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7132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21248.9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样品分析仪器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快速升温的热重分析仪,包括称量装置、加热炉、样品升降装置、保护升降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称量装置包括基座台和电子天平;所述加热炉包括炉座和炉体,所述炉体上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放样通道、反应气进气管和反应废气出气管;所述样品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动力机构、第一传动装置、升降台和吊杆;所述保护升降装置包括第二动力机构、第二传动装置和隔热保护套;所述温控装置与所述加热炉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炉膛的温度。本发明的隔热保护套将吊篮保护起来,可消除反应初期的数据异常波动,提高测量完整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6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16260.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衍生分级多孔非对称配位单原子碳基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生物质衍生分级多孔非对称配位单原子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脱碱木质素与过渡金属盐、含氮化合物、模板剂氧化镁在溶剂中搅拌混匀,得到悬浊液,过渡金属包括铁和锌;(2)将悬浊液加热蒸发,烘干,得到木质素/金属离子/含氮化合物/模板剂混合前驱体;(3)将混合前驱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温热解,降温后依次经过洗涤、干燥,即可得到所述的单原子碳基电催化剂。本发明提出的单原子碳基电催化剂同时具备微孔‑介孔‑大孔的分级多孔,表面纳米片以及Fe‑N3O的非对称配位结构,可应用于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3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368923.7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C07C29/151 , C07C29/154 , C07C29/157 , C07C31/04 , C01B3/02 , B01J23/755 , B01J23/887 , B01J23/889 , B01J23/89 , B01J23/94 , B01J38/02 , B01J3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化学链转化联产醇氢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氧载体制备、化学链重整、合成甲醇、化学链制氢、氧载体再生等步骤将天然气水合物气、液两相组成转化为甲醇和高纯氢气,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高值化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本技术无需传统合成甲醇过程中氧化介质制备的过程,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清洁环保和产物经济效益好的优势,还部分解决了传统天然气水合物存储、运输难的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671556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0527369.7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C07C37/52 , C07C39/04 , C07C39/06 , C07C39/19 , B01J23/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环氧树脂选择性催化制备含酚生物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氧氯化锆和铝盐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加入氨水内,同时补充氨水保持含有锆和铝的的氨水溶液pH=9,室温下进行搅拌老化共沉淀,制得氢氧化物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利用偏钨酸铵对该载体负载酸性,干燥后煅烧获得WO3‑Al2O3‑ZrO2载体,再将制得的WO3‑Al2O3‑ZrO2载体加入活性金属盐溶液中,再进行煅烧获得催化剂;S2、将环氧树脂粉末与催化剂置于反应容器中,常压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微波热解,得到含酚生物油。本发明利用超强酸催化剂实现原料催化裂解反应,实现树脂原料转化为含酚生物油,同时利用微波加热反应器实现环氧树脂的快速、高效热解,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459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0472397.3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B01J20/28 , B01J20/0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u基双功能气凝胶的水中微塑料处理方法,采用还原自组装法诱导制备Ru基双功能气凝胶,然后基于Ru基双功能气凝胶,通过先吸附后热催化方式将水中微塑料处理为燃气,解决了现有技术石墨烯基气凝胶与吸附物的难分离的问题,特别地,凭借等离子技术实现反应后气凝胶的再生,最终将其用于后续水中微塑料循环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石墨烯基气凝胶分离和再生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69942.9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粉高能冲击瞬时提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粉进行贫氧碳质转化,得到脱碳电极粉体和富碳蒸气;(2)将脱碳电极粉体放入活化浸提一体化反应装置,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双氧水和去离子水进行反应,得到氢气和固液混合物,氢气返水煤气生产工序,固液混合物过滤后得到富锂浸出液和富铁渣;(3)将富碳蒸气通入富锂浸出液,进行碳热解络沉锂,过滤后得到脱锂络合液和锂基前驱体。本发明瞬时回收锂的浸出率在97%以上,铁的浸出率在5%以下,全流程不引入其他杂质元素,实现了锂的瞬时提取和铁的高质定向富集,降低含盐废水排放,减少回收设备腐蚀损坏维修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32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652599.3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B09B3/00 , C10B53/00 , B01D53/68 , B01D53/78 , B09B5/00 , C10B57/00 , C22B7/00 , H01L31/048 , B09B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役光伏组件热解处理协同全组分回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金属框和接线盒拆除输送至资源再利用单元,得到的核心组件牵引至传动链板上;(2)核心组件由传动链板进入热解炉单元中的链板热解炉,使得EVA和TPT背板在链板热解炉发生分解转化为油气挥发分,剩余玻璃板和电池板进入冷却炉单元;(3)电池板至回收提取单元,采用喷淋吸附剂的方式去除油气挥发分中的氟化物;(4)将电池板浸入刻蚀试剂实现电池板的电极、增透膜、掺磷发射极和铝背板分离溶解,再提取电池板含有的金属,获得太阳能级硅晶片。本发明解决了退役光伏组件回收过程中难以获取完整玻璃板和太阳能级硅晶片的问题,且完成了全组分的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5637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88626.8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磷酸蚀刻液与退役LiFePO4动力电池协同处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强化浸提、净化除杂、双脱盐室电渗析提质、混合配料循环再生。与传统回收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光电行业废磷酸蚀刻液强化浸提退役LiFePO4动力电池黑粉,实现了一种回收工艺耦合处置两种废弃物的效果,通过双脱盐室结构的双极膜电渗析提质转化得到高值化再生材料,实现了新能源领域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短、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能耗及处置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833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39670.4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生素菌渣与污泥共热解协同固氮及重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抗生素菌渣与污泥按质量比1:1~10进行混合,在450℃~750℃惰性气氛下进行共热解,共热解的保温时间为20~60min,得到固态生物炭。本发明同时对两种危险废弃物进行协同处置,实现了营养元素的保留以及有害元素生物利用度的降低。热解过程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气体的释放,生物炭表面形成明显的孔结构,能够有效对重金属实现固定。同时,碱金属、碱土金属等很能够改变热解产物的分布,促进重金属稳定态迁移和氮元素的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24779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799553.2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IPC: F23G5/00 , F23G5/027 , F23G5/033 , F23G5/10 , F23G5/44 , F23G5/46 , F23J15/00 , F23J15/02 , F23J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废旧线路板处理系统,其包括:静态回转式密闭热解单元、上料系统单元、热解气焚烧换热单元、喷淋冷却脱溴单元、活性碳吸附单元及排烟单元,静态回转式密闭热解单元用于将破碎至设定粒径的废旧线路板热解;上料系统单元用于将破碎至设定粒径的废旧线路板输送至静态回转式密闭热解单元;热解气焚烧换热单元用于焚烧热解产物形成烟气并回收烟气的热量;喷淋冷却脱溴单元用于承接热解气焚烧换热单元排出的烟气及溶解中和烟气中的溴;活性碳吸附单元用于吸附烟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排烟单元用于外界排出处理后的烟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解法处理废线路板能耗高、脱溴效果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