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穿既有线桥涵顶进水平导向纠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78701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60453.X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穿既有线桥涵顶进水平导向纠偏系统,包括后视棱镜、激光标靶单元、激光全站仪、同步控制器、液压顶推系统和主控计算机。通过后视定向确定顶进桥涵的初始姿态和理论设计轴线;通过激光全站仪对目标棱镜进行跟踪测量;通过主控计算机分析所采集的数据,确定顶进桥涵的实时姿态;当顶进桥涵的水平偏位达到预警值时,主控计算机发出指令,通过调整液压顶推系统进行纠偏。本发明综合运用测绘技术、激光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机械电子技术指导桥涵顶进施工的激光导向纠偏系统,为桥涵顶进机械化施工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作业手段,同时大大改变了传统作业方式,为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种考虑多路公交优先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7503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003693.4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路公交优先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针对可能有多路公交驶过的交叉口,通过各相位显示绿灯时间与公交人均延误、相位时间改变量与车道饱和度的函数关系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并用穷举法进行求解,得到每一周期交叉口最优的信号控制方案。本发明在考虑多路公交人均延误最小的同时,能够减少对原始信号的改变和对其他车道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公交的优先控制和交叉口的正常运行,有助于缩短乘客的公交出行时间,提升公交出行对市民的吸引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一种快速公交停靠站的延误时间组合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342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115174.2

    申请日:201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公交停靠站的延误时间组合预测方法,应用于有公交专用道的快速公交BRT系统,通过交通信息采集设备采集BRT车辆和同路段社会车辆必要的交通流信息,将信息整合成一个时间序列,对数据序列先进行线性自回归预测,再将得到的初始残差用经遗传算法优化参数后的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非线性回归法预测,叠加得到最终的BRT车辆停站延误。本发明在快速公交模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BRT系统的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紧密结合复杂交通系统的实时运行参数,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手段,对BRT车辆的停站延误进行准确预测,为其时间层面的优先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快速公交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面向大吨位顶推工程的高性能滑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1400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25062.4

    申请日:2014-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大吨位顶推工程的高性能滑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地锚单元、位于所述地锚单元上的滑板单元、后背单元、位于所述滑板单元上的水平滑移单元和位于所述滑板单元两侧的水平纠偏单元。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采用滑移凹槽的形式并设计成“四滑道”,通过滑块在滑道滑板上滑动,横向每组滑块用销轴连接,使得顶推平稳、方向容易控制。滑板左右还设置导向支墩,避免箱体顶推过程中出现过大的偏斜。占用场地少,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工期短,投资少,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大吨位整幅预制箱体一次性多点原位顶推到位的施工技术。

    一种交叉口处公交车辆不停车通过的公交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630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06567.4

    申请日:201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口处公交车辆不停车通过的公交诱导方法,具体为:首先,装载公交车载信息仪获取公交车到离站时间和路段行驶时间等实时信息,同时实地调查获取公交系统运营数据、公交线路基础信息和交叉口控制方案等数据;其次,控制中心根据车载信息仪反馈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公交抵到交叉口时所处的信号周期位置;最后,根据公交车到达时刻所处的信号周期位置,生成公交车速度诱导控制策略反馈给车载仪,诱导公交车不停车通过信号交叉口。本方法实现了公交车在绿灯相位内抵达并通过交叉口,确保了公交车辆能不停车通过信号交叉口,提升公交运营效率,且易于操作,实用性强。可在工程实践中大面积应用推广。

    一种多模式公交网络与道路网络的协同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800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46179.4

    申请日:2014-0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公交网络与道路网络的协同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包括在路网中对不同等级城市道路的布置方式和各类公交的设置方法。在路网方面:支路与次干路相连,次干路与主干路相连;支路不能直接与主干路连接。在公交设置方面:次干路布设常规公交;主干路布设BRT快速公交,在路中设置公交专用道;快速路铺设大运量轨道交通(地铁或轻轨),站点间距2km以上;站点均位于交叉口附近。本发明的路网布置形式,可减少主路上的交叉口,有效地提高整个路网的运行效率。本发明的公交设置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各级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特征配置相应类型的公交方式,提高运行效率。这种协调设计方法,方便乘客换乘,提高运行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一种基于实时交通流和天气信息的快速道路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283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22688.9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基于实时交通流和天气信息的快速道路可变限速控制方法,根据道路交通流的实时变化与天气状态的实时变化,自动调整各类交通流与天气条件下的限速值,通过可变情报板将限速信息发布给驾驶员,从而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本发明利用交通流检测设备和气象环境检测设备获取实时交通流及天气特征参数,根据各类交通流与天气状态,自动调整道路限速值,克服了现有道路限速值只能固定不变的缺陷与不足。根据实时交通流和天气信息的动态限速方法在快速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方面具有实际工程运用价值。

    左开门式公交专用相位设置及社会车流的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2817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31016.4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杨敏 杨震 王炜

    Abstract: 一种左开门式公交专用相位设置及社会车流的协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公交站台以及行人过街立体设施的设置;公交车辆的检测;公交车运行时间的确定;确定公交车通过交叉口时的信号相位;公交专用相位及协同控制方案的设定。本发明将两个方向的公交站台合并置于交叉路口的中央分隔带上,既节省了用地,又使得公交站点更易于辨识,同时也为公交线网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交叉口布设车站,以此为基础连接成线网。本方法可以基本实现公交车在无站点的交叉口不停车通过,而在有站点的交叉口避免乘客过多的等待,从而缩短公交车全程在途时间、提高公交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能够起到和社会车流的协同作用,从而保证了整个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

    一种满足活动需求和路径最优的出行导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9525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59794.5

    申请日:2010-08-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满足活动需求和路径最优的出行导航方法:普通个体出行者根据自己出行的实际需要建立初始活动安排,列出出行的具体活动、活动地点限制条件和时间约束条件。结合当天的活动和地点限制条件,寻找到能够满足出行者活动需要的活动地点,从中提取出可供选择的活动地点集合。确定定点活动对数目,结合时间约束条件,利用启发式搜索算法得到每个定点活动对内的最优地点,并将所述的最优地点作为非定点活动地点,同时得到每个定点活动对内各活动对的最优出行路径,确定出行者当天所有的活动地点和出行路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技术平台,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最优活动地点和最优出行路径对个体出行者进行导航。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