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9828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72488.8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D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1/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包括萃取支路、脂质体供应支路、携带剂供应支路以及制剂装置,该系统能够实现将经萃取天然物后获得的营养素的超临界流体溶液与溶有脂质体材料的超临界流体相混合,然后混合液经喷嘴喷出制得营养素的脂质体前体。本发明中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萃取所得的营养素容易被氧化而导致营养品质变差的问题,能够较好的保持营养成分的活性,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593574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032136.X
申请日:2009-07-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带有异型电线转接装置的定长电线是为了解决在野外对各类工程结构进行测试时,因结构物现场测试环境及工作条件复杂,现有常规电线常常难以满足不同要求的问题。该电线针对野外测试环境的实际情况及不同结构物的特点,采用外包防水薄膜的设计,增加了长度可调节功能、超强抗压及防水功能。同时设计了圆形和扁平状两种截面来满足特定测试环境对电线的要求。很显然,工程结构测试用可调电线可以更好地满足复杂野外测试环境对电线的要求,提高了现场测试工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为现场测试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1303329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124126.4
申请日:2008-06-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综合强度测试法结合了超声、回弹、钻芯三种测强方法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单一测强技术的各种不足之处,它的基本原理是先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对结构混凝土强度进行全方位测试,再采用钻芯法对R-N-C基准曲线作适当修正,其中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来解决最优钻芯数量的确定问题。鉴于大量工程结构因长期受到环境腐蚀及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材料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本发明能够在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上,大大降低钻芯测强法所造成的结构损伤,提高超声-回弹-钻芯综合测强法的分析效率和可操作性,因此在各种混凝土工程强度测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723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97897.0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 G06N5/025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因果机器学习的交叉口行人‑左转车辆冲突风险因素量化方法,具体为:1:提取行人‑左转车辆冲突数据;2:将行人‑左转车辆冲突数据与信号控制类型Ttype以及安全影响因素匹配;3:构建有向无环图;4:基于有向无环图,利用双重鲁棒学习算法构建了不同信号控制类型下的因果推断模型,在安全影响因素中挖掘与对行人‑左转车辆冲突相关的因素作为冲突风险因素,并估计不同信号控制类型对行人‑左转车辆冲突风险的异质性因果效应。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识别并处理混淆因素,提高了模型在面对真实世界数据时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45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07213.6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宏‑微观数据耦合的城市道路拥堵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GIS地理信息数据,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交通网络进行建模;S2:对车辆GPS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各路段的速度信息,得到交通状态指标;S3:根据各路段的速度信息,得到渗流阈值;S4:根据渗流阈值,得到各路段的运行状态阈值;S5:根据交通状态指标,得到运行状态指标,结合运行状态阈值,得到系统拥塞指数SCI。本发明提出耦合宏观和微观的道路拥堵评价方法,针对城市道路拥堵状况评价问题,避免了引入多源数据带来的探测器的类型和质量差异、成本效益及数据实时性的不确定性,同时解决仅从宏观视角描述交通状况导致的丢失具体路段详细信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6925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05362.0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城市路网动态OD估计方法。本发明的研究对象是城市路网中的动态交通需求,方法的基础数据包括社会车辆车牌识别数据以及出租车GPS数据,基于迁移学习的框架完成有监督的动态OD估计。考虑到载客状态下的出租车与社会车辆的行程具有相似性,分别从号牌数据和GPS数据中提取有效的同构出行行程数据,应用迁移学习将出租车数据中的出行起讫点识别知识应用于社会车辆号牌数据,确定社会车辆出行的起终点从而完成动态OD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37233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1564632.7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网网格化划分的电动汽车并网拓扑辨识方法及系统,利用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聚集点和变电站的地理位置数据,在配网网格化的基础上,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聚集点及变电站的坐标,并以变电站坐标为中心作出配网供电分区的泰森多边形,把划分出的泰森多边形作为单元区域,将变电站与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聚集点进行匹配,并与配网所划分的网格进行关联,从而达到对电动汽车充电桩快速建模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2630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910564249.8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6/2458 , G06F18/23213 , G06F18/213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LE和K均值法挖掘违法事故对应关系的方法。包括:收集交通违法与交通事故关联性分析所需数据;考虑不同的指标对交通事故进行分类;选择发生次数最高的违法类型和事故类型分别作为人员的违法标签和事故标签;对违法类型‑事故类型进行计数,构建违法类型‑事故类型矩阵;确定三种阈值对交通违法类型进行筛选;构建人员‑类型对应矩阵;使用零均值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LLE非线性降维法将数据由高维降至低维;针对两种不同的事故类型分类方式,分别使用改进的K‑均值算法进行聚类分析。本发明克服传统K‑均值算法中存在的随机性大的问题,进一步挖掘交通违法类型和交通事故类型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9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09860.2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W2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IMO下行预编码流形优化方法,是一种基于流形优化的最大加权和速率大规模MIMO预编码设计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总功率约束、各用户功率约束和逐天线功率约束的矩阵流形优化框架。基于满足总功率约束、各用户功率约束和逐天线功率约束的预编码器集合在不同的黎曼子流形上,将欧氏空间中的有约束优化问题转变成了流形空间上的无约束优化问题。据此,提供了黎曼共轭梯度法在流形上设计满足不同约束的预编码器。本发明中的预编码流形优化设计方法没有大维矩阵的求逆,并且具有更快的收敛特性和更低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098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285295.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深能南京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储冷装置,包括低温储罐、液体泵、储能罐、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所述低温储罐用于储存流体工质,低温储罐出口与所述液体泵入口连接,液体泵出口通过第一换向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第一加热器入口连接;第一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二换向三通阀分别与储能罐、第四换向三通阀的一端连接;第二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三换向三通阀分别与储能罐、第四换向三通阀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换向三通阀与第三加热器入口连接,第三加热器入口与外界连接;其中,储能罐两端的管路上均设有压力计、流量计和温度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加压储冷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储冷罐的效率,实现冷能的高效存储和回收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