,Als:0.008~0.015%,P≤0.015%,S≤0.01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生产步骤:冶炼并连铸成坯;对连铸坯加热;在高线粗轧;在高线进行精轧;吐丝;斯太尔摩延迟冷却;空冷至室温;待用。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所用的SWRM6盘条存在的易产生加工硬化,导电率低,不能满足高端铜包钢要求。提供冷加工性能优良、导电率高,完全满足了用户要求的铜包钢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664764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272182.7
申请日:2009-09-22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斯泰尔摩控冷工艺方法,它包括风冷工艺和水冷工艺,所述水冷工艺中:至少一个水冷段内中,各喷水喷嘴以喷水角度为15~25°、85~95°交替排列方式向冷却辊道上行走的线材喷水,喷水角度为喷水喷嘴轴线与线材行走方向的夹角;所述风冷工艺中:吹风喷嘴从在冷却辊道的上下左右向冷却辊道上行走的线材吹风。本发明方法可有效破坏钢材表面的膜冷却状态,形成直接与钢材接触的核冷却状态,能减少或抑制网状组织的析出,保证主控组织为均匀的索氏体组织,以得到优良的拉拔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