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34869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41065.9
申请日:2007-09-04
Applicant: 艾尔廸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奕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A61L9/22 , B03C3/41 , B03C3/49 , B03C2201/08 , B03C2201/10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34 , C01B2201/60 , C01B2201/90 , F24F2003/1635 , F24F2003/1682 , H05H1/2406 , H05H2001/2412 , H05H2001/2437 , H05H2001/2443 , H05H2245/121 , Y02A50/21 , Y02A50/22 , Y02A50/2327
Abstract: 用于进行空气处理和材料加工的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式等离子体反应器,每个扩散式等离子体反应器具有绝缘电极(13,16)和限定在电极(13,16)之间的反应室(12);位于电极(13,16)之间的反应室(12)内的扩散器(19);以及电源(40),其提供高电压的交流电给电极(13,16);其中电极(13,16)在反应室(12)内产生等离子体,从而处理流经反应室(12)的空气或加工置于反应室(12)内的材料。还提供了用于进行空气处理和材料加工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128964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80006165.3
申请日:2006-03-1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9/00 ,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24 , C01B2201/32 , C01B2201/34 , C01B2201/60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 C01B2201/90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无声放电式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包括电介体、夹着电介体而相对地配置的1组电极、向电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压而使其放电的交流电源,向产生放电的放电空间供给气体而形成等离子体。电极的至少一个由形成在电介体上的导电性供电薄膜构成,在电介体破损而在电极之间产生了电弧放电的情况下,使产生了电弧放电的部分的供电薄膜消失或氧化,使得停止产生电弧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288073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02127124.0
申请日:2002-07-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提高放电间隙冷却性能并形成产生纯净臭氧的放电间隙的臭氧发生器。它具有;平板状的低压电极(7);与低压电极主表面相对的平板状的高压电极(3);设置在低压电极(7)与高压电极(3)之间的平板状的电介质(5)及用于在叠层方向上形成厚度小的放电间隙(6)的衬垫;以及在高压电极(3)的内部形成与高压电极(3)绝缘的冷却水通路(2c)的高压电极冷却单元(2),使得在低压电极(7)与高压电极(3)之间施加交流电压并在注入氧气的放电间隙(6)产生放电,产生臭氧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270964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01821567.X
申请日:2001-11-21
Applicant: 极光有限公司
Inventor: 韦恩·E·康拉德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5 , C01B13/11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2F1/001 , C02F1/003 , C02F1/283 , C02F1/78 , C02F2201/782 , C02F2209/03 , C02F2209/04 , C02F2209/38 , C02F2209/40 , C02F2209/44 , C02F2307/04 , Y02W10/37
Abstract: 一种臭氧发生器,具有一绝缘部件、相对的第一及第二端盖件、位于高压电极与接地面之间且位于所述绝缘部件内部的气体通道,以及延伸于该相对端盖之间的至少一个固定件,由此,该固定件将端盖保持在适当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421380A
公开(公告)日:2003-06-04
申请号:CN02127124.0
申请日:2002-07-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提高放电间隙冷却性能并形成产生纯净臭氧的放电间隙的臭氧发生器。它具有;平板状的低压电极7;与低压电极主表面相对的平板状的高压电极3;设置在低压电极7与高压电极3之间的平板状的电介质5及用于在叠层方向上形成厚度小的放电间隙6的衬垫;以及在高压电极3的内部形成与高压电极3绝缘的冷却水通路2c的高压电极冷却单元2,使得在低压电极7与高压电极3之间施加交流电压并在注入氧气的放电间隙6产生放电,产生臭氧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291503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69587.9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12 , C01B13/11 , C01B13/115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2 , C01B2201/70 , F02B51/04 , F02D9/02 , F02D2009/0283 , F02M25/00 , F02M26/05 , F02M27/04 , Y02T10/121 , Y02T10/12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进气管的压力损失的增加,并且能够提高吸入空气整体的臭氧添加率的臭氧产生装置以及带臭氧产生装置的内燃机。带臭氧产生装置的内燃机包括:筒状的进气管(2),供空气在内侧区域流动;臭氧产生装置,具有用于产生臭氧的电极板(82),电极板(82)配置于内侧区域或进气管(2);以及限制体(85),所述限制体(85)限制进气管(2)的内侧区域的空气的流动,电极板(82)具有板状的电介质和紧密接触地固定于电介质的高电压侧电极以及低电压侧电极,并且电极板(82)形成为沿空气流动的方向(F)延伸的板状。
-
公开(公告)号:CN10765165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137505.2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天津中发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雪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32 , C01B2201/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气隙臭氧发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上下两端设有蜂窝端板,蜂窝端板上设有的蜂窝孔中插有外电极,外电极的内部设有内电极,外电极和内电极之间设有介质管,介质管与内电极和外电极之间分别形成内气隙和外气隙,内电极上连有电极,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气口,底端设有出气口,外电极的外部套有螺旋管,螺旋管上设有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之间连有冷却盘管。本发明在放电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成倍的增加了放电面积,提高了臭氧浓度和臭氧产率,降低了成本;而且向外电极上套有的螺旋管中通入冷却水,可及时的排出放电时产生的热量,能避免臭氧发生装置因发热严重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873856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580003316.9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2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Abstract: 一种管型臭氧产生装置(1)。臭氧产生单元(30)具有隔着放电间隙(36)布置在外侧电极管(31)的内侧的放电管(32)。放电管(32)具有介电质管(33)、设置在介电质管(33)内的筒状电极膜(34)、以及向电极膜(34)供电的供电部件(40)。电极膜(34)是以螺旋状地错开的状态在介电质管(33)上布置具有弹性的导体(35)而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520230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380041828.5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5 , C01B13/11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H01T23/00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臭氧发生装置,相对于圆筒状的高压电极,同轴地配置圆筒状的低压电极,在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之间夹着电介质施加规定的高电压而放电,通过放电产生臭氧。这里,使放电间隙长d为0.3mm~0.5mm。进而,低压电极或高压电极中的任一方形成为金属电极,另一方形成为电介质电极。并且,在与电介质电极对置的金属电极的内周面设有突起群,该突起群具有用于使该金属电极相对于电介质电极保持放电间隙长的同时保持同轴的多个突起。
-
公开(公告)号:CN10594798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86067.2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陈钦全
Inventor: 陈钦全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石英臭氧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材料;S2:制备特定尺寸的钢线,将准备好的钢线原材料在不同尺寸的模具中进行高温加热,制备成两种螺旋式钢线,且螺旋式钢线的一端留置钢线;S3:将石英管进行切割,清洗和烘干操作;S4:将S2步骤制备的两种螺旋式钢线以及S3步骤处理的石英管组装在一起,即得钢线套管;S5:将S4步骤制备的钢线套管两端分别套上固定塞,使螺旋钢线经石英管作为导电介质并将留置钢线通过固定塞上的孔洞穿出至结构外,即完成石英臭氧管的制备。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两端接上驱动电源即可产生高浓度臭氧,且能耗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