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861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36998.0

    申请日:2023-09-22

    Inventor: 魏真 陈金玲 杨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编码基因及其应用,所述重组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重组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的编码基因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本发明的重组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CcABF的最适pH为8.0,且对较高浓度(1000mmol/L)的木糖、较低浓度(400mmol/L)的阿拉伯糖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另外本发明重组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在终浓度为1mmol/L Na+离子环境下活性几乎不受影响,残余活性达到99%,同时与其他基因来源的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相比具有较高的活性,其比活性为52.13U/mg。

    抗氧化亮胱赖肽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2574279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37875.7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抗氧化亮胱赖肽,其氨基酸序列为Leu‑Cys‑Lys。本发明还公开了抗氧化亮胱赖肽的制备方法,以海洋糠虾粉为原料提取蛋白,然后采用天然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分离纯化、冷冻干燥得到抗氧化活性亮胱赖肽;酶解条件为:pH为5.0-8.0、温度20℃-40℃、酶解时间为2h-6 h、酶‑底物配比为800-1200 U/g;酶为天然中性蛋白酶。也可以采用肽合成方法或者合成与修饰方法合成得到抗氧化亮胱赖肽。本发明还公开了亮胱赖肽抗氧化用途。本发明是一种天然高效的抗氧化剂,以来自于海洋糠虾的虾蛋白为出发点,通过蛋白酶的切割条件控制,切割为具有特定的肽链长度和结构域组成的活性活性肽,而使抗氧化活性得以高效地实现。它可以消除了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所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可以取代传统的合成食品抗氧化剂。

    一种Aspergillus nidulans几丁质脱乙酰基酶突变体

    公开(公告)号:CN11194479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36310.5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spergillus nidulans几丁质脱乙酰基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将真菌Aspergillus nidulans几丁质脱乙酰基酶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如下突变:139位亮氨酸(L)突变为甘氨酸(G),164位赖氨酸(K)突变为谷氨酸(E),166位酪氨酸(Y)突变为色氨酸(W),171位丙氨酸(A)突变为色氨酸(W),195位丙氨酸(A)突变为谷氨酸(E),199位组氨酸(H)突变为天冬酰胺(D),所述真菌Aspergillus nidulans几丁质脱乙酰基酶氨基酸序列GenBank收录号为XM_677557.1;本发明通过定点突变改造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使所编码的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催化活性增加,是比活力是野生型酶的2.95倍,大大提高了几丁质脱乙酰基酶的催化效率,同时适用于工业生产需求,值得推广。

    一种原玻璃蝇节杆菌CDA2-2-2及其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501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05809.5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玻璃蝇节杆菌CDA2-2-2及其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方法,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并于2018年12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932,其16S rDNA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MH978647,并公开利用菌株CDA2-2-2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方法,具体以葡萄糖0.5%,酵母粉1.0%,MgSO40.01%,陈海水配制,pH7.0的发酵培养基,按照装液量40%、接种量2%、35℃、140 rpm发酵84 h,即可制备几丁质脱乙酰酶;本发明采用的几丁质脱乙酰酶的发酵培发明养方案可以发酵获得更高发酵水平的几丁质脱乙酰酶,利用来自海洋的原玻璃蝇节杆菌制备,相较于现有陆源真菌,来自海洋的原玻璃蝇节杆菌产酶水平高,催化温度温和,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得推广。

    假节杆菌NT14及其产右旋糖酐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356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090882.7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来自海洋的假节杆菌(Pseudarthrobacter sp.)NT14,其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9741。该菌株能产右旋糖酐酶,丰富了产右旋糖酐酶的海洋细菌品种。该菌株在0℃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生长的pH适宜范围为5‑8;在NaCl浓度为0%‑5%时可以生长。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前述假节杆菌产NT14的方法,本发明产酶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所产右旋糖酐酶的适合作用温度为55℃,在25℃~60℃温度范围时有催化活力,产生的右旋糖酐酶的热稳定性好,在50℃下保温5h后酶活仍能保持90%以上,55℃的半衰期是1h;该酶在pH 5.5~8.0的范围内稳定。所产右旋糖酐酶将可以运用于水解右旋糖酐,其水解产物均为低聚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