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氢气提高白桦细胞中总三萜和白桦脂醇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764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70442.8

    申请日:201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氢气提高白桦细胞中总三萜和白桦脂醇含量的方法。以白桦悬浮细胞为材料,按50g/L接种量接种于100mL B5液体培养基中,附加0.1~0.3mg/L6-BA和0.5~4.0mg/L TDZ,蔗糖20g/L,酸水解酪蛋白1g/L,pH5.5~6.0。在细胞悬浮培养第8天通入氢气使其终浓度为0.5-1.5mmol/L,培养12h后收获,白桦脂醇含量最高为1.11mg/gDW,是对照组185.1%。培养24h后收获,细胞内总三萜含量达到24.37mg/gDW,为对照组的181.32%。氢气具有无毒无害的优势,方便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该发明为解决天然植物药物来源紧缺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白桦三萜和白桦脂醇药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一种利用温度处理提高白桦丛生苗总三萜、齐墩果酸和黄酮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084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72994.5

    申请日:2013-08-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温度处理提高白桦丛生苗中总三萜、齐墩果酸和黄酮含量的方法。以白桦愈伤组织接种于NT+2mg/L6-BA的固体培养基诱导白桦丛生苗,继代两次后转移至NT+0.5mg/L6-BA固体培养基,筛选获得总三萜含量高的白桦丛生苗。将上述筛选丛生苗接种于相同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g/100ml,震荡培养第七天分别进行高温45℃和低温4℃胁迫处理,此后24h-48h收获,检测丛生苗中总三萜、总黄酮和齐墩果酸含量。两种温度胁迫处理总三萜含量可比对照提高49.20%~5.03倍,最高含量可达59.66mg/g;齐墩果酸含量比对照提高3.68倍~10.56倍,最高含量可达2.33mg/g;总黄酮含量比对照提高10%~38.37%,最高可达4.0mg/g。该申请发明无污染、低成本、可操作性强,效率高,为解决天然植物药物来源紧缺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白桦总三萜和齐墩果酸药物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利用内生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悬浮细胞中三萜积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4459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073487.5

    申请日:2009-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内生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悬浮细胞中三萜积累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从白桦树皮中分离出的内生真菌,将其制备成真菌诱导子,在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的适宜阶段,加入适宜浓度的真菌诱导子,在诱导一定时间后收获细胞,筛选出了有效提高三萜积累的内生真菌菌种,为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该菌种制备的多糖诱导子和蛋白诱导子的诱导效果,发现在白桦细胞培养的第8d,加入40μg/ml的多糖诱导子,诱导1d后可使细胞中三萜含量高达29.47mg/g,为对照组的1.78倍;在白桦悬浮细胞培养的第8d加入浓度为80μg/ml的真菌蛋白诱导子,诱导培养4d,细胞中的三萜含量达到34.49mg/g,为对照组的2.47倍。本发明通过确定添加诱导子的种类、添加浓度、适宜添加诱导子的白桦悬浮细胞的生长阶段和诱导子的诱导时间,建立了有效提高白桦悬浮细胞中三萜积累的诱导技术,为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工业化生产白桦三萜奠定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因此本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和推广前景。

    一种高产没食子酸的茶条槭悬浮细胞系

    公开(公告)号:CN101210231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710144877.8

    申请日:2007-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没食子酸的茶条槭悬浮培养细胞。其特征在于将适量的茶条槭愈伤组织接种于WPM+TDZ0.002-0.01mg/L+6-BA0.05-0.15mg/L固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15-20天1继代。选择长势好的愈伤组织转入3倍的大量元素WPM液体培养基中,激素为TDZ0.002-0.010mg/L和6-BA0.05-0.15mg/L,蔗糖为2-3%,pH值为5.8-6.0,接种量鲜重为20-40g/L。23-25℃,110-130转/min,光照8-10h/d,光照强度1400-1700Lx,7-15天1继代,20-30天为一周期,1个周期后收集细胞。鲜重达478.2g/L,干重可达22.3g/L,没食子酸含量达2.29%,没食子酸产量0.51g/L,一年可收获6.1227g/L。本发明是第一次在茶条槭植物中能通过细胞工程方法高产没食子酸的悬浮细胞。解决了没食子酸生产上的原料问题,易操作,周期短,成本低,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保护环境,保护茶条槭植物资源。

    一种通过胚挽救获得水曲柳与白蜡种间杂交F1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06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26005.X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胚挽救获得水曲柳与白蜡种间杂交F1代的方法,选择赤峰地区的白蜡树作为父本,选择哈尔滨地区本土优良水曲柳作为母本,在5月初,对雌花进行套袋、人工授粉、摘袋,授粉后35d开始取样,果实表面消毒后扒掉果皮获得无菌胚珠,将胚珠接种在发育培养基中,置于25±2℃环境下,黑暗培养7‑8周,胚珠逐渐发育成熟,然后转移至弱光条件下培养,光照强度为10μmol·m‑2·s‑1,光周期12h/d,温度25±2℃,子叶长出并转绿,对没有萌发的胚转入胚的二次萌发培养基中,光照强度为80μmol·m‑2·s‑1,子叶长出并转绿,将长出子叶的胚转移至幼苗生长培养基中,光照培养20‑25d,获得幼苗,该方法可以解决水曲柳与白蜡种间杂交中胚的畸形、幼胚败育、未成熟胚无法获得杂种植株等问题,对林木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