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9541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989047.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L21/329 , H01L29/861 , H01L29/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性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利用热蒸发方法蒸镀得到一金属底电极,采用机械剥离方法获得结功能层,并采用干法转移方式将所述结功能层转移至金属底电极表面,最后将液态金属电极与所述结功能层接触,其中,所述金属底电极材料为功函数大于4.5eV的金属,所述结功能层的材料为双极性二维半导体材料,所述结功能层和所述液态金属电极的接触面积可以通过下压或提拉液态金属电极的方式调控;本发明所提供的双极性二极管器件将液态金属电极用于二维半导体二极管器件的构筑,利用液态金属的尺寸和形貌的可调控性实现了二极管器件的极性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10152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584833.X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惰性载体进行酸化,然后再与硅烷偶联剂反应,得到表面修饰了氨基的载体;将所述表面修饰了氨基的载体与卤代苯甲醛反应,得到卤化载体;将卤化载体、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共轭微孔聚合物修饰的载体;将共轭微孔聚合物修饰的载体与贵金属盐的有机溶液接触,并进行氢气还原反应,得到基于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复合催化剂。本发明将具有高耐辐照性能和疏水性的共轭微孔聚合物负载于惰性载体表面作为负载贵金属的基体来提高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重启性能,用于氢及其同位素的催化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35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77358.3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双语预定义翻译对融入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的方法。本发明一种将双语预定义翻译对融入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的方法,应用在基于注意力机制且采用encoder-decoder框架的NMT模型,包括:目标是为了将双语预定义的翻译对(p,q)融入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其中p出现在源端的句子中,且p需要被正确翻译为q,出现在在目标端的句子中,同时源端中的其它的词被正确翻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我们提出将样例引入神经机器翻译模型,以此来指导其翻译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通过使用tagging方法,使模型学习到这种模式,建立源端和目标端预定义短语对地联系,提高它们被成功翻译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25753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1063099.X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膜及显示装置,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和第二触控感应区域,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导电单元,第二触控感应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导电单元,所述多个第一导电单元和所述多个第二导电单元分别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单元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导电的第二侧边分别与同一参照线之间的两个夹角相异。该透明导电膜及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触控感应区域和第二触控感应区域上设置与同一参照线之间具有不同夹角的若干第一导电单元和第二导电单元,以避免贴合后的透明导电膜产生碎花纹或者明显的线条,有效地避免第一导电单元和第二导电单元与液晶显示器中的矩形像素单元的周期叠加,从而防止莫尔条纹的产生,提升其视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739384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1112295.7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结构柔性触控屏的贴合对位方法,所述层结构柔性触控屏包含两层导电膜,其中一层为发射层,另一层接收层;所述层结构柔性触控屏的贴合对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在发射层及接收层的可视区以外四周分别设置对角对位靶标,同时在柔性线路板绑定区处设置绑定区对位靶标;所述发射层及接收层的对位靶标的几何位置相同;2)、贴合采用对角对位贴合方式,其中一个对位靶标为绑定区域的靶标。本发明采用这种贴合方法,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产品柔性线路板绑定的良率、效率及稳定性,同时为于窄边框设计提供了后续的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68379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121197.8
申请日:2017-03-02
Applicant: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H01B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3/00 , B05D2350/60 , H01B13/0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导电膜的涂布方法及用于形成疏水疏油物质的装置,所述涂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①:在基板的表面制作网格状凹槽;步骤②:在基板的凹槽面形成一层疏水疏油物质;步骤③:在凹槽内填充导电材料;步骤④:将多余的导电材料刮擦干净。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解决刮涂之后的清洁问题。通过在凹槽及基板表面预留一定的防污染材料(疏水疏油的物质),在刮涂过程中,导电材料就不会残留在基板的表面,从而不需要清洁,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解决了由于清洁导致的划伤,异色,短路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4739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07841.X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G06F3/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 , G06F2203/04103
Abstract: 一种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透明导电膜和触控屏,制作方法包括:利用模具在透明绝缘衬底的一面上压印形成连续的凹槽;在透明绝缘衬底的一面上涂覆胶状物,利用模具对远离透明绝缘衬底的一面进行压印,使其固化后形成凹槽;向凹槽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导电层,即内线路;在与导电层接触的一面形成外线路;按照预设图形对内线路和外线路去除不必要的导电材料,以形成绝缘通道和绝缘线路,完成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本发明将丝网印刷与埋入式纳米压印相结合,统一的网格填充作为一个通用的模具,该模具可以适用于多个机种,只要根据不同的规格进行丝印和镭射即可,可以有效降低费用和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5374467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696751.6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转印方法及纳米功能器件,其中,纳米转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柔性金属基板上涂布光刻胶;S2.对所述涂布光刻胶的柔性金属基板进行光刻,形成沟槽图形;S3.第一次电铸处理,形成图形电极;S4.第二次电铸处理,形成转印层;S5.通过卷对平转印模式,控制所述柔性金属基板,在相应承接基板上转印形成纳米结构材料层。本发明可在同一基板上实现不同材质的纳米电极或纳米结构功能区的转印,或者在同一基板相同区域实现多层复合结构纳米电极和功能区的转印。其利用金属基底上的图形电极作为转移模具,通过电沉积工艺,在转印模具的电极上形成纳米级材料层,并将模具上纳米级材料层转移到相应的柔性基板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371687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07776.0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G06F3/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导电膜及电容触控传感器及触控显示装置,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包括多个凹槽单元,相邻的凹槽单元之间形成交叉结构,导电材料填充在凹槽内形成导电网格,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结构呈T字形。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结构简单,通过这种类T字形结构设计,网格交叉点处的槽深宽比提高,从而导电材料可以充分纳入网格凹槽内。能够大幅度提升制程的良率、稳定性及抗静电性能,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354353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46762.2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2 , G06F3/044 , G06F2203/04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导电膜,包括基板和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导电网格,所述基板的可视区和非可视区的导电网格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所述触控导电膜的触控模组和显示装置。本发明的触控导电膜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的优点,而且也提升了稳定性,对应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组装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