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多级水体沉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4672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258478.6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多级水体沉沙装置,包括支撑柱、下半圆管和防护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半圆管的底部,所述下半圆管的两侧通过螺栓杆固定安装有上半圆管,所述上半圆管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旋转座,所述上半圆管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护箱,且防护箱位于安装板的一侧,所述防护箱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本发明内控制电机运行带动拦截网进行转动,转动的拦截网泥沙无法附着在上面,便于对水中的泥沙进行过滤,减少泥沙的附着,防止拦截网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损坏的情况,提高增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一种多功能安全头盔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1510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33225.6

    申请日:2020-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安全头盔,涉及头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安全头盔,包括头盔本体、呼吸口和清洁海绵,所述头盔本体的前端中间位置安装有高清镜片,且高清镜片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清洁海绵设置于高清镜片的前端,所述减震缓冲层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迷你风扇,且迷你风扇靠近头盔本体竖直中心线的位置设置有气囊层,所述气囊层的内部设置有通风孔,所述迷你风扇的上方安装有散热铝片,所述气囊层的上端设置有充气通道,且充气通道的右侧设置有注水通道。该多功能安全头盔设置有散热铝片能够对头盔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吸附,达到一定程度的散热效果,通过注水通道能够向气囊层内部注入冷水,如此能够加快降温的效率。

    一种基于地下工程空间的气泡除尘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728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85292.6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下工程空间的气泡除尘系统,包括具有主机间的厂房结构,位于所述主机间外部边缘处的安装间平台和排风平台上分别安装有气泡发生器和排风管道,所述气泡发生器向靠近所述主机间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排风管道与外界连通且其内部安装有排风机。本发明结构简单,降尘除尘效果好,替代喷洒水雾的传统降尘方法,不影响现场的正常焊接工作,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智能预应力锚索张拉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3831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52600.6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预应力锚索张拉系统,包括通过有线或/和无线网络连接的中央服务器端、作业端、用户端;所述中央服务器端用于对被测山体进行预应力分析计算、实时监控测量点、构建监测BIM模型,包括云计算模块、BIM处理模块、实时监控模块、资料整理模块、通信控制模块;所述作业端包括若干个与测量点对应设置的锚索张拉装置;所述用户端包括若干显示终端。并且提供了一种智能预应力锚索张拉系统实现锚索张拉监测的方法步骤。上述实现,通过云计算分析与计算、BIM监测建模以及实时监控等方式,将大数据分析、后方整理计算、集中管控全面引入锚索张拉工程,对锚索张拉监测进行科学计算、实时监测、分析统计和立体展示,解决了现有锚索张拉方式所存在的规范性不高、问题反映可能不及时、资料整理效率低以及专家现场指导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锚索张拉工艺的作业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气动超高压智能灌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229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52791.6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气动超高压智能灌浆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配浆单元、灌浆单元、检测单元;所述配浆单元包括一体式配浆桶、浓浆储浆桶、气动浓浆阀门以及设置在一体式配浆桶进水管道上的气动清水阀门;所述灌浆单元包括气动灌浆泵、高压阀门、进浆流量计、返浆流量计以及连接一体式配浆桶出浆口与作业面灌浆孔的灌浆管道、连接一体式配浆桶返浆口与作业面灌浆孔的返浆管道;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抬动检测仪、密度传感器以及设置于一体式配浆桶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气动浓浆阀门、气动清水阀门、气动灌浆泵、高压阀门、进浆流量计、返浆流量计电路连接。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对配浆、灌浆进行精确控制,避免了灌浆管道出现爆管现象,提高了操作人员防触电的安全性,降低了动力能耗,同时也提高灌浆系统进行配浆、灌浆的智能化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