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主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6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31619.4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一种自主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设置参数;获取移动机器人自身的位置信息以及目的地的位置信息,其次获取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并对地图进行构建,形成地图;初始化路径参数;根据路径规划要求设置适应度函数;对麻雀搜索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改进的麻雀优化算法;基于改进的麻雀优化算法计算每只麻雀的适应度值,获得适应度值最小的最佳麻雀;基于初始适应度值最小的最佳麻雀通过改进麻雀优化算法对每只麻雀进行迭代,计算适应度值;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输出原始路径和适应度值;将路径节点多余的冗余点删除,连接剩余节点;输出优化后的路径和适应度值。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模型中的路径规划能力。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机械臂轨迹规划和碰撞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5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89516.0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机械臂轨迹规划和碰撞检测方法,使用激光雷达传感器来采集机械臂工作空间中的障碍物数据,采集得到空间中的障碍物数据,并利用扫描数据进行环境重建;设置虚拟机械臂的模型、包围盒和轨迹数据;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搜索距离小于一定碰撞检测阈值的包围盒组;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机械臂路径规划;基于增强现实的轨迹规划与碰撞检测系统搭建,通过基于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方法模拟并实时显示已规划好的预定轨迹运动;该方法能在真实的机械臂工作之前使用虚拟机械臂在环境中进行轨迹动作的预演,不仅能提高机械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能节省试错成本和时间,有助于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双向钻杆及其装夹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415102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409994.9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钻杆及其装夹机构,双向钻杆包括若干节连接在一起的钻杆主体,钻杆主体内设钻杆芯杆,钻杆芯杆前端的前楔块与相邻钻杆主体后端的方形孔适配,可以实现钻杆的双向转矩传递;装夹机构包括钻进回转头、卸钻回转头以及液压卡盘,通过钻进回转头前端导向柱将钻杆芯杆前端的前楔块推入上节钻杆主体后端的方形孔;卸钻回转头用于实现钻杆芯杆的复位,双向钻杆恢复单向螺纹安装形式,可以依靠传统双虎钳结构实现钻杆的拆卸;本装置实现了钻杆的双向扭矩传递,同时依托现有装备及结构,改造难度小,成本低,为钻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结构方案。

    基于磁流变液的超薄硬脆曲面磨削加工装夹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100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48766.0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超薄硬脆曲面磨削加工装夹装置及方法,装置:底座中心设有调节通孔;芯棒轴心开设有带有内螺纹结构的轴向通孔,芯棒与底座固接,轴向通孔与调节通孔连通;铁芯同轴地套装在芯棒的外部,并与底座固接;腔壳同轴地固接在芯棒的上端;活塞杆由塞帽和主杆体组成,主杆体通过螺纹配合插装于轴向通孔中,塞帽轴向滑动地装配于腔壳的内部;磁流变液装填在腔壳的内部;励磁线圈绕设在铁芯的外部;卡套通过圆柱形夹持空间夹持在腔壳上端的外部,且其内部设置有弹性元件。方法:使磁流变液升高至设定高度;施加强磁场改变磁流变液形态;装配毛胚;安装卡套;磨削加工毛胚。该装置及方法能够满足超薄硬脆曲面元件的精密装夹要求。

    一种金刚石和碳纳米管复合截齿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160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34455.1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和碳纳米管复合截齿的制备工艺,通过低温活化液相烧结技术,将镍铬合金作为活化相添加到金刚石、碳纳米管和碳化钨组成的胎体材料中,在1000~1500℃的真空氛围中热压烧结制备出集高耐磨性和抗冲击性一体的复合截齿;低温活化液相烧结技术可以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实现金刚石、碳纳米管、镍铬合金与基体之间化学冶金结合,从根本改善四者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基体对金刚石和碳纳米管的把持力,同时又避免了金刚石和碳纳米管的热损伤,而且活性元素合金熔化流淌,填充基体颗粒间缝隙,获得致密烧结体,从根本上提高复合截齿的耐磨性和抗冲击韧性,达到高效、长久稳定截割硬岩的目的。

    一种基于激光视觉融合的防冲钻孔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59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46032.X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视觉融合的防冲钻孔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包括:通过视觉激光里程计构建新的描述子,并求解出对应两帧图像对应描述子间的位姿变换关系;通过激光惯性里程计消除激光雷达的运动畸变,对点云进行特征提取与匹配,并求解出当前激光雷达的位姿;通过匹配历史关键帧进行回环检测;通过位姿图优化的方法对回环检测以及里程计位姿估计的结果进行优化,最终输出位姿数据和地图;本发明将激光与视觉相融合,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准确性,可提高定位的精度、改善地图的质量以及精度,有效为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本发明具有通用性,可以适用于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传感器。

    一种用于防冲钻孔机器人的钻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62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16808.X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一种用于防冲钻孔机器人的钻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多组首尾活动连接的钻杆组件;每组包括位于钻杆主体内并从外至内依次套装的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支撑轴;支撑轴一端伸出至钻杆主体的首端外侧并设有与钻杆主体尾端插装周向限位的第一闭锁组件;第二筒体一端伸出至钻杆主体的首端外侧、并设有与钻杆主体尾端轴向限位的第二闭锁组件;第一筒体轴向滑动、首端设有滑动时带动第二筒体转动的槽孔组件;弹簧套装在第二筒体上、一端与第一筒体首端面接触。本用于防冲钻孔机器人的钻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不仅实现多组钻杆组件首尾活动连接,保障钻杆组件之间的锁定、解锁,方便对其拆装,而且实现整体正反转的进钻、退钻,适用范围更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